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崩壞
2009-07-04 11:16:53
入殮師進化 & 永恆的父子羈絆
我不知道真正優秀的電影應該是什麼樣的,但對黑暗中被感動到落淚的細節記憶很深。
瀧田洋二郎,對此導演最熟悉的作品就是《陰陽師》1、2,很多人看這兩部電影都是迷上野村桑,不過我天生對妖男型無感,倒是很愛呆呆的博雅伊藤英明,雖然我更愛他的《夜叉》,有末靜,sei,我msn至今保留的前綴簽名~
說回《入殮師》之前,也許應該擺一下此片的title——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某些導演窮力追逐的桂冠,竟然被這樣一部小題材溫情片所摘下。不過正像許鞍華說《天水圍的日與夜》一樣,《天水圍》所受到的尊重,讓她對香港電影從業氛圍有了信心。《入殮師》所獲得的肯定,也許也可以使一些創作者反思一下自己的創作態度。
So,滾吧!矯飾的暗黑邊緣,不知所謂的意識流非主流。揭露並不比溫暖有力量,我始終如此覺得。
小林大悟,一個沒啥天分的大提琴演奏家在樂團解散後,回到故鄉山形,因為報紙上一則含糊不清的廣告,應徵了一家入殮行業事務所的工作,老闆只看了他的臉,當場就拍板錄取了,「工資50萬元一個月,嗯,我可以工資日付。」說著就把當天的工資塞給小林。
跟著不多久便是小林扮成屍體拍攝入殮錄像的窘狀,而小林第一次出勤的後遺症便是在晚飯上看著「雞的屍體」,產生聯想反胃嘔吐。
這是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起點,這樣一個事關生死的題材,在實際處理中並沒有過於沉重,反而有其幽默輕鬆的一面。
一如所有的「職業劇」,度過最初的不適之後,小林在工作中開始不斷進化。社長的專業態度感染了他,家屬最真摯的感謝感動了他。「意識到了存在的意義」,「新人」小林開始向職業入殮師邁進。
伴隨著小林的進化,是一場場入殮儀式,入殮對象的選擇基本是一次基於社會問題的盤點性的點到為止,追究的不是死亡背後的真相,而是死後入殮的平靜與尊重:少年之死與老者之死的講述是不同的,妻子之死與丈夫之死的處理是不同的,對於男性異裝者,入殮師在家人的肯定下選擇了尊重死者意願的女妝。
都說人文關懷,真正的人文是什麼呢?便是真正的尊重吧。真正的關懷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舉動呢?便是認真的態度本身吧。
這段劇情中,小林被證明沒有天分的大提琴演奏開始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從各個機位長時段拍攝的小林坐在在荒野高處演奏小提琴的場面,成為每場入殮儀式後不斷穿插的畫面。而這段名為大提琴曲也成為了影片的主題音樂。
值得推敲的作品必然是故事中嵌套著故事,社長的入行原來始於其第一次為亡妻入殮的經歷,女社員的到來是因為親歷社長的一次入殮,其「拋下幼子」的經歷更引出結尾小林為3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入殮的動容。
如果說影片的主線是入殮師小林的進化,那麼隱線就是小林與父親的羈絆。
而這條隱線的道具有兩個,一個是那把大提琴,另一個便是置於大提琴盒中的石頭。
穿插的影像畫面是兩段,一段是幼年的小林被父親逼迫練琴,小林拉大提琴的畫面作為影片敘事畫面的中心,父親只是小半個背影;另一段則是小林幼年時一家三口在河邊石灘上玩耍,小林和父親交換了石頭,父親的臉的影像是虛化的模糊的,直到影片最終才清晰起來。
父與子的羈絆是藝術作品中的常見話題,兩個男人之間總有些無法說清的感情。基於本片的特殊題材,片中對於小林的父親攜女侍離家私奔的前因後果並沒有交代,甚至並未直述這對父子的感情,只是隨著故事進展,一層層剝離開小林學習大提琴的原因,以及小林始終珍藏的那塊石頭的秘密。
當全片高潮終結於小林為父親入殮,掰開父親已經僵硬的手,從父親手掌中滾落的小石頭時,父親對小林的愛也得到了證明。
緊接著便是極有象徵意義的一幕,小林握住妻子握住小石頭的手,然後置於妻子懷孕的肚子上,兩人相視而笑。小林與父親未盡的愛延續到了小林與未來的孩子之間。全片止。
就這樣結束了?
入殮師小林已足夠完美,父親帶給小林的心結以及小林與父親的羈絆也終於作了了解。
可為何生時沉默,終將滿腔無言帶到身後呢?
這當然不是本片回答的問題,本片所述只是關於愛和包容。
即便情節上的戲劇衝突性有其刻意的一面,但其精妙的結構講述了一個美好的故事,觀者如我,被感動了,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