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鱘柯柯
2009-07-15 23:10:55
打動人心的,只有內心的情感
說實話,對電影名稱的記住來自它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正如我認識《千與千尋》一樣,可之後未看過關於《入殮師》的任何介紹。從宮崎峻開始喜歡上了久石讓的音樂,去九天聽久石讓的音樂看到他為《入殮師》創作的音樂專輯,聽了無數次,一如既往地喜歡久石讓大師的風格,還是沒有看電影的慾望。終於,昨晚加今天中午,看了,還流了淚——影片放到為澡堂老奶奶入殮到火化的情景時(從另一方面印證我寫此觀後的原因)。
《入殮師》我覺得是部小製作的影片,為什麼人家小製作的影片能獲奧斯卡,中國的無數導演少則幾十萬,多上千萬的電影卻連候選的門都進不了?看完影片誰都能明白。
演員的表演到位我不多說,這方面懂得不專業,雖然覺得女主角從頭至尾一直在笑,可大概也是為了角色塑造吧。男主角、社長、開澡堂的老奶奶、殯儀館老爺爺四個演員的表演確實到位,很真實,沒讓我感到是在演戲。
影片的故事說出來都會覺得沒什麼可拍,甚至覺得不太好拍,因為這個職業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當然看完這部影片,我想很多人會改變看法,甚至會有年輕人去做這個職業(會不?)。但導演不但拍了,還拍得如此有人情味,把入殮師這個職業拍得受人尊敬,拍得富有人生哲理(死是哲學的終極命題)。親情、愛情牽動著我的淚腺,生死離別、單親家庭引發著我的思考。片中的親情包括了父母與子女、兄弟、開澡堂與泡澡堂的人,生死離別就多了,片中特寫了四個,在主題曲中一曲帶過無數個,單親家庭有男主角和NH的女職員。把眾多的宏大主題放在一部影片裡,導演連接得很自然,可見功力不一般。
影片裡還是很俗套地拍了日本典型的雪山、櫻花,並且創造了石頭物語這個可能同樣帶來商業旅遊價值的賣點,此外還有拍攝地的水鳥和風景,都能促進當地旅遊業的蓬勃發展。都無可非議。此外日本人的禮儀(影片日語名就是「禮儀師」)——不僅指喪葬禮儀指所有——也由此全球皆知,而作為禮儀之邦的中國似乎相形見絀。
影片的音樂我就不發表感想了,開場白就說一直喜歡久石讓大師的音樂嘛。在畫面和音樂的共同作用下我沒能忍住眼眶裡的淚水,這是對影片從導演到演員到作曲的最高褒揚了吧,呵呵。
影片用了倒敘和插敘,片末用了死(父親)與生(懷著的孩子)的銜接,使主題得到最大化擴展。當然導演最厲害的是放字幕時也不讓人離席,讓我把入殮全過程又重溫一遍,手段高明啊。
最後一句話總結:打動人心的,只有內心的情感。
附:把電影中一些覺得不錯的話記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1自己以前堅定的夢想,可能根本不是夢想。
2-終歸是一死,不那麼辛苦,可以吧?-是自然定理吧,它們天生就是這樣。
3人的命運真有趣,不知在何時何地會發生什麼。
4夫妻總有一天會因為死去而分別,留下來的人是很痛苦的。
5好吃得讓人為難。
6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