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2 07:46:11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The Hours》,改編自普利茲獲獎小說《The Hours》。小說原著是一部作者像維吉尼亞•伍爾芙致敬的作品,三個女人的一天構成了小說結構,其中一個女人便是伍爾芙本人。而小說中一個重要的線索《達絡維夫人》(《Mrs. Dalloway》)是伍爾芙的一部小說作品,其故事情節是一個女人的一天,這個女人便是Mrs. Dalloway。說到這裡,大概可以理解出一個脈絡來:《Mrs. Dalloway》——小說《The Hours》——電影《The Hours》。下面按照這個順序來說。
在討論《Mrs. Dalloway》之前,先來看一下小說作者,《The Hours》中的主角之一維吉尼亞•伍爾芙維吉尼亞 Woolf。
維吉尼亞•伍爾芙(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英國女作家,也是英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性作家;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之一。其代表作品包括《達洛維夫人》、《海浪》和《到燈塔去》。
維吉尼亞•伍爾芙出生在英國倫敦,其父是文學家兼評論家,自幼受其父影響很深。她的許多作品與早年經歷有關,由於她的母親生有3個孩子,繼母生有4個孩子,兩群子女經常發生一些矛盾與衝突。後來她在自傳《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內薩•貝爾(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異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的性侵犯。她一生中多次精神失常,母親、父親相繼病逝,是她難以承受的打擊。《達羅威夫人》中即充滿了對病態幻覺的真實生動的描繪。
她和丈夫倫納德的結合,使她的婚姻生活與文學事業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沒有其夫的幫助與支持,她也許成不了偉大的作家之一。倫納德•伍爾夫畢業於劍橋大學,饒有文才,深具眼力,與其說他欣賞維吉尼亞的嫻雅風度,毋寧說他傾慕維吉尼亞的超凡智慧。在他眼裡,維吉尼亞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智慧的童貞女」,在她身上完全不粘附世俗的肉慾色彩。她少女時期遭受的精神創傷,使她成人後非常厭惡甚至棄絕性生活,更不願生兒育女,倫納德尊重她的意願,和她保持著沒有性愛的夫妻關係。她把藝術看得高於一切。不過,她每完成一部作品常會出現病兆。好在,她患病期間,她的丈夫對她體貼入微,使她深受感動,1930年,維吉尼亞告訴一位朋友,沒有倫納德,她可能早就開槍自殺了。
1941年3月28日,精神上再也無法承受巨大壓力的伍爾芙寫了遺書後在衣袋裡裝滿石頭投河自殺。
以上這些,在電影中有一部份的到了體現,電影中沒有說到的是她因幼年性侵犯等經歷引起的性冷淡和嚴重精神問題。她個人的生活經歷是她精神思想的來源,是她文學作品的最根源所在,她的世界觀對事物的認識均來源於此。在她個人經歷背景之上再讀《Mrs. Dalloway》,能更明晰小說要表達的內容;在此之上看《The Hours》中的維吉尼亞 Woolf,更能體味角色的內心。
小說《The Hours》
這本書最精妙之處就在於其結構和形式,而電影則完全遵照小說的走向與構架,採用三段式,描繪了不同時空裡三個女人的一天。1998年,麥可•坎寧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小說《The Hours》在美國出版。這本書不僅取得了空前的商業成功,更獲得了1999年度的普利茲小說獎。麥可•坎寧安生於1952年,因其1989年的處女作《末世之家》蜚聲美國文壇,《時時刻刻》是其第三本小說。和他前兩本作品不同,《時時刻刻》算是關於維吉尼亞•伍爾夫及其小說代表作《達洛維夫人》的一本實驗性小說。
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The Hours》中:維吉尼亞 Woolf生活在20世紀初,Laura生活在二戰後的20世紀中葉,而Clarissa生活在2001年。如何將三個主人公串聯起來統一表達,著實是最吸引人之處。作者在結構上下了很大功夫,讓整個故事緊密相連有不顯混亂。這當中有很多根線,可以一一展開。
