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來自硫磺島的信--Letters from Iwo Jima

硫磺岛的来信/硫磺岛家书/来自硫磺岛的信

7.8 / 171,781人    141分鐘

導演: 克林伊斯威特
編劇: 山下艾瑞斯
演員: 渡邊謙 二宮和也 中村獅童 伊原剛志 加瀨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非我不可

2009-06-21 20:04:28

《硫黃島からの手紙》——影片裡裡外都有事兒


       《硫黃島からの手紙》的導演是一個美國人,而且幾乎完全是站在日本人的角度。這是為什麼呢?

         現在的硫磺島和塞班島等一樣,早已成為世界知名的旅遊勝地。有新聞說幾年前,曾在島上山洞內發現當年藏匿日本士兵。重見天日之時他已看不見,說不出,恍如隔世。

        對那場64年前發生的慘烈戰役,老兵最後的記憶或許是栗林忠道大將一聲令下,士兵們衝入美軍陣地做最後一搏。或許是與戰友們同死苦守在地道裡的日夜。那個被生生挖出了9層地道的折缽山可做見證。或許,老兵還能回憶得更多,小島還是風和日麗、景色宜人,島上的人們卻已經生還無望。他們只能選擇等待,等待以己之身奉獻國家。在這樣的回憶裡,老兵不會忘記,對故土親人充滿眷戀的戰友,不會忘記,他們一個接一個無言的離去,不會忘記,他們寫下的200多封未寄出去的,來自硫磺島的家信。

       在戰爭結束後,人們挖出這些未能送到親人手中的家信。從那些寫給母親、寫給妻子或寫給子女的信中,人們讀出了日軍士兵對生的留戀、對死的恐懼、對親情的難以割捨。甚至美國人也為此動容。其後,日本國內把軍官栗林忠道的40多封家信出版成書。栗林忠道也因此成為日本人民心中柔情、重義、擔責的優秀軍人代表。《硫黃島からの手紙》的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閱後,終下決心將硫磺島戰役再次搬到大螢幕。

         說到依據硫磺島戰役為題材的電影,早有著名的一部《父輩的旗幟》。《父輩的旗幟》完全站在美國人的角度看戰爭。影片從當年插旗的六個士兵倒敘說起。這個像徵美國奪取陣地的鏡頭曾被當時隨軍記者真實記錄下來,並成為戰役的分水嶺。就此,儘管折缽山依舊銅牆鐵壁,日軍士兵的心理防線卻漸漸瓦解。然而,能說日軍就是戰役的失敗者嗎?在硫磺島那樣被幾乎完全孤立的島嶼上 日軍以兩萬之眾進行抗登陸戰,依託工事抗擊十萬美軍整整一月之久。美軍原計劃五天攻佔的彈丸小島,足足打了三十六天。粟林和日軍士兵們也因謀略、堅韌,贏得了美軍的尊敬。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會心甘情願的用影片為日本人講故事。儘管因此戰的重大損失,美國軍方最終放棄了進攻日本本土的作戰計劃(有估算損失將巨大)。新的作戰計劃是:向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放原子彈。

         影片中的士兵形像是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200多封信中,選取幾個主要人物推測想像出來的,說杜撰也不過份。而將軍栗林忠道的形象也添加了不少個人情感因素。因為在真實的戰場上,栗林忠道其實是個兇殘的傢伙。曾經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對佔領的廣東等城市進行了大屠殺。他倒是死有餘辜!作為中國人,有些可以認可,有些卻是絕對不能原諒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