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恐怖的報酬--The Wages of Fear

恐惧的代价/九死一生/恐怖的报酬

8.1 / 46,013人    131分鐘

導演: 亨利喬治克魯佐
編劇: Georges Arnaud 亨利喬治克魯佐 Jerome Geronimi
演員: 尤蒙頓 Charles Vanel Folco Lull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rnest™

2009-07-08 02:18:52

惡性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好電影給人的,不該是結論,而是疑問和思考。就如庫布里克曾經所言:「電影不負責解決問題,而只是提出問題。」
    當電影到了最後的一分鐘,看著馬里奧輕鬆興奮地穿過曾經步履維艱的石油塘,我們的心裡一定也和他一樣地快樂和激動。而當酒吧裡的舞步越來越眩暈,當馬里奧把方向盤的幅度轉得越來越大,我們都揪緊了心,絕不希望經過了如此多的磨難,他還要難逃生命的厄運。
    然而卡車還是順著懸崖轟隆隆地墜下了。這一墜,一下子把我墜懵了。我愣在那裡,滿臉的不解和疑惑,為什麼導演這麼狠心,必需要讓馬里奧死去呢?大團圓的結局不是很好嗎?
    然而等我靜下心來,想想清楚,才能夠明白,這一墜,才是這部電影能夠成為經典之所在。
    有人也許要反駁,認為導演是在刻意地製造「非大團圓」的結局,以此讓自己的電影擺脫「俗片」之列。然而我想,導演如此設置,應該是不止經過這簡單的一層思考。以下簡單地談一些我的看法,電影從來就是一千個人有一千種解讀的藝術形式,而所謂影評,多也是根據個人經驗和思維對導演思想的猜測,是有接近與否罷了,大成者也只能是沿著一條漸近線向電影靠近,但電影本身並不明確,每一個畫面都可以有多種解讀,故以下所言,如有異議,還望理解。
    在我看來,解讀這部電影,可以從一些點來切入。
    首先,來看這部電影的人物組成:主要角色共有五個,無業混混馬里奧、落魄老商人若、有潔癖的班巴、胖子呂吉、沒文化但美麗的琳達。
    這些人中,絕對主角只有一個,就是最後墜下山谷的馬里奧,他的戲份從電影一開始直到最後一個鏡頭。而另外幾個人的設置,除班巴之外,幾乎都是圍繞著他的。
    接下來要談到的,就是導演很明顯地展示在那裡,卻有些容易被忽視的一些關於馬里奧的事實了。這些都是通過馬里奧與和他相關的三人之間的故事表現出來的,我簡而言之。
    首先琳達,她代表愛情。馬里奧喜歡琳達,琳達更是真誠地愛著馬里奧。但對於他而言,似乎琳達並不是一件必需品。他能夠容忍酒吧老闆和琳達同床,而在一些公共場合,更是不給琳達留任何女人應該有的顏面,當琳達特意為了約會做了一條漂亮的裙子去找他,他竟為了和若去剪個頭髮而放棄一個月才有一次的難得約會。當琳達爬上裝滿硝酸甘油的卡車,懇求他留下,他更是決絕地打開車門,讓琳達摔到地上。似乎馬里奧不太把琳達當做一回事,竟幾次為了若而拋棄了她。
    其次是呂吉,這是他的工友和室友,代表著友情。不必再多說,導演表現得很清晰,當若出現,馬里奧毅然決然地為了一個還算陌生的人放棄了和呂吉之間珍貴的友誼,而帶著廢棄的車票和若離開。
    第三、就轉到若了。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伴隨馬里奧到最後的唯一一人。我們來分析一下,是什麼驅使馬里奧為了他而放棄愛情和友情呢?其實很明顯。當若穿著一身名貴的西裝、手握著拂塵以一個富商的形象出現時,馬里奧立刻就盯上了他,圍著他轉來轉去,心裡惦記著什麼。
    而當得知若與自己同鄉,他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迅速和他套起近乎。馬里奧圖什麼呢?後來我們知道,他是希望能從這位富有的同鄉那裡搞到離開這個地方的錢。也因此,他在若出現後,就輕而易舉地放棄和琳達的愛情、和呂吉的友情。他是為了錢。
    而這裡還有一個細節我們可以注意。若剛抵達的時候,希望馬里奧能為他付1美元的車費,但被馬里奧推脫給了酒吧老闆。而後當馬里奧離開酒吧的時候,似乎是很意外地從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了1美元,並說自己一開始沒看見。我們可以很簡單的想到,對於馬里奧這個窮鬼而言,會不知道自己身上的1美元嗎?這一點,已經看出了馬里奧的自私和心機。
    之後,馬里奧得知若並沒有錢,但畢竟他和油田老闆有故交,還有可以利用的地方。而換個說法講,即使沒有可以利用之處,畢竟馬里奧已經和呂吉鬧翻,離開若的話,他也只能會是一個人,不如就先和若在一起,進一步再看。
    這個時候,油田事故發生了,他們離開這個地方的機會也來了。經過競聘,四個人得到了這個艱巨而又有高額獎勵的任務。
    當四人上路,事情也逐步發生了變化。
    這個過程中,若的地位越來越低,因為相比馬里奧,他顯得懦弱膽怯。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是不能允許有恐懼與懦弱存在的。
    馬里奧是勇敢的,但他的勇敢不計代價。
    在那個拐彎處,他幾乎把若擠下了懸崖;在若想離開的時候,他狠狠地打了他,給了這個老人一個耳光,告訴他他還有利用價值;而在後來的石油塘,他更是為了能夠把車開過去,而不顧困在樹枝下的若,輾過了他的腿,若的利用價值終於是在這裡體現出來了。
    最終,馬里奧完成了任務,但過程卻是殘忍的。老人若死在了終點。
    然而我想,我上邊所提到的這些馬里奧的自私、心機和對友情、愛情、對老人的尊敬的不顧等,似乎在電影裡表現得都不太明顯。因為我們能看到馬里奧的痛苦、能看到他的煎熬。而導演又沒有把他塑造成那種大是大非的角色,我們會同情他,我們覺得他還是有良心的。
    那麼導演想說什麼呢?
    我很遺憾,到現在都不能對《恐懼的代價》這一題目有一個明確的、站得住腳的解讀。
    我想,導演應該想要表現人的惡的一面,但重點也不完全在於此。也許他想要控訴的,是這個殘酷的社會現實。
    石油公司所提出的任務,其實是一個無法選擇的選擇。選擇接受,會在路上被炸死;選擇不接受,則只能在這個地方等待餓死。所以為了渺茫但仍有可能的希望,人可以放棄其他身外的一切,只為了實現自己的圓滿。
    所以馬里奧所表現出來的惡,是被現實所逼迫出來的惡。當然,這也許是人本就具有的自私的體現。很像《狗鎮》里所揭示的惡。
    而馬里奧之死,至少是一個交代。也表達了一種抗議和無奈。像馬里奧這樣的市井小流,需要為他的惡而付出代價。而在他死的時候,手裡還握著那張廢棄的車票。這說明,他只是簡單地想要離開這個地方,但最終這個願望還是沒有能夠實現。而在這背後的,則是石油公司和資本家的無情剝削。
    
    我十分欣賞這部電影,劇情不說,尤其是攝影。而覺得唯一一點,是前半段儘管重要,但稍顯枯燥和冗長。但思考過後,還是願意打上五分,以表達對這部電影的崇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