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1 11:35:27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天做的唯一一件有意義的事兒便是看了一特好看的片兒,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拋開什麼這獎那獎的不談,單是這片兒本身,便有一種足夠滲透靈魂的本質,它徹底地激揚了我本已空無得蒼茫一片的心。蓬勃而生的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熱愛與反思,我想,這也是電影最基本的要義所在吧——技術不過附麗,都是為著這一本真的烘托增光而已。
最近新添一毛病,頂不愛看大段介紹影片內容的影評。所以我這篇就簡要概述了,爭取不敘述,只抒發!
黎鍾鐘,掙扎。
香港本土雞,鍾鐘,因為親情的刻薄離間,出來做雞,吸毒上癮,因為遇人不淑爛了滿口牙。生活周璇在找男人、賺錢、買套、吸毒、戒毒、儲錢中。
儲錢做乜嘢,到影片後來觀眾才逐漸知曉,儲錢,整牙。最終靠背叛朋友偷錢整牙的她那愉快樣子你可還記得,時時刻刻手不離鏡,心情大好見誰都會問安,露上兩排齊整的白牙,她自卑感徹底消除。
黎鍾鍾故事告一段落,下一個,黃蓮花,掙扎。
與兩小無猜的初戀男朋友一同來香港闖蕩,為了男友能與港人結婚,分手,輕信香港建築工人阿堅,與之結婚,生下一女並懷有兩子後,阿堅工傷身亡,北妹蓮花因為大陸妹的身份,與阿堅一家鬧翻也沒得多少錢拿,還取不到在港居住權,只得住在窯子邊兒上,辛苦拉扯孩子。孩子也因其身份無法去託兒所,甚至蓮花的生產都不能夠被容許進入香港醫院。蓮花看著初戀在電視上為自己爭取權益,緊握著兩人當初的青澀合照,哭了。直到片子最後,因為蓮花驚人的巴士生產震動社會,順利繼續人生——有公房住,有該得的錢拿,而已。
一個女人為著自己的身份從而產生的奮鬥史,請看黃蓮花。
香港保險人,劉富意,掙扎。
發名片,做業務,追女人,拓市場。
攝影師,阿志,掙扎。
新聞,視角,採訪,拍照。
四個小人物的掙扎史,來自生命最底層的搏鬥——與自己的命運,以自己的雙手。
鍾鍾掙扎,為著親情。
奶奶聽信算命說法,從小不待見這可憐的孩子,使得母親亦無奈,護不住她,只得由她自己打拼。狠命拉著男人臂膀要他們光顧她,撿朋友的剩飯吃,昧著良心偷了朋友的錢,這一切的搏鬥,不為別的,只為在母親一息尚存之時,還她一個完好如初的鐘鐘,不要她看到自己這些年的悽慘傷悲,她定要光鮮地挺立世人面前。眼淚從不人前落,自己苦著想辦法,這是鍾鐘。這麼多年仍深愛對她淺薄的母親,這是鍾鐘。
這一個鐘鐘,是自強自立的香港人,心底亦有善和美,念及親情,懂得感恩。憑著自己雙手,把籠罩其上的自卑感通通消除,這驕傲的香港人。
蓮花的掙扎,為著身份,和下一代更好地安居。
蓮花雖不是香港人,但其代表了一類居住在香港的底層百姓,亦客觀反映了一個真實的歷史階段。大陸人嫁予港人,為其辛苦養育香港後代,然而從整個香港社會而言,他們卻並不接納這一些「異類」。反之,給予的卻是無情的自私,涼麵的刻薄與歧視。這也正反映了香港人自身的詬病,極度的自傲之下,掩藏了深深的自卑。近現代的港人,是極度缺乏歸屬感的一代,如台灣甚似,可謂「夾縫生存」。大陸被強行分割了,失去了原本擁有的強勁後盾支撐,香港便真如同一個小島般,漂浮於海面上。強大的大不列顛帝國始終將其視為附庸這是必然。更何況大不列顛的小和遠離,使這一代港人獨立並缺乏安全感和支持力。他們排斥來自大陸的北妹,以顯示其身份的矜貴。但請試想,若真正擁有強大的心力,難道還怕這區區幾個大陸人玷污了自己聖潔的土地嗎?這莫須有的歧視本就是對自我身份極度焦灼的寫照。沒有錯,真正的成熟和強大永遠存在於融合共通的集體中,絕不可能是獨行奮戰的孤掌。
蓮花是香港人永恆的缺失,我亦甚感不幸,為這段切實存在的歷史。
