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曇野

2009-07-19 08:20:02

被遺忘的「人」


   一部能「引人入勝」的電影,絕不可能沒有衝突。《桂河大橋》也不例外。

    電影的開場很直接,這似乎是一場日軍與被俘英軍之間的衝突。野蠻還是文明,這是個問題。

    大衛•里恩會如此簡單嗎?當然不會,接下來,日軍與英軍俘虜之間的衝突不再是電影的重點。於是,有人認為,電影試圖表現一種國民性格的不同,美國人務實靈活,卻不免有些狡猾和無賴,英國人刻板,身上一股強烈的貴族氣質,日本人被武士道精神弄的既愚蠢又沒有人性。更有甚者,居然還在電影看出了種族歧視,日本人也是亞洲人,大衛•里恩這麼寒磣日本人,不是歧視是什麼。這樣的看法真出乎我的意料,中國觀眾就是覺悟高,大衛•里恩就差遠了,也難怪,他們沒有政治思想教育這門課。

    我喜歡這部電影,因為真正的衝突並不是與具體的人或其民族聯繫在一起的。實際上,大衛•里恩一直在試圖避免人們落入他的陷阱里。他想讓觀眾注意到,無論日本人、英國人、美國人還是加拿大人,他們首先應該是「人」,他們有共性,其次才是特性。電影裡有一處細節可以說明這點,逃走的最後一個日軍士兵被幹掉後,鏡頭在一張日軍士兵落下的照片上停留了幾秒,以讓觀眾看清楚照片上的人。這短暫的幾秒足以讓觀眾的思緒從情節中暫時走開,停下來思考,倒下來是敵人,但也只是敵人,他有家人,有自己愛的人,他是有感情的人。而戰爭讓這一切不再重要,無論他是誰,孩子的父親或是父母的兒子,你都要把他當成目標而不是人。加拿大人與日本士兵正面遭遇時的不知所措,也是電影想表現的矛盾之一,加拿大小伙心地善良,他不是怯懦,從他第二次與日軍遭遇時的表現就能看出。那次,他就毫無猶豫地上前幹掉了日軍上校,而這次,他能做到毫不猶豫地殺人,因為他是從背後而不是正面,敵人不再是活生生面對自己的人,不會讓他有產生絲毫同情心。此外,還有一個小細節,當討論選擇炸橋任務的人選時,希爾茲同意加拿大人的參加,他的理由之一竟然是這樣可以讓隊伍國際化點,他或許有點惡搞。或許也在暗示我們,這些人來自哪個國家不值得我們去注意,這部電影並不是在比較英國人、美國人或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區別在哪。如果我們能跳出表面的特性,才能看到深處裡的共性,那麼,也只有首先要看到共性,才能看到真正特性或者實質。

    於是,我們能看出,表現在尼爾森上校和希爾茲身上特性之間的矛盾,是電影的主線,也是電影真正的衝突點。對於尼爾森來說,再沒有什麼比 rule、law、principle更重要的,不僅自己不怕死,其他士兵的性命他也可以放棄,所以,日軍上校以關閉醫院來要挾他屈服這招,在他身上一點也不靈。而對於希爾慈,則恰恰相反,別說什麼法律了,就算是軍事任務,也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一起執行炸橋任務的英軍上尉受傷,就算命令希爾茲放棄自己執行任務,希爾茲也不服從。

    有意思的是,這兩種截然不同個性的人並沒有太多對手戲,他們只在電影開頭部份和結尾部份碰過面,但只是簡單一帶而過。他們之間的衝突不是顯性而是隱性的,導演其實有意安排的一場二人之間的「暗戰」,這二人渾然不覺,觀眾也不一定能發現的了。
    
    可以說,這場暗戰以希爾茲的出逃和回來炸橋為劃分,分出兩個回合。第一回合,尼爾森與希爾茲在關於逃跑的問題上意見不一。希爾茲圓滑世故,在俘虜營裡混的還不算太糟,但他卻清醒的認識到,這裡不是久留之地,他主張,一定要想辦法逃走才能活命。 尼爾森凡事堅持原則,分析問題講究邏輯和法律。在這個問題上,他認為,既然決定投降的命令是上級做出的,如果逃跑就違反了這一命令。這次小小的分歧雖沒有大的風波,卻將二人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同一問題上,他們的出發點就完全不同,一個從生存的需要出發,另一個則處處講法律,講原則。

