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变形金刚狂派再起(港)

6 / 429,952人    150分鐘

導演: 麥可貝
編劇: 艾倫克勞格 艾力克斯寇茲曼康特
演員: 梅根福克斯 西亞李畢福 喬許杜哈明 雷恩威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關雅荻

2009-06-25 00:56:26

《變形金剛2》:一切都在升級,除了初識第一集時的那份激情






文/關雅荻


同樣是零點首映,但這次走出影院走在馬路上時,我已經沒有了兩年前那個夜晚走在馬路上時充斥在腦海裡的那份幻覺──兩年前的那個夜晚看到小轎車就想起「大黃蜂」,一輛卡車經過就喊「擎天柱」。其實這種「幻覺」的消失是我提前預感到的,而且公映前每看一版新的《變形金剛2》的預告片,這種預感就更強烈。

《變形金剛2》一如預期的「更多大場面、更多動作和爆炸、更多炫酷的汽車人和霸天虎」,我本以為如此符合預期我會很難給出好的評價,但事實卻相反,我認為這次麥可·貝絕沒有讓人失望,人類聯手汽車人再次對抗霸天虎的故事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之前最大的擔心是165分鐘的片長如何讓故事看著不沉悶,因為感覺簡單的故事劇情在兩分半的預告片裡早已劇透的差不多了,而且麥可·貝的確還有像《珍珠港》《逃出複製島》這樣在導演方面的失手作品。但這次《變形金剛2》對故事節奏的處理反倒是全片唯一超出我預期之處,除了影片在最後一場幾乎長達四十分鐘的「金字塔之戰」時,讓我略有審美疲勞,但縱觀全片近三個小時絲毫沒有拖沓感,足能讓人坐穩在座椅上。

這是因為這次麥可·貝非常聰明而節制地在控制動作戲的比例,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刻畫人物和展開劇情,這就給了觀眾足夠呼吸的空間。導演只選取了三場主動作戲就支撐起了全片的敘事節奏──開場「巢穴」行動,擎天柱空降亮相;中間叢林中擎天柱保護山姆以一敵二,壯烈犧牲;最後金字塔之戰,擎天柱重生,結束戰鬥。顯然,這三場主動作戲都是圍繞核心角色「擎天柱」在故事裡的作用而展開,所以動作主線非常清晰。特別是最後的「金字塔之戰」從開始小規模衝突到最後海陸空全面對戰,整場戲從空間、調度、氛圍、節奏堪稱近幾年電影戰爭動作場面的頂峰。



剩下大量的敘事空間,影片基本都留給了對山姆一家的形象刻畫。因為這次正反兩方,都增加了太多新的變形金剛的角色,所以幾乎所有機器人角色的性格都採取了簡單粗暴地面譜化的處理方式,這主要是出於敘事空間所限,所以擎天柱和威震天的角色除了打鬥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計,其他新老機器人角色多是走過場。

個人印象最深的還是大黃蜂和反投汽車人陣營的老霸天虎天火,特別是後者「怪老頭」的形象設定很生動。其他懦弱的小霸天虎玩具汽車和Twins汽車人,更多是為了製造笑料,反倒創意度不高。可以看出,這次導演在機器人設置上,強調的是性格鮮明,而不是內心刻畫,因為這集的人物刻畫的重點顯然不在機器人,而在人類角色上。




曾不止一個人問我,為什麼《變形金剛》裡面有那麼多人類角色的戲份,原來動畫片裡講的不就是汽車人和霸天虎之間的故事嗎?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例子就是《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你說那樣的電影除了故事發生地在地球,其他跟地球人類有一毛錢關係嗎?對於通俗電影來說,特別是科幻電影,如果沒有人類角色,觀眾天然會失去看電影的「代入感」。特別是先進好萊塢已經進入「動畫片時代」,就是所有的真人電影拍得都跟動畫片兒一樣,CG加視聽雪糕,所有電影就是無節制地讓觀眾感官爽,那電影裡能讓觀眾認同的「代入感」就更加重要。

《變心金剛1》用美國青少年何時擁有自己第一輛汽車做為代入感的引子,這次的第二集改換成了大學新生入校,走校園喜劇的路子還不夠,最後還要在對抗霸天虎的戰爭中把整個家庭扯進來,再狂打親情牌。這樣無論電影講了一個多麼扯淡的機器人尋釁群毆的無聊故事,強烈的代入感馬上能讓你進入情境,忘記扯淡。這次《變形金剛2》在人類角色上花了很多心思,甚至我個人認為從敘事節奏上比第一集都出色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對人類角色塑造的重視,這就讓全片其實不斷出現的大小動作場面變得輕鬆起來。必須一提的是,在第一集裡就一直最愛的S7特工,在第二季裡面給出了更加精彩絕倫的表演,扮演這個傻憨而又精忠報國特工的約翰·托爾托羅絕對是天才級演員。





說來《變形金剛2》似乎除了影片開頭略有刪減,導致我沒有看到傳說中「美斯特·邦威」的廣告牌植入鏡頭,這讓我有些些許鬱悶外,其他我找不出這部電影的所謂「致命傷」在哪裡。特別是對我這種兩年前看第一集時蹭激動的老淚縱橫的「中年怪蜀黍」,其實《變形金剛2》讓我已經非常滿足了。





寫這篇文字的時候,距離剛看過的零點首映還不到24小時,但我幾乎已經確信中國影迷們正在見證著一個個新的票房記錄的誕生,從「零點首映場」到「首週末票房記錄」,到我相信最後的總票房記錄將徹底超過十年前的《鐵達尼號》。因為就我了解,北京幾個大的影院零點首映場都開了三個,甚至四個廳,這種情形是聞所未聞的。


至於全球市場就更值得期待,因為從去年《黑暗騎士》到《007:量子危機》的案例來看,好萊塢系列大片往往是在創立新風格一集之後的下一集,會創造出驚人的票房。所以,同理我們可以一樣期待《鋼鐵人2》和《星際迷航2》。




09-6-2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