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樓傳來的歌聲--Songs from the Second Floor

二楼传来的歌声/Sangerfranandravaningen/SongsfromtheSecondFloor

7.5 / 20,422人    98分鐘

導演: 洛伊安德森
編劇: 洛伊安德森
演員: Lars Nordh Stefan Larsson (Ⅲ) Bengt C.W. Carlsson Torbjorn Fahlstrom Sten Anderss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容安

2009-06-18 23:26:36

安坐者是可愛的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至今為止,這個片子我依舊有很多疑惑的地方。尤其是開頭的很多片段。由於文化的差異和隔絕,並且對外國人的面部很不敏感,而且影片風格黯淡模糊,出場人物多但特寫鏡頭少,因此,人物關係理不清楚。

乍看起來影片有很多條線索。或者稱之為片段。一個個片段組合在一起,充分發揮蒙太奇的隱喻效果,表情達意。但其中有一條主線貫穿其中。只要抓住了這條線,便有了打開它的鑰匙。正如托爾斯泰在談到《安娜卡列寧那》時所說「(作品的)兩條線在某個地方拼合地天衣無縫」。乍看之下毫無聯繫是事物往往有著從一而終的關聯。

卡爾算是人物中的線。「安坐者是可愛的」是語言形式的線索。

2000年,股票下跌,用神父的話說叫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他的房子5年了還沒賣出去,助手付了旅行的錢卻一無所得。而卡爾燒了自己的店以求從保險公司撈一把。

2000年,某天交通堵塞幾個小時。沒有政府插手解決,沒有人試圖去了解原因。當全人類都興緻勃勃地向2000年邁進時,那個小鎮是一個被遺落的角落,無人搭理。

2000年,護士與醫生無聲對峙。她說你什麼時候離婚?醫生只管啃他的漢堡。

2000年,打扮光鮮的老男人去上班卻被開除。正被他言中:凡事都有個變數。這個鏡頭拍的實在趣味盎然。辦公室的走廊里一扇扇看似關上的門後都有個人在注視著外面發生的一切,西方文明的教養告訴他不能大聲喧譁不能放肆。但這關乎桌上麵包的事怎可就讓它那樣既成事實了。所以我們看到的是老男孩跪在老闆皮勒面前死死拽住他的褲腿。

2000年,軍隊高官,大地主,似乎也是個納粹分子100歲壽辰。他還記得舉起左手威嚴地吩咐:升旗升旗。但這是2000年,所以他在醫院在籠子一樣的床上大便沒有人附和。

2000年,左手拿著公文包的人們右手拿著鞭子。他們每走一步就互相甩一鞭子,彎下腰弓起背叫出疼痛。只有當問題實在嚴重得不能再忽視下去的時候人們才試圖去解決。而他們以為自我鞭笞就能解決。殊不知此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2000年,卡爾的朋友烏夫賣起了耶穌。他認為向2000年邁進的人們會大大需要綁在十字架上的男人。這邊有個諷刺意味極強的地方:掉了個釘子的耶穌像烤鴨一樣晃晃蕩盪。沒人覺得這不妥,因為他同其他商品一樣,也只是個可能會賺錢的玩意兒。而烏夫發現這並不能給自己的戶頭上加上2個或3個零的時候他憤怒地把這些個「廢物」拖到垃圾場,他為自己的判斷感到羞恥:居然相信可以從一個被釘死的失敗者身上賺到錢。……我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那時個殘酷的事實。但我會趕上它的。來為我的銀行戶頭上添個0.

2000年,一群讀了什麼書都讀並且讀了很多書的先生們和一個女士將叫安娜的小姑娘推下山崖。這是他們尋求到的解救之道:拿少女來祭奠。之後那女士如何也爬不起來,而先生們累得動彈不得。

2000年,人類就像在開會的那群人看到對面房子在動時爭相湧到門口造成的一窩蜂的混亂。說人類存在理性是在和平年代,而危機年代,理性往往無影無蹤。

那個俄羅斯小伙不明白,所以他一直追問,卻得不到回答。寫詩的人不明白,所以他失語並痛哭流涕。斯文不明白,所以他自殺。

年輕不明白老年人也不明白。男人不懂女人也不懂。計程車裡的警察說他有哲學的方法:生命是時間,時間是一段旅程,因此生命是一段旅行。旅行需要地圖,我們的地圖就是我們的傳統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歷史。「如果我們不知道這點的話,在我們最終明白之前,我們就只會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接下來他問司機:我們到哪裡了?司機答:我們前進了不過幾碼而已。這回答就是導演對我們整個人類發展的答案。

政治,經濟,精神,文明,道德,都遍佈危機。導演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有很多問題。人類自身有很多缺陷。

但正如所有的批判者一樣,不是為了批判而批判,卻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他還是開出了一劑藥:安坐者是可愛的。

勞動者是可愛的,無冒禿頂者是可愛的,仰天而臥者是可愛的……

2000年會過去。罷工會過去。堵車會過去。政治恐怖會過去。經濟危機會過去。

凡事都有個時間限制。

「說沒有人喜歡詩歌是不可能的。他們只是假裝不喜歡。你的時間就要到了,托馬斯。他們只是在假裝。」

最後卡爾和那些犧牲者一起面對鏡頭,面對觀眾,面對命運。

安坐者是可愛的。



——————————————————
有人說去理解一個作品需要充分了解創作者的動機,而往往文藝作品的分析總從作者的生平開始。可有法國作家認為作品與作者沒有任何關係,讀者應該只就作品去理解作品。
影像比語言更易誤解的原因是影像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直接的成見。而另一方面,理解影像有更多的可能性。因此才會有人說電影就像一場夢一樣。這夢能讓你將自己帶入,將其塑造成心中的那個樣子。
導演Roy Andersson我一點不了解。不過我相信好導演會在每一個鏡頭裡融進自己的思考,而觀眾總會或多或少知道一點。最成功的導演便是用自己的思考給觀眾以啟發促使觀眾自己思考,從而那思考便成了自己獨特的經驗和收穫。
所以,就算是誤解,也是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誤解。美的很。


——————————————————————————
影片的鏡頭用一個詞來描述:獨具匠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