    第一回合里,尼爾森的堅持原則在這種特殊境遇下似乎很不合適宜,甚至可以說有點愚蠢。他不光不打算逃跑,還非要跟日軍上校講什麼日內瓦公約,堅持要求日軍執行長官不參加勞動的規定。為此,他受盡苦頭,險些喪命。為了得到不幹活的長官待遇值得他這麼不要命嗎?甚至,不惜搭上其他士兵的性命。但原則就是原則,「It is principle」是尼爾森最愛說的一句話。即使如此,尼爾森的倔強卻贏得了士兵們的尊敬和支持。那次分歧後,僅有一名士兵跟著希爾茲逃跑,而大部份人都留了下來。最後,尼爾森看似愚蠢的行為戰勝了日軍的野蠻,他不光得到了應有的尊敬和待遇,還為俘虜們贏得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大大減少了俘虜營的死亡率。相比之下,希爾茲的第一回合則要遜很多,出逃的三個人裡只有他一個人虎口脫險,逃出叢林更讓他九死一生。這一輪,尼爾森與希爾茲的暗戰比分1:0。

    接下來,第二輪里,希爾茲成功出逃,脫離險境,卻不得不接受了一個新的任務,回到日軍俘虜營並炸掉桂河大橋。此時,留在俘虜營的尼爾森身體剛恢復好,就決定好好整頓一下下屬,不僅能鼓舞士氣,也為了他們能修好大橋。而他打算幫助日軍修橋的決定讓軍醫斯里普頓吃驚不已,能老老實實幹活就算對得起敵人了,可尼爾森的行為就太過了頭。他不僅要造橋,而且要造一座好橋,尼爾森似乎忘記了他是在幫誰在造橋。對此,尼爾森有番理論,他對軍醫說,你給病人做手術時會不會因為他是敵人就不救呢?醫生被他的反駁弄得無話可說。對於尼爾森而言,哪怕處在戰爭中,也不能背棄自己的人生信條,如果要做就一定要做好,這裡或許關乎職業道德、人的名譽和個人品德。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更是尼爾森一直以來就秉持某的東西,這種東西並不因戰爭或對方是敵人而放棄,應該說,這就是社會道德。

    說到這,尼爾森與希爾茲之間的不同特性變得更加清晰起來。對於二人所代表的這種矛盾,我更願意稱之為是一種「個體存在的內在矛盾」,只不過在二人身上這種特性被放大了一些而已。作為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來說,一方面,個體要個體本身的生存而付出,我們稱之為「自私」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個體也要為整體的生存而付出,甚至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我們稱之為「無私」的一面。這裡,我用的是引號,意思是這兩個詞的使用並不帶感性色彩,也無意貼上或好或壞的標籤,只是為了說明而用。舉個例子,你有生理反應,比如打噴嚏、打嗝或放屁,出於健康考慮,你這麼肆無忌憚的反應一下無可厚非,但如果你周圍有人,你就不得不會收斂許多,搞不好還要不顧及健康因素而努力憋住。為什麼?因為你大公無私,怕損害別人的利益嗎?不,因為你和尼爾森上校一樣,受制於社會的某種規則、法律或道德要求,自然會這麼做,不去問理由。同樣,尼爾森算不上無私,俘虜營的士兵待遇提高並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只是為了堅持所謂的原則。幸運的是,他成功了。

    但不幸的是,他也失敗了。當他將堅持過了頭,終於忘記了些什麼時,他所秉持的到最後竟成了他所反對的。「What I have done?" 尼爾森說出最後一句話時,是否明白自己做了什麼嗎?在我看來,他是太投入修橋以致於忘記了自己是誰了。第二輪里,二人的再次碰面讓彼此吃驚不小,電影卻只安排一句了極為簡單的台詞,那就是」You"。這一會面意味深長,又極富戲劇性,我認為,這正是電影的經典之處。這一次二人的碰面,不僅讓尼爾森幡然醒悟。同時,也讓觀眾對二者的不同之處足以明了於心,表面上,希爾茲雖顯得圓滑世故、總是服從於本能而不循於人們普遍遵守的社會教條,可在關鍵時刻,他卻能同樣不惜生命為了正確的選擇;而尼爾森,他只知道誓死捍衛他的原則外,並不會真正思考這些原則背後的意義。正如希爾茲對負傷的英軍上尉所言,什麼所謂的軍事任務也好,狗屁命令也好,有什麼比人的生命更重要的呢?戰爭讓人忘卻了人性,只讓人記住仇恨,為的只是博一個輸贏,為此,千千萬萬的人失去了生命。又有幾人能像尼爾森上校一樣最後幡然醒悟,問一問自己,我到底做了什麼?為了什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