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变形金刚狂派再起(港)

6 / 429,337人    150分鐘

導演: 麥可貝
編劇: 艾倫克勞格 艾力克斯寇茲曼康特
演員: 梅根福克斯 西亞李畢福 喬許杜哈明 雷恩威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摩西不夜奔

2009-07-09 03:03:38

《變形金剛2》:快讓我在這續集裡撒撒野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瘋狂的石頭》里,黃渤演的黑皮端著望遠鏡觀察對面的動靜,看到對面路上一個汽車裡男的跟女的調情,就來了一句:「費那勁兒幹啥,你直接上不就得了?!」

看了《變形金剛2》,我總是想像當初麥可·貝和史匹柏在籌拍《變形金剛》之初,當史匹柏老師說小貝,咱先得把故事講好,然後再搞狂轟濫炸,貝先生就像黑皮一樣不耐煩了,說:費那事兒幹啥,直接上不就得了?當然這是我的推測,但看到續集裡面麥可貝急不可耐地如此撒歡,越發堅信了我的推測。

麥可·貝在第一部籌拍的過程中就一再聲明白己「不是變形金剛粉絲」,而且當他顛覆原版動畫中的金剛造型,推出那些汽車引擎、減震甚至螺絲帽都裸露在外的複雜的鐵疙瘩造型的時候,有《變形金剛》迷就在網上揚言要殺了他;但後來結果很讓麥可·貝得意——不要跟我講什麼情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我把真人版變形金剛拍出來的時候,你們不照樣瘋狂麼,你不是不喜歡麼不是要抵制麼不是要殺了我麼,到最後還得由我這沒情懷的人圓你的夢。

但在第一部里,貝先生還是小心翼翼的,有史匹柏的監督,有眾狂熱粉絲粉絲的忽視眈眈,何況當時工業光魔的特效製作能否滿足挑剔的影迷,對於拍《變形金剛》如同自己的一次科技革命的貝導來說,自己心裡並沒有底。當年他看了《鐵達尼號》估計很不把詹梅斯·卡梅隆當回事兒,不就是沉個船並且在沉船之前搞一對俊男美女來次電麼,這我也會,而且保證比你牛B,這就有了《珍珠港》的誕生。

所以要說第一部是特效不夠、劇情來湊可能有點誇張,貝導或許耐著性子把所有鋪墊做好也就為了最後來一場機器人大戰,但就是這個做鋪墊的過程雖然在其他電影裡顯得很俗套,但對於變形金剛已經足夠了,因為幾個活人裝模作樣地看到汽車咔嚓咔嚓變成機器人實在是太刺激了,別說貝導耐不住性子,所有的金剛迷都耐不住性子,變,變,變。

其實看《變2》的過程我還是很開心的,有一個個大機器人咔嚓嚓變形,有一段段美式幽默哈哈哈逗樂,能看出貝導在執導和製作的過程中充滿了得意,感到他在操控這個商業大片時的如魚得水。

導演的自信從開篇就能看出來,人類的遠古時代7個變形金剛領袖就在地球上開始咔嚓嚓大戰了,當時他們還沒有一些機械體作參考所以樣子都像骷髏一樣瘦骨嶙峋而古怪,麥可·貝用這個過場戲是在建立他電影中的結構體系,建立變形金剛與人的關係,如果說第一部是在探索的話,現在的第二部爆發了他的信心飽滿,換句話說,他已經準備把變形金剛拍成一個隔兩年就能牛B一回的系列。當然從這一部中我比較懷疑這種可能性。

之後的劇情的進展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或者像劇中的山姆被能量殘塊燒壞了腦子一樣,十分躁進,貝導太知道如何取悅讀者,他上一部還在耐著性子揣摩觀眾心理,揣摩之後就感覺也就那麼回事兒嘛。其實我很喜歡能量殘塊讓廚房一下子充滿了小機器人那場戲,還有大黃蜂出場為主人山姆消災的過癮場面,因為這裡面有人類和變形金剛的關係,當未知的事物突然進入我們的生活,將是什麼樣子,是大家都樂於知道的。而把本來漫畫中的這種戲劇感還原到真人版中,還是要有故事。而按照美國大片的邏輯,不管外星人還是變異物種入侵人類的生活,美國人就充當救世主的角色,而當後來那個巨無霸的合體金剛在爬上金字塔被遙遠的美國航空母艦上一顆莫名的電磁炮砰一傢伙給打下來的時候,貝導其實是在告訴我們,變形金剛並不可怕,變再大的個兒有啥可牛B的,何況用幾句正義啊自由啊之類的陳詞濫調大廢話,還能糊弄擎天柱大黃蜂胳膊肘兒往外拐吊炮往裡揍,很簡單,貝導說。

但麥可·貝覺得講述人和金剛關係這事兒也很簡單,開頭就說明了嘛,遠古時代就有關係,讓我看來這種說法扯淡大於有趣。扯了一個遠古的彌天大謊然後就開始了貝導的拿手好戲,飛機大炮打架爆炸,戰爭場面很密集,變形金剛也很密集,以致於除了擎天柱和大黃蜂,還有兩個絮絮叨叨的小汽車,其他的金剛都面目不清,即便是擎天柱和大黃蜂,也沒有上一部生動,大黃蜂的開場很出色,但後來就泯然眾人矣,擎天柱忽然被天火賦予了領導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加上為救山姆犧牲過一次,還能讓人記住,其他的,據說有41還是46個金剛出場,但像原版動畫中鐵皮、救護車這樣的經典角色都淪為背景。

其實貝導知道從量化的角度如何討巧,本質上他拍什麼片子都為了最終的火爆對決。所以面目不清的變形金剛只能說是貝導的風格,因為他就要讓你看到他能做出來多麼火爆的效果,至於真的是誰打為什麼打,他敷衍一下就行了,最後的沙漠裡那場戲是最沒有層次感的,也沒有節奏,從開始就霸王硬上弓直接上了,強扭的瓜雖然不甜但是解渴啊,火爆的場面雖然沒來由但是很過癮啊。

我剛說講這個變形金剛和人類的故事,就是要讓整個片子有代入感,體會到片中的人類與外星生命的關係處理問題,我不是要貝導多麼有人文追求,而是這樣才能保持這種新鮮感,和審美時的距離感,當然這一點做的最好的就是《黑暗騎士》了,雖然裡面沒有外星生命,但對生存環境的危機感卻能喚起很多共鳴。

而貝導在打砸搶燒的過程中唯一用來調整節奏的,就是那些一段段的美國式幽默,尤其是山姆那個吃錯了藥一樣的老媽,生怕觀眾耳根有半秒鐘的停歇,惡俗段子+狂轟濫炸就組成了貝的又一個產品,你不能說它難看,但亂糟糟地看了一通之後,什麼也沒留下。

貝導是嚴重信仰「有技術,沒約束」這句中國的廣告詞的,有了特效,他就無所畏懼。當很多人覺得特效就是個紙老虎,講好故事才能虎虎生風的時候,他不屑一顧;五角大樓把這次跟好萊塢的合作當做了軍演,而且貝導的結論就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變形金剛怎麼著,照樣打不過我們人類。有了上一部的成功,這一部他就迫不及待地說:快讓我在這續集裡撒點野,因為我的感覺就是沒有感覺——只有狂轟濫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