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慾望莊園--Brideshead Revisited

故园风雨后/欲望庄园/旧地重游

6.7 / 11,098人    Argentina:133分鐘 | USA:133分鐘

導演: 茱莉安賈洛
編劇: 安德魯戴維斯 傑瑞米布魯克
演員: 馬修古迪 艾瑪湯普遜 邁可坎邦 班維蕭 海莉艾特沃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iddo

2009-06-25 06:12:55

聖殿前的祭祀


    面對這類充滿英倫風情的電影或文學作品時,我總是沒有多少抵抗力。
    一個古老、神秘、華麗的莊園,一個終身被宗教束縛的家庭,三個感情糾葛的青年,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也是化作眼神中欲說還休的愛意。所有的一切,茱莉亞n Jarrold 只是用含蓄的鏡頭,為我們訴說了一段淡淡的故事。然而,足以令人沉淪。
    我想在這裡,討論的不該是宗教究竟是對是錯,而且我本人也信仰基督教。可是,我不得不震驚與宗教對這個家庭的巨大影響。宗教,應該是讓人內心得到慰籍,解脫的信仰。然而在這裡,宗教卻是心靈的枷鎖。每一個人都虔誠地匍匐在聖像面前,懺悔著自己無盡的罪惡。母親自小就灌輸著孩子們原罪說的教義,從厭惡,反抗到順從,「可惡的小茱莉亞,壞姑娘,活在罪惡中」於是那每晚枕邊的耳語竟果真在心底生根發芽,每個人都幪上了沉重的負罪感。每一個Flyte,都成了宗教的犧牲品。
    莊重高貴的貴婦,她冷漠,她專制,狂熱的天主教徒,嘴裡總是說著上帝、罪惡, Charles指責她說「上帝是你最好的發明,你想要什麼,他就做什麼」可是當她請求Charles把Sebastian帶回家時,當她聽到Sebastian不願回來面對她的消息無力的靠在牆上時,我看到的是一個傷心、無助、充滿愛憐的母親;浪漫不羈的老伯爵,他開朗,他享樂,因為忍受不了家中壓抑的氛圍而放棄了子女,和情婦常年居住在威尼斯,看著妻子一點點的折磨著自己的子女,而選擇沉默,可是當他病入膏肓時,他還是選擇了回到Brideshead Castle ,選擇了死在家中。他討厭妻子的貞德形象,新婚時送給她的禮物卻是那幅讓Sebastian極度憎惡的聖母畫像。他堅持不要神父來做臨終懺悔,在彌留之際卻還是順從了子女,用顫抖的手費力地畫了一個十字。。。。。。人物內心的種種矛盾衝突,究其根源,無外乎宗教兩字。
他們臣服於聖像下懺悔,信仰卻時時刻刻折磨著他們。Marchchair夫人說茱莉亞的婚姻無關乎教養,而取決於她的信仰。茱莉亞順從了,被迫嫁給了同是天主教徒的Rex。那個在車站接Charles時自信的神情,那個看見Charles和Sebastian光著身子時不懷好意的嘴角上的笑容,那個與他們在威尼斯的海灘上肆意玩鬧得身影...我一直以為茱莉亞和Sebastian一樣反抗他們的母親,反抗者這個家庭,如果說Sebastian是以沉醉酒精來得到超凡的解脫與快樂,那麼茱莉亞應該是以冷眼旁觀來排斥這個家庭吧?可是我錯了。茱莉亞沒有這份勇氣,她是個徹頭徹尾的奧蘭斯卡夫人式的人(見《純真年代》)。她和她一樣嫁給了自己不愛也不愛自己的男人,她和她一樣擁有了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她和她一樣在幸福輟手可得之際退縮,轉身離開。她像s一樣厭惡自己的家庭,厭惡母親灌輸的宗教思想,但她還是屈順於其,在父親臨終時甚至怒斥了不願用神父的Charles,堅持了母親的那一套。她想要擺脫兒時以來母親給與的罪惡感,她想和Charles在一起以獲得自由,可是這份不合宗教倫理的愛加重了她的罪惡感,她茫然,不知所措,她再次順從了,放棄了和Charles在一起的機會。根深蒂固的那些信仰讓她在排斥的同時,卻下意識的更接近於它們。