電影訊息
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 The Future Begin

终结者/未来战士(港)/魔鬼终结者未来救赎(台)

6.5 / 377,689人    115分鐘 | 118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麥克G
編劇: 強納森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安東葉爾欽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 海倫娜波漢卡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品客

2009-06-10 14:45:08

新終結者終結了自己的過去?


嚴格來說,這部終結者是終結者系列中最文藝也是風格最獨特的一部,《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s)系列的導演McG給這部歷史上最經典的科幻電影系列帶來了一絲新的活力。但是有人喜歡也有人厭惡,我個人是屬於偏向喜歡一方的,畢竟它重新煥發了這個系列在第三集時失去的活力和方向。

馬上不得不提的就是電影的前半部份,我看到的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感覺,低對比度的畫面,儘量不使用配樂烘托氣氛,精心設計的長鏡頭……這確實在好萊塢中少見的風格,更何況這是作為終結者的正統續集,可是這也是成為大家詬病的地方之一,至於為何,我後面會說明。

導演手法、演員、攝影、特效、音樂均為好萊塢一流,大家相信也都心知肚明,我就不多分析了,我們主要談談劇情。

在劇情上的把握上,我覺得導演和兩位編劇的表現還算是不錯的,從第一場的伏筆到接下來的部份,兩位編劇揭曉得節奏都是精心設計而且步調穩健的,復合主人公在跨越故事鴻溝(主人公與目標之間的戲劇障礙)的過程中的節奏和動作(紙人物所採取挽回局面的行動)都很恰當,沒有出現那種我老婆被警察抓了,我於是立刻拿著菜刀奔向監獄的誇張戲劇動作。總體來說,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層層遞進」,導演和編劇很好的掌握了這個詞。而最讓我欣賞的部份有三個地方。

第一是新人物的登場方式,編劇們很聰明的選擇了一種新的方式來使飛行員Blair登場,這個看似賣弄玄虛的處理方式在背後卻有著聰明和創新。對,也許這個方式會給你賣弄玄虛的感覺,但你又有什麼理由說你不相信這個新登場的人物呢?她是一個跳傘逃脫的飛行員,他們的相遇是完全偶然的。我們如此假設,把Blair的登場換做是一個在激鬥過程中遇到的巡邏隊成員?經過一通亂戰之後,只剩下Blair和Marcus逃了出來。好吧,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在無數電影中看到這種恰似「偶遇的宿命」,而且她出場之前的一系列動作可以說在故事上是發揮了一定功用,不是那種突兀的帶著一大群陪葬者出現,然後又突兀離開的蹩腳戲。所以我想這確實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處理方式,但對比起Kyle Reese與Marcus的相遇,我就不得不說Reese與Marcus的打照面方式是多麼無趣了。

另外一個我欣賞的部份就是編劇很明白移情(empathy)的定義,在影片一個小時左右的地方,編劇推開了一條影片中最重要的鴻溝,就是Marcus到底是人還是機器人?以為前半部份,大量而主要的筆墨都集中在了Marcus的身上,而經過了幾個大的動作場面後,觀眾自然已經完全移情於Marcus身上,這個鴻溝的推動力有兩者,一是生與死的檯面風險,另外一個就是觀眾的移情,我們到底應該相信他是個人,還是一個有生命的機器軀體,或者是個機器殺手?這是我個人最欣賞的一場戲,而且導演也處理的極好,視覺緊張與觀眾內心衝突很好的融為一體。