在我看來,蓮花的角色是影片中最令人痛心的了,因此也是影片的深度之所在。那一句「我不賣身,我賣子宮」喊得更是悽愴哀傷。好容易才等到的光明,背後究竟掩藏了多少辛酸又有誰知。當了「英雄媽媽」後方可得到港人的認同,甚至幾近獻出自己嬌柔的生命。那發自胸腔的吶喊嘶吼,融盡了命運的不公與坎坷。其實命運正是如此不公,人自誕下便是生而不等,無論何其無奈,但終究無以改變。每個具此意識的人,都將只感力薄,卻,無力回天。
富貴的掙扎,為事業與愛情。
富貴代表了香港眾小老百姓們,有助人的些微能力及不超原則與絕不侵犯自己利益的愛心。他們用自己的雙手與整個社會的壓力在搏鬥,通常終此一生。他們屢戰屢敗卻從不氣餒,他們有股骨子裡的頑強勁兒,就是愈挫愈勇的神力。他們個個穿著西服打著領帶奮戰在社會的各個領域為自己一生努力拼搏,源自心底的善良亦讓他們在這條拚搏路旁救助他人。但,原則堅決雷打不動——助人要有好處可圖,途中也不忘了做廣告發名片為自己的明天著想。其實這也是港人身份感焦灼的另一表現——他們每個人都只能為了自己考慮,與民族的割裂助長了他們的自私和自利。冷漠的社會,也正誕生於此吧。
這裡,格外喜歡富貴結尾處打電話時高喊的一句話:「我要發揮香港人精神,屢敗屢戰!!」正處在同樣的徘徊與猶豫期的我,聽到這話後彷彿就被堅定了似的,心裡一顆懸著的巨大石塊,總算嘭地一下落了地,我終於曉得我該做什麼,捨棄什麼,我的未來是怎樣的。這雖是題外話,卻印證了這個片子與我的緣份。看片是需要緣份的,緣份對了,加個星級,緣份錯了,片子再好也是三星。就是這個區別。也許這片子在外界觀眾口碑並沒有多響,但它在我這裡,給了我這一石塊的迴旋聲,於我,便是有天大的意義了。再好的片子之於每個人的收益程度,最高不過至此。我真心為劇中每個人著緊,跟著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講廣東話彷彿他們就是昨天或未來的自己。他們拚搏的時候我也哭了,為我們共同在搏鬥的,那細小的人生。
繼續說,阿志。
阿志更像是香港新一代年輕人,或者是一個旁觀者,對歷史了解不深,因而也並不顯得多麼缺失和匱乏。他只是一個邊緣人的路人甲身份,一個蒼茫得失去印記的身份,一個模糊的側臉和一疊看不清的背影。因而他都沒有真實姓名,他只得叫阿志。阿志記錄下過去的歷史和由此形成的今日的社會。他是一個客觀的記錄者,新聞人。只是由於他的港人身份與上一代遺傳的潛質,阿志也有出頭的夢想,有實現理想的渴望,有初出茅廬對工作的熱情和認真——這都是香港人理想又樂觀的一面。但相較於那些歷史的親歷者而言,他更多了一份客觀,因此電影使其成為新聞人或攝影人,是一個觀看者的角色。觀看,採訪,記錄,敘述。只是在那醫院的轉角處,背影也多了一絲落寞,為著鍾鐘的身世與這幾乎拼盡全力才得以擁抱的團聚。這,便是香港人特有的旁觀者的同情心了。只是一剎那的相遇,我為你感動,而後,各自前行,繼續路上的生活,無任何改變。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是寫香港的,是部地道的剛片兒。它也讓我想起《每當變幻時》。一樣的意旨,顯然《我》揭露的核心更多些。如今單純的勵志片兒已令人看到乏味,拚搏奮鬥經歷情感糾葛最後收穫幸福簡單得能令人看到片名兒便知道結局的片子更是匱乏得無以復加。《我》的劇本雖然還算好可仍然覺得有些俗了。唉,不過現在也是,我都替編劇喊難。戲劇衝突太多太巧了不行,太少了更不行,非要做到出人意料剛剛好,還要醞釀足了前戲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兒啊!總體來說,一業餘人士,我,覺得這片兒拍得還是挺好的,劉美君演的黎鍾鍾也挺到位的,有一鏡頭,就是她拉客失敗那鏡頭覺得她拿捏得真是特別好!還要她唱那主題歌兒也挺好聽的,乍一聽還以為陳慧嫻復出了呢,不過到底沒慧嫻那股子風韻氣質,嗓子聽久了知道還是沒什麼經歷的音。不過覺得已經不錯了,畢竟是新人。
不多言了,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