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螢火蟲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 [Animation]

萤火虫之墓/再见萤火虫(港)/萤火挽歌

8.5 / 326,226人    89分鐘

導演: 高畑勳
編劇: 高畑勳
演員: 辰巳努 白石綾乃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ays

2009-07-16 06:01:10

原來火燒東京是這個樣子的


第一次看這片,覺得,一個字,慘,兩個字,悲慘,三個字,太慘了。據我大學時的班主任說,把他看哭了,那可是個很爺們的人。

電影裡有飛機投燃燒彈的鏡頭,這裡補充一下背景:

1945年1月底,美國陸航總司令阿諾德將軍委任柯蒂斯·李梅少將接任負責對日戰略轟炸的第20航空軍司令部指揮官。年僅38歲的李梅是當時美國陸航最年輕的將軍,他曾在歐洲戰場指揮B-17轟炸機部隊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李梅仔細比較了日本與德國在工業生產模式上的區別,發現日本不像德國依賴大規模集中的工業中心進行統一生產,而是先由分散在居民區的小作坊生產零部件,再送進大工廠進行組裝。因此,對德國工業中心致命的白天集中精確轟炸方式,在對付日本星羅棋布的小作坊時卻難以奏效。此外,他還發現了日本城市特有的弱點,比如:夜間防空能力差;住房密集且多為木板結構,極易起火;消防能力差。
    
    1945年2月底,美國海軍陸戰隊攻佔了硫黃島,為B-29贏得了轟炸日本本土的中轉機場。獲此喜訊後,李梅決定事不宜遲,必須儘快開始對日本本土行之有效的轟炸。鑒於日軍夜間防空力量很弱,李梅決定對轟炸戰術進行徹底改革:他命令B-29卸下除尾炮以外的所有武器,全部攜帶燃燒彈,這樣B-29拆除武器所節省的重量,加上不必採取高空密集編隊飛行所節省的燃料重量,可以使每架B-29載彈量從晝間精確轟炸時的平均3噸,增加65%達到7噸以上。
    
    對於這些改革,上至阿諾德將軍,下至每個B-29機組成員都大吃一驚。它無異於用所有B-29轟炸機和機組成員的生命進行冒險。但李梅本人卻十分自信,在戰前動員時,他大聲疾呼:「我們要燒掉那些木板做的日本城市!讓我們放一個日本人從未聽過的大鞭炮!」這些言語讓所有機組成員都深受鼓舞,轉入緊張的備戰工作。
    
    首次採用燃燒彈轟炸東京的出發時間定在了3月9日。
    
    熱浪讓B-29的機腹都變成了黑色
    
    3月9日白天,東京街頭一片繁榮景像,第二天3月10日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人節」。在戰時這是一個重要節日,由於大部份人家中均有親屬三軍,東京市民相互問候,希望遠在前線的親人平安。然而,他們不曾料到自己卻將大難臨頭。
    
    3月9日傍晚5點34分,托馬斯·鮑爾准將率領334架B-29「超級空中堡壘」從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和提尼安島機場起飛,撲向日本東京。東京時間3月10日零時15分,B-29機群最前面的2架導航機飛入寂靜的東京市區上空,在距地面不足500米空中呈十字交叉地投下了兩串凝固汽油彈,瞬即燃起了兩條火龍,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十字,為高空中的B-29主機群標明了轟炸座標。緊接著,300多架B-29依次魚貫而下,向東京狂瀉了2000多噸燃燒彈。期間,還有數十架經過改裝的B-29直接撒下了數十噸汽油,原本零散的火焰迅速聚集成一股烈焰風暴。
    
    一時間,風借火勢,火助風勢,烈火席捲了整個東京,一切全都被點燃了。地面溫度幾乎在瞬間接近1000攝氏度,樹木、房屋以及人體全都發生自燃,連金屬都被熔化了。地面上,大火像洪水般蔓延開來,四處逃竄的人群來回狂奔。但火焰很快就將他們舔倒,並迅速化為燃燒的焦炭。一些為了求生的人跳進池塘和河流中,但池水和河水在高溫下也已沸騰,將他們活活煮死。劇烈燃燒產生的熱浪甚至使天空中B-29轟炸機也上下顛簸,機組成員事後才發現原本銀色的機腹都被熏成了黑色。

    待到天亮後,倖存者們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大部份建築物蕩然無存,街道已無法辨識,只剩下東倒西歪的水泥柱和鋼筋混凝土的殘垣斷壁。一位倖存者回憶道:「我家附近所有的房屋都變得像融化的糖塊一樣。河水幾乎都蒸發掉了,無數燒焦的屍體遍佈乾涸的河床。士兵和警察們正在堆放著死屍,屍體呈各種姿勢蜷縮著。空氣中瀰漫著燒焦的臭味。天啊!那一刻我懷疑自己是否還在人間。」


如此說來,不慘就怪了。

但是問題是,我另一哥們看完這片,丟下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我不全同意他的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