最後我喜歡的就是對於人類自身的諷刺,雖然人類的敵人是天網,可是在影片過程中我們不斷髮現創作者討論的問題早已不是機器人背叛三定律的故事,而是人類自身的問題,第一、創作天網的是來源於人類的野心與躁動的戰爭之心;第二、在2018年,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機器人,還有我們自己。在加油站,人們只關心自己而拒絕分享,在後面Marcus與Blair又遇到了一群不關心人類命運的強盜……作者有意識的把這兩部份穿插在兩個有轉折作用的場景內的。這種旁敲側擊式的表達,比我之前看過的許多聲嘶力竭宣讀的作品要高明多了。儘管我不是說作者寫出了這些東西有多牛逼,但是考慮到商業片,每一分鐘都必須跟廣告一樣昂貴,這樣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正如我在第一部份的優點最後寫了個缺點,確實整部影片的劇作上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整個第一幕的伏筆鋪設得相對晦澀,雖然在之後的部份都能夠完好的揭示,只是因為這晦澀的伏筆會讓許多觀眾一度產生了一種脫離影片的感覺,以致於到後半部份揭示中,觀眾還必須抽出心思去解讀。簡單來說,就是在伏筆的遮掩上,沒有把握好分寸,其實應該是有一個中間值存在的,既達到了伏筆的效果,又不至於遠離觀眾,畢竟這不是一部靠懸念/伏筆揭示來產生故事的影片。

還有一個問題集中在電影的高潮部份,對於這部在前半部份精心構建起來的影片來說,高潮部份實在是顯得太蒼白無力了,我們經歷過了刺激無比的公路追逐戰,而在工廠之中大戰州長的橋段,我們都在許多年前看過了,會有人覺得它帶來的刺激更大嗎?公路追逐戰只是一個幕的高潮,但我覺得它承載的衝擊力遠遠大於電影高潮。那麼我之前所說的層層遞進是不是又有點自相矛盾了呢?差不多,但這也是好萊塢部份電影的通病,前面做的很細,後面就草草了事。不過考慮到創作過程中的心態,也不難理解,越是到後面,創作者的激情和精力就越是被消耗。

另外一個讓我不太滿意的地方便是Blair對Marcus態度的轉折,這兩者變化太快,但相應的筆墨卻不多,單單只有英雄救美和那句「你有個強健的心」的隱喻台詞的可信度實在不是很高,導致後面我總覺得Blair那樣的大幅度動作有些難以置信,而那句我相信他是人讓我覺得性感的Blair像個花痴……

回到之前沒說完的詬病部份,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它是Terminator,終結者!正因為是這樣一個經典系列,觀眾就不會希望看到與自己期望發生偏差的事情。

第一、是想終結者系列沒有哪集的影調會灰成這樣的,彷彿這是核戰後的廢土,之前終結者全部在繁華都市中槍戰的情節成為了過去。前半部份取而代之的是有些類似《德州,巴黎》似的沉默與冷靜,可以想像那種安靜,無配樂,極少的環境聲這樣的事情出現在一部科幻動作商業片中嗎?中間部份的故事走向大多是集中在人之間、陰謀論等非大型動作場面,而到最後才出現了工廠大戰的眼熟的場景。可能部份人會接受,但對於系列的粉絲答案顯然是:No。

第二、在角色的比重分配上,我們的Connor顯然成為了配角,而最強的戲份都集中在了Marcus身上。許多粉絲本身可能想看的還是作為傳奇一般的Connor的英武事蹟,但發現劇情和想像中的不同時,便大呼失望。但如果我們說來個時空轉換,把背景設置在現代,不再是終結者世界的模板,而是任何一個幻想世界,我們會有此種感悟嗎?我想應該就沒有了吧。我承認,作為一個貴族血統的子孫,本集顯然是不合格的,因為它也許根本不是粉絲想要的故事,但是單拿出來,還是可圈可點的,這也只能怪生不逢時了。之前我曾感慨過Christian Bale的命運,拍《機械師》(The Machinist)的時候有了《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拍《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時有《駭客帝國》(The Matrix),本片大概尷尬的境地也就如此吧。

至於之前Michael Bay有說本片的美術設定是抄襲了他的《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相信這也是一種上映前的自我炒作。從另外一個側面也可以反映出目前的審美趨勢,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十年大眾對機器人的想像都是不同的,無他。

我確實想通過這篇不長的評論來為本集終結者說兩句公道話,但無奈之前的三部曲對我影響又比較大,我很難站在一個固定的立場上。不過實話始終是要說的,那麼就是,我確實是喜歡這部電影,不論它是否是終結者系列的影片。

更多影評可以訪問我的blog
Moviefilm.blogbus.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