第一根:如前所述,《Mrs. Dalloway》這本小說或這個名字。
第二根:死亡,準確點是自殺。維吉尼亞 Woolf是一直試圖最終選擇了死亡的,選擇離開無謂的生活與世界。Laura也曾試圖死亡,但她最終折回,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她逃離了家庭,選擇另一種方式重生。而Clarissa則是布朗死亡的親歷者,飽受愛滋病折磨的布朗為了Clarissa堅持活了這麼多年,最終選擇自殺解脫死去。維吉尼亞 Woolf在寫書時說有人必須死去「the poet will die」,預言著後面詩人布朗的死。《The Hours》中對於死亡的態度基本實在傳承伍爾芙在《Mrs. Dalloway》中的態度:死亡是一個人獲得幸福的途徑,自殺是一種昇華生命的方式。
關於死亡,片中經典台詞很多(見文後附)
第三根線:同性戀
維吉尼亞 Woolf確實是有同性戀傾向的,她自己因此飽受折磨,Clarissa也是一名雙性戀者,但Laura是同性戀這點我不敢苟同。但有一點可以贊成的是,每個人骨子裡都有點同性戀傾向,要看和異性戀傾向誰更佔上風還是打個平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女性和女性之間的愛更純潔和相濡以沫,拉拉們在一起時,更加自我和真實。時代越進步,蕾絲邊越多,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人的感情越來越複雜和細膩。說男人和女人是從不同星球來的實在很準確,所以同星球的女人們湊到一起產生愛,有時,同性戀是最脆弱內心的呼喚和最後的防線。就像《The Hours》中,當維吉尼亞瀕臨崩潰時會親吻姐姐;Laura在得知女友重病時給佯裝歡愉故作鎮定的她一個吻;Clarissa則在布朗自殺party報銷時,從同居女友那裡要了一個吻。但又不得不說的是,作為一部女性作品,討論同性戀似乎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份與噱頭。這就有如現今的時尚界,很多設計師或模特會號稱自己是同性戀,這樣會更有時尚人士的FEEL,其實也許TA是個地地道道的異性戀。一部以女性為題材的小說,有同性戀內容,就彷彿被貼了個標,一下品味上去了。再從另一個角度考量,文學作品留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小說。如果作者過度把自己的意志在作品中強加給讀者,會招致不兼容的反感。好作品留白越多,可供欣賞者平頭論足處越多,越是符合觀者的心理,越是成功。
第四根線:生活的意義
這點其實對應著前面「死亡」這根線,探尋不到生活的意義,才會有死亡的慾望。
當Leonard在車站找到出逃的維吉尼亞時,兩個人爭吵起來。維吉尼亞不能再忍受里奇蒙貧瘠荒涼的生活,要回倫敦;Leonard要求她留下,倫敦只會使她精神再度受損。維吉尼亞幾乎聲嘶力竭得述說 』My life’s been stolen from me. I am living in a town that I have no wish to live in. I am living a life that I have no wish to live.』 『I wish for your sake I could be happy in this quietness. But if it is a choice between Richmond and death, I choose death.』 她沒有義務去吃僕人做的飯如果不想吃,她沒有義務因為Leonard為她做了這一切所以要去忍受里奇蒙的無趣。其實,對於維吉尼亞來說,週遭所謂的「愛」,根本是她的緊箍咒,她的想法沒有被真正地尊重,她無法忍受。她的生活,並沒有她想要的意義。
而Laura,一個似乎平靜的家庭主婦,她的自我,亦從未存在過。看起來,Laura過得很幸福,愛她的丈夫,聰慧可愛的兒子,無憂的衣食,實際上,她就彷彿一個可有可無的玩偶。丈夫愛她,她就是那個文靜美麗,讓丈夫在戰場上時時想起的女孩;無論她做什麼,丈夫都會誇讚她做的好。她的靈魂沒有被重視過,她缺乏自我的真實存在感,彷彿她只是他人幸福生活中的一個角色,換一個靈魂來演,又有什麼不同。當她讀到《Mrs. Dalloway》時,內心的某個暗格被打開了,死亡是一種合理的逃離方式。然而她還是為了肚子裡的孩子留下了,並最終用了出走的方式尋找自我。在片尾 Laura 對Clarissa說『It won』t be wonderful to say you are regretted. It would be easy. But what it mean? What it mean to regret, when you have no choice. It’s what you can bear. There is no one to forgive me. It was death, I chose life.』
