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冰上奇蹟--Miracle

冰上奇迹/挑战奇迹/冰上奇迹

7.4 / 58,830人    135分鐘

導演: 蓋文歐康諾
編劇: Eric Guggenheim
演員: 寇特羅素 派翠西亞克拉克森 諾亞艾莫瑞奇 Sean McCann Kenneth Welsh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寒冰逝水

2009-07-05 20:45:33

冰上奇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美國人崇拜運動明星,甚至超過了對娛樂明星的追捧,因為他們不但有超出常人的腰包,更有超出常人的體格和堅韌不拔的美國精神。《奇蹟》就展示著一群不怕虎的初生牛犢,以21歲的平均年齡和六個月的短暫磨合期,挑戰經驗豐富的冰球頭號勁旅,雄據世界冠軍地位20年的蘇聯隊。對於冷戰時代的美國來說,能源危機、蘇聯入侵阿富汗和慘澹的國內經濟形勢都令新一代美國人極度沮喪,他們幾乎對美國的世界地位失去了信心,而這個時候美國冰球隊卻以奇蹟般的努力獲得了1980年冬奧會的金牌,這塊重中之重的獎牌,為美國贏得的不僅僅是面子,還是一個民族的自信。
  
  對於美國這樣的體育大國來說,拿塊奧運會的金牌是家常便飯,為了突出本片中勝利的來之不易,電影的開頭就按時間順序閃回著從六十年代以來每年的政治大事件,其中有水門事件、越戰、共產主義運動、貓王之死、歐佩克誕生等一系列對美國經濟和政治都沒好處的歷史片段。這些在我們看起來都已經陌生和淡忘的歷史,其實正是那個時代最痛苦的回憶,而現在的青年已經不能理解自己父輩的艱難,電影在開頭平靜而沉重地將這段歷史道來,讓我們更加認識到這群運動員的不容易。
  
  全美所有的明星球員組成的隊伍難敵配合默契的蘇聯隊,因為這些明星總是考慮到自己如何能有最優秀的表現。在美國最艱苦的年代,美國承辦了冬奧會,於是這場冰球比賽就成了一場政治任務,因為美國人已經無法承受眼皮底下的失敗了,更何況是敗給冷戰的敵手蘇聯。臨危受命的前世界冠軍隊員布洛克斯決定採用蘇聯的方法「師夷長技以制夷」,全部起用新人,到各個大學冰球隊找最合適的隊員,組建一支團結的隊伍,讓整個隊伍去對付蘇聯,而不是單個的明星。布洛克斯的訓練方式極為高壓,強調對戰術絕對的服從,甚至還有些納粹傾向。隊員從懵懵懂懂到自覺地為美國而賽,簡直就是咱毛澤東時代的老女排精神的再現。與此同時,布洛克斯也遇到了家庭危機,年輕的隊員總是想著泡妞,隊員們的家庭也躲不過經濟危機,街上停滿了搶購汽油的車輛。巨大的壓力沒有把他們壓垮,他們戰勝了全美明星隊,奧運會開賽前三天敗給過蘇聯,守門員還受了傷,但最後卻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頑強毅力創造了奇蹟。
  
  由於扮演運動員的都是正宗的大學冰球隊成員,他們的球技自然不在話下,並且,其中還有當年冠軍的兒子施奈德,由他來扮演老爸確實當仁不讓。因為美國的大學運動員都同時有自己的專業,本片得以找到表演專業,且還是冰球運動員的Michael Mantenuto,這個帥氣而充滿活力的小伙子,表演自然而到位,為全劇增添了偶像感。看到這些年輕的運動員表演自己的生活,一次次在冰面上做最高速的滑行,直到比賽中激烈的過人和傳球場面,絲絲入扣的專業精神令本片成為獨樹一幟的真正運動片。
 
