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盧貝松之聖女貞德--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的故事/卢贝松之圣女贞德

6.4 / 69,935人    158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蜜拉喬娃維琪 達斯汀霍夫曼 費唐娜薇 約翰馬可維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rian

2009-07-14 02:19:49

穿著各種華麗外衣也掩飾不了的鬥爭本質


喜歡呂克貝松的電影,這一部除外,但不是他的原因。
向來厭倦戰爭片,特別是打上濃重倫理導向的戰爭片。無論是上個時代的紅色經典或者好萊塢影視特效武裝下的美國大片。剖去那些包裹著華麗理由,一切的本質不過是鬥爭,為了各自的存在而鬥爭。

我不信上帝,每個人的命運自有它存在的因緣。那些打著上帝旗號實現自己目的的人虛偽而齷齪。整部片子看了一半沒有太多對貞德的崇敬,倒覺得不過是個信仰深厚極度神經質的普通女人。

我不信奇蹟,僅憑幾聲吶喊就能打敗一百年來一直壓在頭上的敵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西方的戰鬥方式始終是這樣單一——吶喊、狂奔然後鮮血淋漓。放在中國,早死的沒影子了。

法國人有法國人的上帝,英國人同樣有英國人的上帝。姐姐被英國人殺然後QJ,誰能保證法國人就一定高貴善良無比聖潔?法國人有兄弟姐妹,英國人同樣有。 幾百年前的英法是仇敵,幾百年後還不是聯手對付德國。方式依舊,只是劍換成了大炮,鎧甲換成了坦克。

鬥爭鬥爭,不過如此,穿上再好看的衣服也還是鬥爭。原來的衣服破舊了,不再吸引人了,於是換一件。昨天是上帝,今天是自由民主,天曉得明天是什麼?

有一次學校放《太行山上》,這片子渲染的八路軍如何如何神勇,小鬼子如何如何被打的落花流水。觀眾熱血湧動,掌聲如潮,言辭熱烈。我卻看的沉沉入睡。佈置的讀後感,寫了三個問題:

日本人就沒有妻子兒女?
那些日本士兵就願意遠離家鄉來戰場上廝殺?
到底是誰的錯?

想起中國影迷問中泉英雄是否帶有贖罪心理時候說的一句話:「 我只是個演員,我覺得戰爭是愚蠢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