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支離疏

2009-07-02 21:54:27

生與死的樂章


最近看了《入殮師》。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第一、裡面的大提琴演奏真的很好聽,悲涼中透露出一絲的親切,宏偉中透露出不少的溫柔。

第二、我覺得入殮師這個片子不單單是說小林大悟個人的事情,入殮是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印象最深的一句話「人死後的每一件事都不是自己做主了」。在這一點上,入殮師是一個相當神聖的工作。

在生死面前,一切其他煩惱好像都變得不重要。妻子的不理解對小林大悟造成了很大的煩惱,他只有一心投入工作,在一次次面對亡的過程中人生觀,生死觀也在慢慢昇華,對入殮師這個職業的本質也有了新的認識。影片有一段處理的很好,妻子懷孕,想用這個來說服小林大悟放棄這個工作,但正好這時兩人都熟悉並尊重的湯浴店老闆娘去世。在這種隱線般的生死對比之下,小林大悟剛得知自己孕育出了新的生命,卻還要面對親朋的離開,妻子在這時也慢慢開始對入殮師看法的改變。

我們總說日本人冷血,但是別人對生死的思考已經上升到很高的境界。已經不單單只是追求對死亡的悲哀和對死因的譴責。雖然群體的死亡對視覺聽覺的震撼更高,但表達死亡的本質是為了喚醒對生命的思考,而不是鑽研於死亡本身。如果死三十萬人卻不能喚醒人們對生命的珍惜,而是唸唸不忘於仇恨,那麼,我為那三十萬人感到抱歉和遺憾,死亡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揭示死亡的索引,也不是教導大家如何逃避死亡,而是讓大家在面對死亡的時候,能夠對生命的本質有所思考。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種死法不窩囊,但老周的死不是讓大家群情激憤的上街遊行,而是真正的要對自己的民族做出一場深刻的反思,如果魯迅沒那麼早死,那《醜陋的中國人》肯定就不是柏楊寫的了,老周肯定會比他更早寫出這本反思民族的書。

劊子手可以回頭,刀下亡魂也早已投胎轉世。仇恨不是必然的而是人為的,既然在那麼多年後一個被我們稱之為劊子手的民族能夠對生死做出如此深刻的思考,我們又何必沉迷於南京大屠殺的仇恨中呢?誠然,否認罪行是可恥的行為,歷史是不容改變的;誠然,不能因為一部《入殮師》就斷定日本人「改邪歸正」,但又何必在一部只關生死不關仇恨的《南京,南京》上添加這麼多的民族大義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