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

绿里奇迹/绿色奇迹/绿色英里

8.6 / 1,409,100人    189分鐘

導演: 法蘭克戴瑞邦
編劇: 史蒂芬金 法蘭克戴瑞邦
演員: 湯姆漢克斯 大衛摩斯 寶妮杭特 麥可克拉克鄧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loomees

2009-07-05 23:50:18

我們都曾輕輕地把門反鎖


也許這篇文字與電影本身沒有太大關係,但我卻想寫出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隱私或者是不能見光的秘密,比如,如果和朋友合租,看黃片時,我們會把房門輕輕地反鎖,這是為了避免被抓到的尷尬,但事情本身一點邪惡都沒有,雖然這件事情會讓「社會上」的正常人覺得有些羞愧。事件的發展會有兩個結局,一種是,你看完片,打開門,室友根本不知道曾經發生什麼,一切如往常一樣,一點痕跡也沒有;另一種則是室友突然來敲門,你驚慌失措,關了電影,並打開房門,尷尬的解釋一下,如果室友是個敏感的人,還會多想,你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真實只有一個,但是謊言卻給人們帶來各種各樣的情緒,甚至有些已經偏離真相太遠。

看完電影后我想了又想,他那欲露還羞的想要揭示的人性主題到底是什麼。是想站在生命有限的角度去憐憫人性的缺失,還是想讚譽科菲,因為他有一顆人類本該有的最原始的向善的心,而至於超能力的噱頭,當然不是重點。電影用了很多極端的表現素材和手法,死刑、超能力、殺戮兩個小女孩、戴爾那令人虛脫的死、佩西的人性扭曲……各種太極端的東西集合起來,能接受的人還是會感動,不喜歡的人,就會找不到共鳴,影片真正讓我感動的地方很少,因為我沒有順著影片的思路來。

科菲睜大著含滿淚水的眼睛對保羅說:「他利用她們對彼此的愛殺死了她們。」我突然就有點被雷到。我不否認這個切入點很好,但這也是該部電影表達方式上最致命的幾個欠妥之處之一。其實兩個小女孩那時最多的是極度的恐懼,她們當然愛彼此,悲劇在那一刻就是殺人犯人性極度黑暗的放大點,而導演卻故意要放大她們彼此的愛,以博得一種讓觀眾產生邪惡扼殺善心的無比憐憫同情的影片效果。這個手法在影片中最明顯的有三處地方,另外兩處分別在戴爾和科菲行刑時,這三處也算是影片的高潮。佩西的報復讓戴爾的死折磨了現場的每一個人和看片的我們,這是為了讓人們知道扭曲的人性是多麼的可怕和多麼的可恨,真正應遭電刑的是佩西,而戴爾曾經犯下的滔天大罪如果導演稍加修飾,估計也會讓有人性的人詛咒指責,恨不得將其電死幾次,只是當人們只看到某一面時,往往會就事論事起來。影片最後科菲行刑時,所有怒氣衝天,誓要將他千刀萬剮的受害者親屬的絕不原諒和痛苦不堪的獄卒們知道真相卻始終無能為力,導演又一次把邪惡無限放大,並把善良闡述得好像最後那尚存的一息也被扼殺了。

我之所以留下前面那段話,是因為科菲所做的如果沒有被人們發現,那麼可能他還在靜悄悄的做著天使下凡的行善之事,也不會出現最後那麼多讓人們自己也覺得尷尬的一幕。人們在被自己的某種意識左右時就會表現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偏執與極端。也許,就像很多人看我這篇文字的感覺一樣,我可能就受了我的某些認知的影響,產生了這麼多和很多人不一樣並不能被接受的想法。

忽略真相本身,我們再來討論對錯,也許我們也會變得很可怕,就像最後的那些憤怒無比的親屬,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所有的情緒都來自一個錯誤的真相。到底是相由心生還是心由相生。在公車廣播裡,我聽到巴菲特持有總計價值幾百億的股票,錢是很多人一生去追逐的東西,它可以讓我們買到別墅、汽車、漂亮的衣服,也可以滿足我們更多精神上的需求,例如環球旅行這樣的必須建立在金錢物質基礎上的精神享受。但是,這些巴菲特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了,那麼他會投身於更多的公益事業,或者是努力做許多人類事業里更前端的事情。而普通的人們則只能無休止地掙取極其有限的金錢,來滿足自己物質需求。我們再去深究這些物質本身能給我們帶來的具體意義是什麼時,彷彿又會恍然大悟。大的房子住起來舒適,舒服,睡在天橋底下簡直就不是人過的日子,但是有人卻就是這樣過著。我們將這些意義歸結到生命的高度,那麼他們是等同的,因為通俗一點,他們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一切又歸零了。是否人一輩子真正要追求的應該是一種生命的體驗?這樣的體驗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大限,都有GREEN MILE的一天,我們的確應當滿足自己的所有慾望來做事情,但是這些慾望一定要出於你人生意義裡的本真,也就是心理學的里真我。也許就是到你知道了,大房子就是大房子,睡馬路就是睡馬路,這些你都能坦然接受的時候。

影片其實一直想站在人生的角度去引導人們理解生命的意義,人們因為各種慾望想要達到各種目的,有些極端的人,被偏離的慾望左右了,人性就扭曲了,因而他們做了讓他們生命蒙羞的事情,對不起上帝賜予的那個「幾十年或者更長點的大限」。這個在影片最後,保羅的話裡還是能夠得知的。

而我則在想,我是否以後還有必要將門輕輕反鎖?是不是自己已經有足夠的理解力去不屑面對被抓包的尷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