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雞同鴨講--Chicken and Duck Talk

鸡同鸭讲/ChickenandDuckTalk

7.4 / 550人    Sweden:95分鐘 | Hong Kong:95分鐘

導演: 高志森
編劇: 許冠文 高志森 馬偉豪 阮世生
演員: 許冠文 許冠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魯凝

2009-07-12 09:19:53

雞同鴨講-觀念之對話


      「雞同鴨講」字面意思為雞和鴨講話,語言不通,形容兩個人操非共同語言,無法溝通,也有對牛彈琴的意思。在粵語地區,還有一則俗語叫做「雞同鴨講,眼碌碌。」

      而在涼麵笑匠許冠文主演的電影《雞同鴨講》中,方言「雞同鴨講」則不單單是講人和人語言上的障礙,我覺得還反映了觀念之間的對話與激烈碰撞

            《雞同鴨講》主要講了老許這個市井小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觀念上的「溝通障礙」,其中既有他守財摳門和岳母看重享受之間的金錢觀念障礙,也有他苛刻吝嗇和員工需要自由公正待遇間的人情觀念障礙,當然「雞鴨」障礙在東西方文化觀念上的表現更為激烈

      電影的最開始,通過一對兒男女入店用餐的橋段將許記燒鴨店髒亂差的就餐環境很直白的表現給觀眾,隨後隨著電影的發展,觀眾進一步的了解到了老許思想的腐朽和對鴨店員工的刻薄,這些都為之後他鴨店生意一落千丈埋下了隱患,當對街出現了西式快餐店丹尼炸雞之後,許記長久以來積累的問題在一起爆發,於是老許也不得不求變,但是這種求變只能算得上是改良,老許守舊的那一套也無時無刻不表現在其改良的每一個環節中,因心態上始終保守,其求變也只是換湯不換藥,治標不治本,表面功夫顯得徒勞無功......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原有的社會事物必然會遭遇新的社會事物,當新的社會事物來自於不同的文化、民族或者意識形態,必然會帶來觀念的衝突。獨特的歷史決定了這種「雞同鴨講」的衝突在香港格外明顯,在香港這個既中又西,或者說不中不西的地方,最終的勝利者究竟是中呢?還是西呢?,《雞同鴨講》給出了自己的觀點,衝突之後的合理融合才是能否成功的關鍵。引申到觀念來說,並不是固有的觀念完全剔除,也不是新生的觀念全盤接受,而是要兩者結合,各取所長,各避所短

      現代餐飲的經營環境與理念已經與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餐飲注重的是食品本身,而現在的餐飲注重的是企業文化,如果在以前,餐飲業要靠「手藝」來吃飯的話,現在的餐飲業則應該由「文化」來做東,其注重的是一種依託現代企業制度所構建起來的「企業與食客的交流文化,在我們這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如果能把現代的營銷觀念同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的結合,融會貫通起來,餐飲業的潛力大到難以估量。而在其他有觀念衝突的領域,我想這種衝突後融合的辦法也同樣適用···
      這部《雞同鴨講》也是表現小人物的市民電影,但是與許冠文七、八十年代的作品還是略微不同,《雞同鴨講》的故事更為簡單易懂,全片可以說是許冠文的獨角秀,敘事也基本採取了單線的鋪陳敘事,許式固有的社會批判意味在此變淡,反倒是融入了更多更為直白的人情味,用了不少筆墨放在對家庭、朋友間「情」的描寫上

      整個社會環境和電影市場的變化是導致許冠文電影發生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冠文在香港喜劇電影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他的作品繼承了70年代以前香港喜劇片鬆散隨意的解構,另外他對底層,就是所謂草根階層的刻畫也深深影響了後輩,如周星馳,但是進入九十年代,許冠文對香港社會的深刻挖掘明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他曾經尖刻獨到的幽默表現已經是過時的產物,另外隨著他兩個弟弟,尤其是許冠傑的發展,許氏三兄弟的黃金組合也必然會走向分崩離析

      就像這部電影裡經常所提到的「適者生存」,香港電影在其最為輝煌的八、九十年代,市場選擇性強,市場競爭激烈,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而在這一時期,走過頂峰的許氏喜劇正在走下坡路,與此同時新生力量也在慢慢發展壯大,基於新時代的「無厘頭」更受新一代人青睞,許冠文蘊於嚴肅冷靜的幽默在周星馳天馬行空的無厘頭前逐漸顯出老態,於是許氏喜劇由市場的寵兒慢慢轉變為市場的消耗物

      很多人都會津津樂道《豪門夜宴》裡的那個頗有蘊意的橋段,分別作為兩個時代、兩種觀念代表的許冠文和周星馳坐在桌子的兩頭,因為一隻雞而產生了激烈的爭論,最後周星馳在言語上佔了上風,以巧舌如簧著名的許冠文不得不無奈的敗下陣來,當時新舊兩代喜劇之王的較量也算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兩個人的較量也是新舊兩種觀念的較量,而這部電影給出了一個答案,舊的觀念必然會敗於新的

      值得一提的是,高志森是《豪門夜宴》的導演之一,而他也是這部《雞同鴨講》的導演,正是因為拍閤家歡電影出名的他的加入,《雞同鴨講》才有了許多的人情味和積極因素,我想這也應該是許冠文對自己風格做出的一種改良,這種改良為他帶來了成功,《雞同鴨講》獲得了票房成功的同時,許冠文也收穫了美國電影協會國際喜劇最佳男主角獎。

      可是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雞同鴨講》是許冠文獲得無數精品中的一部,也可以說是最後的一部,在經歷了《富貴人間》和《創業玩家》的票房慘敗後,他終於選擇了退出影壇,雖然後來又復出,但是都是形式大於實際,他引領一個時代的喜劇表演最終還是沒有了用武之地

      感嘆歸感嘆,惋惜歸惋惜,但是我想許氏時代的終結,周氏時代的開始是市場和歷史的選擇,有其必然性,就像《雞同鴨講》裡面預示的那樣,只有博採眾家獨成一家才會是最後的贏家,可惜這個集大成的不能永遠是許冠文。不管結局如何,電影世界裡也許沒有成敗,電影也不是論一時興衰來論成敗的,而看得是價值和意義,許冠文以及許氏喜劇電影在香港電影史上有著絕對重要的地位,而他也將永遠是一個符號一般的人物,我想不論觀念再怎麼衝突,雞鴨再怎麼鬥嘴,這一點是不變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