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水之寒

2009-07-02 01:31:23

《死亡詩社》教給我的「卡匹迪恩」(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過《放牛班的春天》後,聽人介紹了《死亡詩社》,說這同樣是教育題材的電影,很不錯,可以看一下。其實在此之前,我看過《鳳凰琴》和《一個都不能少》,電影給我的最大感受是真實,以及感動,但是這種感動與《放牛班的春天》與《死亡詩社》帶來的感動並不一樣。一種是在窘迫的現實下,師者自身對教育事業的堅持帶來的感動。而另一種,是教師對學生精神層面的啟迪,更多的是呼喚學生內心,同樣令人感動。

    《放牛班的春天》通過音樂來呼喚學生心中的愛和善,《死亡詩社》則通過詩歌來釋放學生心中對自由的渴望,讓他們聽從內心的呼喚。兩個老師,最後的結局都是離開,但是感動就來源於此,一個離開時帶走了那個想跟著他的小男孩,意味著他收穫了孩子們的愛和信任。一個離開時,學生站到了桌子上送別,意味著他們已經擺脫了傳統的束縛,已經學會了在壓制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看完《死亡詩社》後,我也很想擁有基廷這樣的一位老師,但是不知道在他的影響下,我會是如尼爾一樣徹底釋放自己,還是會像卡梅倫一樣,到最後也無法找回自己。「Seizing the day」,這句話對自己來說就像一個很好的夢境,需要多少突破才能達到的夢境。抓緊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像是一個召噢,可自己很少能聽從。

    看電影的時候,讓我想起了高二時的一件小事,一次語文科,班上用錄音機播放課文朗誦,由於插座接觸不好,必須有人用手按著插頭才行。老師叫了前排的一位女生上去按著,時間一長,她可能累了,手一鬆電就斷了。幾次之後,班上一些同學就有了意見,紛紛嘟囔了起來。我看到那位女生很委屈,做好事卻得不到大家的諒解,但她還是一直在那裡按著。當時,自己很想上去把她替下來,不管是因為她是一個女生,或者因為她做好事已經很長的時間了,自己都想上前幫忙。但是我最終沒有上去,直到錄音放完也沒有。我在猶豫中,順從了大家,因為當時沒有人上去幫忙。即使內心在催促,但我表示了拒絕。就像基廷老師讓孩子們在操場上行走,我選擇了跟隨大家了的腳步,而沒有按照自己心中的想法去邁出第一腳。

    青春、激情、理想……如今這些東西在自己的身上已經就要找不到一點痕跡了,這時《死亡詩社》教給了自己一句話——「卡匹迪恩」,抓緊時間,做你想要做卻一直在猶豫的事,釋放自己,果斷地朝那條你想走的路邁開雙腿。像諾克斯勇敢地向克里絲表達愛意,像托德把那個大大的文具盒扔下樓,像尼爾終於決定去參加話劇試鏡乃至最後用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死亡詩社,是為汲取生命的精華,而人的一生本就應該像影片中的那首詩一樣: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有意義
  我希望活的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時 
  我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