只能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Charles是故事的敘述者,就像所有的熱愛藝術的貧窮青年畫家們一樣,從第一眼起,Brideshead這座古老精美的莊園便深深吸引了他。他不顧一切的想要了解它。他開始想法設法地接近這座莊園。但我總覺得在他不卑不亢的外表下,還有這一絲虛偽,是的,道貌岸然的虛偽。在被趕出Brideshead Castle後,他出於利益和方便娶了Celia, 而再次遇見茱莉亞後竟然又毫不猶豫的,明目張胆的背叛了自己的妻子。Marchchair夫人在舞會上指責他給Sebastian錢讓Sebastian繼續酗酒不只是出於單純的友情:「你只是想要被他喜歡,你不顧一切的想要被喜歡!」這話也許過份,但也不無道理。茱莉亞 在影片後段,聽到Charles願意用兩幅畫換取Rex和茱莉亞自己的離婚後,對他說的那句「你要的不僅是我,更是這座莊園!」很好的解釋了這點(雖然導演在這個問題上處理的有些牽強,沒有充分的鋪墊好)。這些是連Charles自己在這之前都沒有意識到的自己內心的真正慾望。
而Sebastian無疑是這部片子中最讓人心酸、同情的角色了。哦,那個總是與他的泰迪bear Aloysius形影不離的看似長不大的任性的男孩Sebastian怎能叫人不心酸呢?「Sebastian and Charles,contra mundum」(Sebastian 和Charles,一起對抗世界) 當我再次看到這句話時眼眶幾乎濕潤。他只是想要快樂。他多麼希望能有一個人,一個可以賦予真心的人。可是,至始至終,都只有他一個人在對抗「世界」。我無法認同有的介紹中「父母的醜聞扭曲了孩子們的天性」這樣的說法。Sebastian 對Charles那難以言說的微妙情感決不是什麼「扭曲」了的情感!!循規蹈矩的冷漠兄長,天真無知的單純妹妹,拋下孩子離開的父親,專制霸道的母親。沒有依靠。和他一樣叛逆的姐姐,最終也順從了「主」的旨意。他太孤獨了,他太痛苦了,他太憂傷了。宗教、家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壓得他感受不到愛,壓得他只能以酒精來麻痹自己。於是,那個號稱無神論者的Charles出現了,他的不同把Sebastian稍稍從陰霾的包圍中拉出了一隻胳膊。Sebastian 以為他終於找了支撐。那個突如其來的淺淺的吻,是Charles 的無意為之,卻是Sebastian的真情流露。Sebastian無時無刻不小心地維護著Charles脆弱的自尊,總是在眾人面前強調Charles是個artist 而不是painter。換來的是舞會上Charles大聲又無情的推開。Sebastian在極度痛苦的情況下抽泣的喊出「Bridey(和莊園同名的哥哥),你不是什麼好東西!……我是如此憎恨你們這些人!」沒錯,Sebastian 是一個懦夫。在面對家庭沉重的束縛時,他選擇了逃避,沉溺在酒精中來獲得一點點地精神上的自由;然而Sebastian又是一個勇士。他的父親老伯爵也選擇了逃避,桃李到了國外與情婦海闊天空,但在生命最後一刻仍選擇了回來,他們都想要自由,但仍被緊緊地束縛著,即使在Marchchair夫人死後,正如Charles所言「你母親,現在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生命力」就像有根線,一條看不見的線,一寸寸地把你帶回去。只有Sebastian,他真正的掙脫了,他情願拖著虛弱的身軀在摩洛哥的一家醫院當門僮,也不願再回來當一個不快樂的少爺,只有他做到了。他掙脫了母親有形無形的陰影、家庭的束縛,掙脫了對Charles複雜的難以割捨的感情,再也沒有回來……
安東尼.伯吉斯把小說原著比作一朵「被月光催開的玫瑰」。舊地重遊,不可避免的勾起了回憶的傷痛,但是,當我們在為那些無為的犧牲痛心時,還曾記得湖邊樹下那兩個依偎在一起的逃課少年,還曾記得噴水池裡肆意游泳的年輕人,還曾記得避開了狂歡的人群、在波光瀲灩的橋洞裡相愛的人間青澀的初吻?這些美好,是「永遠的夏天」,被留在了記憶的「故園」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