對於Clarissa,我的想法和一些評論有所左右。有評論說,在Clarissa這跟線中,選擇死亡的是布朗,他是這根線中真正呼應維吉尼亞和Laura的人。這不乏道理,但是如果這樣的話,作者大可以設置Laura的女兒名叫Clarissa,是一位詩人,有個男人照顧她十年,最後她跳樓自殺了,個人認為作者這樣設置還是有價值的,在第五根線中詳細討論。就生活的意義這點來看,其實Clarissa亦是在為布朗活著。她舉辦party,忙前忙後,希望布朗振作起來。布朗是她年輕時美好回憶的載體,雖然後來布朗選擇了同性戀人Louis,但這段青春歲月和布朗這個人,又何嘗不是支持Clarissa走下去的動力呢?當布朗曾經的同性戀男友Louis出現提起布朗寫的書和過去住的地方時,Clarissa突然就崩潰地蜷縮在地哭泣。是的,她所做的這一切,這十年,這一場party,自己的生活,意義在哪裡呢?也許她只是布朗生活中一個用來他代替Mrs. Dalloway幻想的替代物,只是寄託他對於母親出走悲傷的載體,她真的有被仔細體量過嗎?Louis最後逃離了布朗,而她呢,選擇這樣生活了十年。布朗的死其實是Clarissa新生的開始,她生活的意義需要重新來被定義和思考。
第五根線:女性的進步
作為一部女性作品,體現女性的進步是應該的。
20世紀初的維吉尼亞 Woolf,還會被愛她的丈夫「囚禁」在里奇蒙;50年代的Laura生活在丈夫構築的幸福「童話城堡」中;21世紀的Clarissa可以不需要結婚,做和女人住在一起的媽媽,女兒父親是誰,她也不清楚。
維吉尼亞 Woolf最終選擇死亡;Laura選擇出逃;Clarissa選擇在原地開始新生活。這是個人覺得很重要的一點。維吉尼亞覺得實在是沒有生活下去的理由了,作為一名女性,她幼年遭性侵犯有著不良的人格成長期記憶,死亡是她覺得世界給她最好的選擇。Laura雖然是依附丈夫生活,試圖維持表面的和平,但最後她還是尋到了自我,獨自去了加拿大,做起了圖書館管理員,無論如何,她沒有選擇放棄生命,這就是一種進步。而到了Clarissa這裡,她的生活似乎被一個男人支配著,然而她卻可以自主地多,她甚至可以選擇和女人相愛,最後,她獲得的是新生,她並沒有選擇讓生命結束或出逃,她在已有的地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電影《The Hours》
先說編劇吧。戴維•黑爾 David Hare
戴維以舞台劇起家,在英國很有名。其作品以反映英國現實為主,轉向電影製作之後,他編導俱佳,1985年的處女作《不速之客》(Wetherby)改編自他自己的舞台劇,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上獲獎。從舞台劇改做編劇的,往往情境感,故事的戲劇感會更強,改編劇本的可看性更高。這次他改編《The Hours》的對白,更是深受演員和觀眾的喜愛。
再說導演,這個太重要。斯蒂文•德奧瑞 Stephen Daldry
到現在為止,英國導演斯蒂文只拍了《舞動人生》、《時時刻刻》、《生死朗讀》, 3部電影,但每部影片都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並將妮可•基德曼和凱特•溫絲萊特捧上奧斯卡影后的寶座。然而,最初他只是在戲院裡扮演小丑,後來進入英國皇家歌劇院擔任藝術指導,並最終獲得美國戲劇最高獎項「東尼獎」。 《時時刻刻》、《生死朗讀》都是從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都獲得很大的好評,在說到小說和電影的關係時,他說:「書只是講述故事的一種方式,而電影則是講述故事的另一種方式。當你選用一本書進行電影拍攝時,你會有一些特定的優勢,有充足的資源可以使用,但這同時也是種負擔。」
不得不說斯蒂文是很聰明的導演,他選了好本子,用了好編劇,要來很棒的演員,再加上他自己的導演才能,一部好片應運而出。從舞台劇起家的他,在電影中所體現出的特質就是細膩。人物的動作眼神表情,都經過非常細膩的處理,表演很到位。三個不同時代故事在表現時也十分的分明,把時代特徵人物特徵都刻畫得很到位,同時,又將她們間的聯繫通過鏡頭的不斷切換,有時是旁白和畫面的錯節來聯繫。
音樂。
影片自始至終貫穿著隨情節出現的鋼琴樂聲。音調平緩中暗藏著湍急,猶如多雲的天氣有些悶熱,彷彿預示會有大風雨的到來,整體還是很低沉的,與劇情的發展相輔相成。片中的音樂如同故事的主線一樣,跨越三個時代,卻適用與所有的主人公與她們的心境。鋼琴是一種聽似柔弱的樂器,有如女性的柔美,但旋律激昂時澎湃的力量感又有如女性自我意識迸發時的情緒,選用鋼琴配樂,真是很恰到好處。
