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張小北

2009-07-15 23:34:55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平庸沉悶的視覺奇觀片


作為一個看過6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觀眾,我覺得《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以下簡稱為「哈6」)是我看過的最沉悶和最無聊的一部「哈利波特」電影。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裡,導演把青春成長、校園喜劇、推理懸疑、奇幻、動作等諸多類型中最糟糕的部份準確地挑選了出來,然後用這些東西堆砌出了這部沉悶的視覺奇觀電影。如果不是偶爾出現的那些視覺奇觀場面,對於並非原著小說粉絲的觀眾來說,這兩個半小時將會如同史詩般漫長。而對於原著小說的那些鐵桿粉絲來說,他們恐怕更會出離憤怒──因為原著中最精彩的部份在電影中基本都是匆匆略過,而剩下的東西恐怕除了導演外沒人能明白有什麼意義。

把中文版有484頁長的一本小說塞進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裡,必然要做大幅度的刪改。但是哈6這部電影最後採用了一種最保險也是最平庸的改編策略──那就是只做純粹的減法。這種改編策略可能會讓J·K·羅琳感到滿意,但是對於大部份電影觀眾來說,這種可怕的改編方法直接影響到了他們的觀影樂趣。

如果你不是哈利波特系列的書迷,那麼你很有可能看不明白這兩個半小時到底在講什麼故事;如果你是書迷,那麼你很有可能會被徹底激怒──因為無論導演怎麼減,都會有人不滿意。哈6原著小說作為最後大結局前的一部承前啟後之作,雖然在劇情上有著先天缺陷,諸多故事線索和人物變化都是在為大結局在做鋪墊,很難深入鋪陳,但是哈6這部電影更是放大了這一缺陷,以致於在150分鐘的故事裡,各個事件之間都是彼此孤立地發展,最後都沒有辦法提煉出一個明顯的主題。

本片全名叫做《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但是整部影片只在開頭和結尾匆忙提到了「混血王子」這個概念,然後就一直在東拉西扯,少年伏地魔的霍格沃茨往事,馬爾福的臥底生涯,魔法三人組的校園時光,鄧不利多的降魔之旅,諸多故事線索支離破碎地攪和在一起,等觀眾徹底暈菜後,斯內普教授才在結尾時得意地爆出他就是混血王子這個驚天秘密。堅持到結尾的觀眾要嘛已經麻木,要嘛已經糊塗,誰會在乎斯內普教授這個面部神經麻痹症患者到底是誰呢?刻薄地說,斯內普教授完全就是為了交作業才在結尾時蹦出來糊弄一下觀眾,提醒大家一下這部電影叫「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混亂平庸的故事讓哈6徹底淪為了一部依靠電腦特效場景來撐場面和時間的視覺奇觀電影,沒有這些視覺奇觀的支持,哈6就是一部蹩腳的校園青春推理懸疑劇。但哈6作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第六部,它又無法在視覺奇觀場面上給觀眾新鮮的刺激,無論是巫師在麻瓜世界的爭鬥,還是魁地奇球比賽,沒有什麼是觀眾之前從沒見過的,因此在新鮮感上無疑會大打折扣。對於一部電影來說,視覺奇觀只能是調味的佐料,如果食材本身出了問題,靠猛放芥末或辣椒是無法挽救一道菜的。



[閒扯兩句]

就原著改編電影來說,其實哈6有很好的機會能夠成為一部真正黑暗的電影。不知道是片方的意圖還是編劇的侷限,哈6並沒有真正觸及核心的故事價值──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之間的關係。

哈6的中文譯名叫「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其實按照原書的故事,我以為「半血王子」可能更符合原書的意圖。作為一個一半巫師一半麻瓜血統的天生英雄,哈利波特生來最大的敵人就是伏地魔(而他也是一半巫師一半麻瓜血統)。這種黑暗和光明之間的爭鬥,發展到第六部的時候,無疑已經足夠黑暗了。但是在原著諸多的故事線索中,我認為最有價值的還是「誰是半血王子」這個懸疑發展出來的故事線索。

圍繞這條線索,哈利波特需要思考自己的未來,需要發現伏地魔的過去,需要探索霍格沃茨的現在,光明和黑暗之間的爭奪將會開始腐蝕他的內心,生而俱來的仇恨,以及迫在眉睫的危機,需要哈利波特發現和掌握自己的力量──毫無疑問,投向黑暗能夠更快地掌握更大的力量。這就讓哈利波特這個剛剛進入青春期的男主角開始涉及到了一個很終極的問題──我是誰?

有了這樣的大前提,哈6應該是有機會成為一部類似《黑暗騎士》那樣氣質的電影。哈利波特發現了半血王子的線索,通過探尋半血王子的秘密,得知了伏地魔的霍格沃茨往事,以及伏地魔如何走上終極黑暗道路的秘密。這個過程,讓哈利波特開始意識到,自己也有機會成為像伏地魔這樣的人物,現在只看他自己的選擇了。

而真正的半血王子斯內普教授,以及鄧不利多教授則是幫助哈利波特做出正確選擇的導師人物,通過他們的犧牲和自我犧牲,讓哈利波特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最後的自我毀滅道路(看過大結局的人應該知道,哈利波特最後能活下來完全是J·K·羅琳對讀者的妥協)。哈6作為黑暗大結局之前的一部關鍵性鋪陳之作,它的黑暗氣質應該是全系列中最濃厚的,只可惜哈6這部電影實在太溫吞水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