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我倆沒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

雌雄大盗/我俩没有明天(台)/邦妮和克莱德

7.7 / 121,141人    111分鐘

導演: 亞瑟‧潘
編劇: 大衛紐曼 羅伯班頓
演員: 華倫比提 費唐娜薇 金哈克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otoroo

2009-07-03 09:04:05

邦妮的笑和絕望(有大量劇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被我廢棄的部落格上的一篇老日誌,轉到豆瓣上以便存檔。

2005.12.20 10:48:52 晴
 Bonnie and Clyde 邦妮的笑和絕望

    黑色螢幕上有條不紊的出現一張張的老照片,然後背景音樂由若有若無到漸漸平緩,最後是主角的檔案式介紹:

Bonnie Parker
Was born in Rowena,德州,1910,and had then moved to West 達拉斯.In 1931,she worked in a café before beginning her career in crime.
Clyder Barrow
Was born to a family of sharecropper .As a young man he became a smalltime thief and robbed a gas station.He served two years for armed robbery and was released on good behavior.

   開頭用了一種近乎還原本質的敘述技巧。那些發黃的老照片出現在黑色螢幕上的時候,就已經在把一個人的生活帶給你了。照片,和電影一樣,記錄下曾經的光與影,滿足了人們紀錄自己生活幻想得到永恆的心願。所以看到照片的時候,會覺得那是真實,那是曾經存在過的印記。照片之後,檔案一樣的個人介紹,就圓滿的結束了本片的兩位主角——邦妮和克萊德的出場介紹。邦妮的在照片上的樣子,一直嚴肅而缺乏表情,但是在電影裡,她是大笑的,她是沮喪的,她是天真如孩子的。

   第一個鏡頭是邦妮的嘴唇,塗了口紅的鮮紅的嘴唇,那些紅就好像青春躁動的慾望,要滿得滴下來;然後邦妮轉身,然後邦妮站起來,焦躁不安的走過來,把自己扔在床上,用手生氣的錘打生了銹的床的護欄。我忽然想起一部港片《玻璃、金魚和少女》裡的那個少女,眼神寂寞中間有一種平靜的絕望,她那樣面無表情的用一把小刀划過鐵絲網,就像划過她慘澹的青春。我始終覺得一個女孩在這樣做的時候,她一定是寂寞的。然後邦妮忽然抬頭,於是畫面上只有邦妮的一雙眼睛。那雙眼睛裡好像要有東西滿的溢出來,那是充滿了嚮往、焦躁和絕望的眼睛,同時美麗逼人。

    克萊德出場的時候在邦妮眼中,僅僅就是又一個普通的、乏味的男孩。而後克萊德通過搶劫完成了對邦妮的吸引,也開始了他們犯罪的旅程。這部片子一直被尊為好萊塢個人主義開山經典,大體是說表現的是個人對社會的反抗,個人超越社會;我卻特別關注這裡面邦妮的視角。劇情上,克萊德的犯罪其實可以說是為了向邦妮展示自己的男性氣質,邦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引發克萊德做案的催化劑。做案過程中,克萊德有不安,焦躁,邦妮始終堅定,不屑。

    第一次搶銀行。邦妮開著車,表情異常沉穩,克萊德一直不斷地說:「我進去,你只要停在門口等就可以了。」其實反而表現了他內心的不確定。最後他們停在銀行門口,邦妮的一句:「你還等什麼?」似乎有點挑釁似乎又有點安慰。克萊德進了銀行,結果那家銀行居然已經倒閉,克萊德發現之後笨拙而又惱火的表情實在是太可愛了。克萊德把銀行職員揪出來,讓他告訴邦妮銀行倒閉了,邦妮大笑起來,大笑不止。邦妮是那種敢於大笑不止的女孩,她笑個不停,她的笑讓很多東西在她的世界裡變得微小了。在邦妮的大笑中,他們再次上路,歡快的牛仔音樂又響起來。之後在加油站,他們遇到了Cwmoss,邦妮以潛藏的嘲笑的態度問他知不知道這是什麼車;Moss說:「這是一部帶四個氣缸的福特轎車。」「錯了,這是一部偷來的帶四個氣缸的福特轎車。」邦妮說著這句話,潛藏著嘲笑。她的笑此時對於Moss來說是一種挑釁,孩子氣的反叛的挑釁.於是Moss加入他們,三個人在牛仔音樂中上路。

   克萊德的哥哥和嫂子布蘭奇來到他們那裡,加入了旅行。他們的到來一開始就因為布蘭奇的出現有了不和諧。布蘭奇動不動的撒嬌、跺腳說話、尖著嗓子不停的尖叫,讓邦妮在一旁看得表情冷冷的。拍照那一場裡,布蘭奇的造作讓邦妮做出了嘲笑式的舉動。她故意刁上菸捲,拿著手槍,叉起腿,擺出那樣的造型拍照。她沒有笑,但這也是一種嘲笑。