  本片的攝影技術也呈現出《上帝之城》手提攝影的那種激烈運動和機位的頻繁變動,對冰刀划過冰面,激起水花的近距離特寫都令比賽現場更激動人心。既然看現場的錄像就已經足夠激烈,那電影只有比那個現場更激烈,更緊張才能體現出電影藝術的特質。從這點上,本片無疑極為成功,幾場比賽現場的激烈程度各有不同,最後和蘇聯的關鍵比賽也是一個高潮迭起,越臨近比賽結束越是激動,穿插著現場解說員高亢的,甚至是完全偏向美國隊的解說,拋棄了對蘇聯隊動作的講解,然後又用短促的鏡頭不斷閃過現場美國觀眾一浪高過一浪的助威聲,越到終場這種鏡頭的轉換越快,而解說員的聲音一直貫穿著全部剪接,緊張到了要閉氣的地步,而影院的觀眾也是聲聲叫好,幾乎到了旁若無人的地步,彷彿真是在看一場不知道結果的現場直播。等到勝利來到,鏡頭又飛快轉入離開現場,獨自安靜痛哭的布洛克斯教練,一靜一動,一張一馳,既有勝利的沸騰,又有理智的冷靜,把全片的節奏推向最高潮,同時也避免了節奏和煽情的失控。
  
  與其說本片是運動電影,倒不如說是個絕對政治掛帥的電影,處處充斥的是美國為中心的視點,於是這種政治上的拔高就令本片的奇蹟擴大了其內涵,這個不僅是冰球隊員的奇蹟,更是全美國人的奇蹟,是他們在現場的不斷鼓勵令自己的隊員達到了最高的士氣,發揮了超常的水平。與此同時,他們也打出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的標語,從精神上壓制蘇聯,而比賽現場幾乎看不到任何蘇聯啦啦隊。看到這會兒,你就深切感到東道主的優勢,甚至連第二場結束鈴聲響起時的那個有爭議的進球也被判為有效。聯想到中國女足在美國失利,畢竟東道主就是東道主,這個巧可不是一幫鏗鏘玫瑰的頑強就能代替的。本片的政治性還表現在時時刻刻把蘇聯當對手上,從建隊一開始就把蘇聯當作對手來研究,而那屆奧運會美國和蘇聯的對壘在半決賽,電影卻徹底放棄了對決賽的演繹,僅用一句畫外音交代了結果,或許那場比賽更精彩,但對手卻是資本主義陣營的自己人,對政治社會的貢獻必然比不過美蘇爭霸的刺激。
   
  正趕上《奔騰年代》被奧斯卡提名,這種政治掛帥,弘揚逆境中崛起的美國精神的題材再次找到了一個被關注的理由。本片甚至可以說是《奔騰年代》的孿生兄弟,或者根本就是模仿秀,都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歷史時期,穿插了許多歷史的片段,極力渲染了困境中沉淪或者艱難生存的人民。然後這些艱難的人民都似乎不加考慮地把運動當作渲泄的出口,要用強悍而公平的運動精神來激勵自己,但到了電影結束,卻都沒能說清楚這種運動的激勵究竟對美國人民的士氣產生了如何長久點的影響。聯想到我們的老女排,她們五連冠曾經在那個時代摘掉了中國「東亞病夫」的帽子,也同時樹立了「女人能頂半邊天」的新時代女權主義理想,而咱國家那個時候,娛樂活動和政治關注點又很少,女排確實成為最受關注的一群英雄。等到女足橫空出世,她們即使獲得了同老女排不相上下的輝煌,得到的關注也無法和那個時代相比了,畢竟時代在改變。同樣的,放到本片的理解上來,如果說《奔騰年代》的人民確實沒什麼別的可以關注,把力氣全花到賽馬上,那麼到了本片展示的那個時代,似乎人民有更多的事情去忙乎,光抗議蘇聯就夠他們忙的,更不必說年輕人玩叛逆了。這就導致了本片政治背景的過度強調,敘事手法的程式化,看到一段就能預知下一段的情節起伏,似乎那個時代這場比賽真的成了全美國的焦點,迪斯尼公司直奔主題的主旋律情結不免露出了違背歷史本色、而過於煽情和拔高的馬腳,令本片難以達到運動史詩所要求的說服力和複雜性。
  
  對於這個套路簡單,而攝影和表演一流的作品,美國的媒體自然是少不了褒揚和揶揄共存,但總體還是呈現了肯定的態度。《丹福郵報》評價本片「精神力量高昂且氣勢驕人」,《芝加哥講壇報》說它是「搖旗吶喊時代有效的懷舊」, 《達拉斯早間新聞》說「顯然的,電影的結果不會有任何懸念,但本片努力做到了用大量運動電影的俗套把觀眾的興趣牢牢抓住的效果,把關注點放在人物塑造和細節上」。但一向喜歡看到創新的《紐約時報》就沒那樣客氣了,米切爾說:「這個美國冬奧會冰球比賽的灰姑娘版本電影做的是回收利用老一套的編故事方式的勾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