演員
三位女主演在拍片時都已經是大牌,可謂超豪華整容。Nicole Kidman在2000年與阿湯哥離婚,2002年拍了電影《The Hours》,不知離婚的經歷是否讓她更加對生活有了理解,在扮演維吉尼亞 Woolf時,她確實狠下了功夫。說實話,一開始我真看不出這是Nicole,妝容下了很大功夫,表演上也是,把維吉尼亞 Woolf的敏感和神經質展現得很淋漓,雖然有點背離伍爾芙秀美形象,但還是很符合影片主題的。朱麗安•摩爾 茱莉亞nne Moore其實是個實力派,只是一直不溫不火沒有大紅。Moore在拍《The Hours》時,角色懷孕的身體狀態與她本人的身體狀態完全一致,簡直是天賜良機。但悲劇的是在當年的奧斯卡上她的另一部很不錯的作品遠離天堂》也入圍了,她在這兩部片中的表現難分高下,發生了主配角同時提名的分票慘案。至於梅姑梅麗爾•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近些年實在是很面熟,大家一定記得那個穿PRADA的「惡魔」。她的表演總是很到位也很入微,個人覺得她的臉長得很適合表演,無論蓬頭垢面還是油頭粉面都很有說服力真實感。Clarissa不算一個好演的角色,片中她準備party與Louis對話的一段真是非常非常經典。
這是一個穿越三個世紀的故事,從19世紀的維吉尼亞 Woolf到20世紀的Laura到21世紀的Clarissa。這是一部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偉岸電影,從小說《Mrs. Dalloway》到小說《The Hours》到電影《The Hours》,它們同樣跟隨創作者跨越了三個世紀。
這是一部穿越三個世紀的電影——《The Hours》
附:關於「死亡」的經典台詞
1.Woolf 死前寫給 Leonard 的信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2.Woolf 與姐姐的女兒一起準備小鳥的葬禮
Woolf: Do you think she like roses?
Little girl:Is it she?
W: Yes, the females are larger and less colorful.
L: What happened if we died?
W: What happened?
We returned to the place where we came from.
L: I don』t remember where I came from.
W: Nor do I.
L: She looks very small
W: Yes. That is one of the things that happen. We look smaller.
L: But very peaceful.
3.當Laura在旅館中準備自殺時,她取出《Mrs. Dalloway》開始讀
Did it matter? Then she asked herself.
Walking toward Bond Street.
Did it matter that she must inevitably
Seize completely.
All of this must go on without her.
Did she resent it?
Did it not become consolely to believe that death
Can end absolutely.
Is it possible to die?
It is possible to die.
4.Woolf 與Leonard 討論死亡
L: Why there is someone has to die?
W: Leonard
L: In your book, you said someone had to die. Why? This is stupid question?
W: No
L: Leonard. My question is stupid.
W: Not at all.
L: Well?
W: Someone has to die in order that rest of us value life more.
It’s contrast.
L: And who will die, tell me?
W: The poet will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