   邦妮寫詩。她把自己的詩唸出來,其他的人會打岔,會不以為然地聽,但是克萊德在她身後,聽得很認真。我發現很多電影裡追求自由的主角都寫詩。《瘋狂的皮埃羅》里,和蘇珊娜一路逃跑的皮埃羅,也不斷的在路中留下他的詩句。詩在這些影片裡,都變成了我們了解主人公的另一個窗口。邦妮的那些詩句,是她的純真的所在,是她的美好和希望。而邦妮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寫的詩《The story of Bonnie and Clyde》的最後一句 「and it’s death for bonnie and clyde」也預示了他們最後的死亡。

   在莊園裡他們遇到了警察的包圍,逃出來之後在路上,克萊德的哥哥念起報紙上對他們的通緝令,念到邦妮的時候,邦妮擺出了一個自豪的姿態,這時候的邦妮,又是在嘲笑,嘲笑很多的大驚小怪,嘲笑每天忙碌要抓住他們的警察們。
    
   因為汽車漏油,他們偷了一輛車,並且挾持了車主。車行至傍晚,被挾持者和挾持者相處之融洽好像一家人,邦妮滿臉是放鬆友好的笑得回頭問他們的職業,那男人說了一個,邦妮笑著轉過頭來,然後表情凝固,對身邊開車的克萊德說:「放他們下去。」此時的邦妮,忽然有了一種和嘲笑主題不同的東西。她忽然想到了什麼?還是她忽然發現了自己的什麼?第二天,邦妮逃跑了。克萊德四處找他。她奔在一大片枯黃的玉米地裡,克萊德追上了她。邦妮轉過身,臉上有淚說,她忽然說:「我想見我的媽媽。」在嘲笑了一切,顛覆了一切之後,邦妮還是擺脫不了內心最深的恐懼,還是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強烈的不安全感。克萊德將邦妮抱在懷裡安慰。在一大片乾枯的半人高的玉米地裡,跪在地上緊緊擁抱的兩人,只是小小的身影,努力溫暖彼此孤獨的沒有方向感的心。

   接著邦妮的夢把這種恐懼和絕望更具體化了。夢裡有金色的沙灘,恬靜而平常的人群。克萊德帶著一個孩子玩沙,邦妮在後面看著慢慢微笑。邦妮和她的媽媽擁抱,媽媽要走的時候,邦妮請克萊德幫忙留下媽媽。可是媽媽說:「I read all you have done on the newspaper. I get scared.」媽媽說她嚇著了,邦妮的笑容凝固在臉上,被嚇著了的,是不是也有邦妮自己呢?接著媽媽對邦妮說你離開了我,你不會活很久的;對克萊德說:至於你,最好一直逃往,你自己知道。(you』d better keep on running,you know.)媽媽說完離開了,留下邦妮和邦妮自己最深的恐懼。第二天在臨時住的小房間裡,邦妮倒在床上,對克萊德說我忽然很悲傷,這實在是太糟了(I got so blue ,it’s so bad.).克萊德把手放在邦妮身上,安慰他。邦妮說到她幻想里出現的,或者是夢裡出現的母親,母親最後的離去其實反映著她內心的無助和恐懼。她說:「我沒有家庭了。」克萊德在她身後,說:「我就是你的家庭。」這一刻他們是多麼得靠近。邦妮鑽進克萊德的懷裡,像個小女孩一般,她需要一個家庭去安穩她不安的心;克萊德把手輕輕蓋在邦妮臉上,他們靠得很近很近。他們在嘲笑中欣賞彼此,但真正讓他們緊緊相連的,還是內心深處那種恐懼,沒有方向感,沒有目標,沒有未來。現實是如此不完美而又充滿醜惡,於是他們否定一切,用嘲笑去否定一切,但最終他們還是要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面對無法逃避的問題。那種嘲笑,其實也包含著絕望。邦妮在自己的笑聲中絕望了,唯一的溫暖就是和她一樣的克萊德,他們是理解彼此的同類。

    這個電影的結尾很經典。邦妮和克萊德還在計劃著今後的生活,如何逃脫,洗淨罪過,過怎樣的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他們幾乎就和普通夫妻一樣開始憧憬共同的未來了,忽然間,他們的生命就終止了。鳥群飛起之後,邦妮和克萊德瞬間明白中了埋伏。只有1秒的時間,導演只給了一秒,讓他們來得及對望一眼,然後便槍聲大作。那一眼裡包含了多少感情,多少期待呢。邦妮的眼睛還和片頭特寫的一樣美麗,但是眼中有愛,還有未完成的嚮往。邦妮的笑,和絕望,連同這眼神一道終止了。

    看一部電影,其實是感受一部份的生活。那些活動的畫面,其實是在講述生活,不管是不是故事,都是生活。我不鄙視好萊塢,好萊塢講故事;我喜歡德西卡,德西卡把現實放出來給你看。看過了很多了濃妝艷抹的故事,現實一出場,便驚艷了。故事講的太完滿,難免不是真實了,而我一直是堅信唯有真實才可觸到人心喚起共鳴的。《邦妮和克萊德》被我當做故事,但是故事內部的精神,是真實而且現實的。阿瑟佩恩自己說:「我並不在談論真實的邦妮或者是克萊德,我是在談論青年人的反叛精神。」邦妮和克萊德,在那之後幾乎成為了反叛的象徵;邦妮的嘲笑也許被大多數人記住了,但是邦妮的笑之後的絕望,才是最深最真實的邦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