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y
2009-07-18 10:08:07
虎頭蛇尾的新宿事件
----------
從無法在內地上映,到香港電影死亡論,《新宿事件》在上映之前便被渲染得極具悲劇色彩,這不由讓人對這部意料中的黑色電影有著諸多的期盼。由於在上映之前,無數的電影雜誌已經完美地完成了劇透工作,甚至連影片中角色的命運也早被影迷爛熟於心。所以,我已經不再期待爾冬陞來給我講一個在日偷渡華人的悲慘故事,我所期待的是爾冬陞究竟要用一種如何殘酷的鏡頭來滿足我對這部影片「黑色」的渴望。
從影片的開頭來看著實有一種震懾人心的趨勢,中國電影以前幾乎沒有用影像如此赤裸裸地表現中國上個世紀90年代偷渡潮。四處逃散的人群以及刺耳的尖叫,奠定了電影灰暗的基調。而接下來鐵頭等人在日本所受的欺辱以及日本黑幫之間的爭鬥(尤其日本黑幫的第一次亮相),都隱隱給人一種史詩黑幫之感。從影片的前半部份來看,影片呈現出的是一種讓人心酸的灰暗,而影片的厚重感也是在這種在日華人的磨難中一點點的沉積起來,一切都似乎在表明,《新宿事件》將會遠遠超過《旺角黑夜》。
然而到了影片的後半段,其跳躍且漸落俗套的劇情,讓影片前半部份逐漸積累起來的厚重沒有得到一個有效的釋放。
最大的問題在片長。影片用了幾乎一半的時間來渲染在日偷渡華人的悲慘生活,而由鐵頭為首的華人幫派的發展以及最後的分裂卻都塞在了後半段,而就是這本來就不多的一個鐘頭,還要留出一定的時長給後半段大量的暴力戲,這讓劇情本來就不飽滿的後半段和前半段相比更顯得單薄。於是我們便在影片中看到了爾冬陞幾乎在用幾段暴力戲來完成後半段劇情的銜接,因此便給了我「前一分鐘是天堂,後一分鐘是地獄」的感覺。若是影片有三個小時的片長,並且涉黑部份能夠佔據影片近三分之二,那影片或許會比現在飽滿許多。
由於在影片最為關鍵的後半段缺乏足夠的時長來展開劇情,這便讓影片所該承載的意義被大大削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宿事件》的後半段依然無法跳出香港傳統黑幫片的模式,縱然其背景是日本東京。而從在日偷渡華人這個現象來看,爾冬陞在影片的前半部份對華人涉黑的原因做了初步探討,卻在其後半段無力對其進一步的剖析,使影片最終有流於表現之嫌。鐵頭這個角色最後的慘死並沒有讓影片最後的劇情避免落入俗套,因為鐵頭這個「好人角色」的死在影片中只是個別現象,簡單來說,他的死並沒有觸及到在日涉黑華人的真正悲劇所在,因為與鐵頭的死相比,其他角色的死亡有給人一種「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感覺,其悲劇的根源更多在於本身,而和其原來偷渡客的身份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爾冬陞似乎對這越發展越龐大的劇情有種無力掌控之感,只能不得不用一種最為嫻熟、看起來似乎也最為悲劇,但同時也是最為俗套的方式來完成影片。於是我們便在影片的最後看到了香港黑社會影片中那熟悉的元素,械鬥、內訌、背叛、死亡等。雖然最後的械鬥橋段有著大量的群眾演員撐場面,卻完全沒有影片開始那段三和會祭拜場面的那種震撼力。打得慘烈,卻已經和普通的黑幫械鬥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如果說「缺乏足夠的時長、劇情逐漸落入俗套」僅僅是讓影片變得單薄的話,那後半段無所不在的說教味則徹底讓這部影片的黑色程度大打折扣。成龍確實是可以為影片帶來一定的票房保證,但事實證明,成龍並不適合這部影片。雖然他不再非常能打,但他似乎依然無法放下自己老好人的「身段」,依然無法解開不演反面角色的心結,這便使得他所扮演的鐵頭成了影片最大的一個瓶頸。在影片中看到鐵頭終於願意走偏門,並且願意為了「出人頭地」而殺人的時候,我隱隱看到了成龍一次徹底轉型,但偏偏就是到了後半段,那個熟悉的成龍又回來了。而成龍的「回歸」也徹底讓影片開始了「誨人不倦」的說教,那為了生存甚至有點不擇手段的慘烈逐漸成了安份守己的溫潤,以致於影片中還喊出了諸如「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種在影片中極度不合時宜的台詞(之前砍台灣人,打華僑的時候怎麼都沒這麼想?),這使影片失去了那種震懾心扉的陣痛感。用一個善良的人來表現出對命運的無力,這本是一個可以讓影片主題得到昇華的設置,但這種無力成了一種因說教需要而強加的「無力」,並且讓影片的角色變得有點不可信的時候,則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反而使影片本該因此更加震撼的黑色也同樣變得「無力」。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那樣,鐵頭的悲劇固然可憐,「好人沒好報」的設置固然會讓人心痛,但佔絕大多數其他角色的死亡卻只是簡單地傳遞著「惡人有惡報」的資訊(這未嘗不也是一種說教)——至此,影片已經從對命運的控訴轉向了對角色本身的控訴,「惡人」的「惡報」因為「其惡」,與其電影所本要表達的悲劇根源已經沒有太大的關係了。同樣是黑色電影,同是爾冬陞導演的,在有著近似題材的《旺角黑夜》,在這個方面上就比《新宿事件》要好得多。
《新宿事件》透露出了導演爾冬陞的野心,卻也看到了他的無力。或許一切的問題還是要追尋到影片片長這個最根本的原因。兩個小時的片長,確實很難承載一個這麼龐大的題材,也無法完美塑造影片中那超過十個有名有姓的角色(在演員方面,《新宿事件》不算成功,除了吳彥祖以及日本演員竹中直人的出色表現外,其他角色均沒給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徐靜蕾和范冰冰則更是淪落為準花瓶),這讓影片離我預期的震撼有著一定的距離。或許這正應了那句老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