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Departures

入殓师/礼仪师之奏鸣曲(港)/礼仪师(台)

8 / 55,616人    130分鐘

導演: 瀧田洋二郎
演員: 本木雅弘 廣末涼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onder

2009-07-17 04:52:51

逝如秋葉之靜美


   日本是一個獨特的民族,有著獨特的死亡文化;
   日本的死亡率長期居高不下,據說前些年曾上市的一本「自殺指南」取得了很好的銷量。
   日本人對於死亡甚至有儀式般的圖騰崇拜,你看我們常規的自殺方式,服藥,跳樓,槍口對著太陽穴…..這些方式有個共同特點,指向死亡但不是正視死亡,也就是說,當事人不會直面死亡的殘酷或血腥。
   但是日本人不,他們的武士道推崇「敗者辱,死以謝世」,偏偏離開的方式是手握武士刀刀柄高高舉起,刀劍指向胸膛深深插入,整個過程中思維清晰,視力無礙,簡直是最殘忍的方式。
   我對這個畫面記憶如此深刻是因為高中的時候我有一同學極善該動作,當時的兒戲現在想來竟然有些詭異。
   可以佐證日本獨特的死亡文化的很多,比如《鬼子來了》,那位落難士兵歸隊後被同仁強烈鄙視,再如《南京,南京》中廢墟上的舞蹈,面對死亡的儀式化群舞,詭異殘忍。
   死亡,永遠是人類的永恆話題。
   死亡在某些地方成為禁忌,不可言說或者說得隱晦,根源依然基於對死亡的恐懼。
   換個角度想,恐怖片為什麼恐怖,無非是內心深處我們感受到了死亡的影子,我們恐懼的不是恐懼本身,而是恐懼背後那無法掌控的死亡。如此說來,日本的恐怖片拍得大都直指人心恐怕也和他們獨特的死亡文化不無關係了。
   歐美的恐怖片好像一個大漢站在門後突然跳起來對你張牙舞爪砍砍殺殺,日本的恐怖片卻會很安靜,甚至不太血腥,無非是一襲白衣輕輕飄在你面前而已,但是常常會直指人心的後背發涼。
直指人心的東西往往能帶來極致感受,極度的恐懼或溫暖。
  《入殮師》在能夠帶來極度恐懼的死亡話題上卻可以給觀者極度溫暖,殊為不易。
   作為死亡文化的一部份,對逝者的尊重同樣是其重要組成部份,同樣可以佐證的是,我們的南京大屠殺死亡數字是籠統的30萬,死亡人名單極其模糊,姓名身份不詳者眾多,而日本的廣島長崎之役死亡人數具體到個位,聯想到汶川地震時日本救助隊的集體默哀,我想,一個直面死亡的民族才可以直面生者,一個尊重逝者的民族才可以尊重生者。
    不經死,不惜生,誠哉斯言。
   《入殮師》是一部安靜溫暖的片子,「幫助逝者上路的旅程」唯美飄逸,似我們的太極般行雲流水,很多的小細節讓人感動,比如特地使用生前自用的口紅,特別穿上生前叮嚀的長襪以及父親手裡的小石子。。。。。。。能夠被你溫暖輕柔的手細心掠過,怕是幸福。
   一個從小被父親遺棄的孩子,一定是內心懷有極大的善良才可以如此溫柔。
   一個遇見新歡拋棄舊愛的父親,一定是內心懷有深深的惦念和愧疚才會在離世時手裡還握著兒子小時候塞給自己的那個小石塊。
   一個完全無法接受丈夫職業的妻子一定是懷有極大的愛,才會選擇「天涯海角都隨你去」,才會選擇最終接受丈夫的所有選擇。
   請有空的話看看這個片子,學著用溫柔善待生者和逝者,用愛和善良擁抱這個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