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915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人風語

2009-07-20 08:34:50

乘上愛和音樂的雙翼帶孩子們飛翔


   多年來心裡一直珍藏著一個夢想,就是成為馬修那樣的老師,用感動自己的美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留下印記。即使再顯赫一時的人,感動他們的也莫過於身邊常有愛自己的人,並且當年華老去,白髮蒼蒼之時,這些人還記得你,愛著你。
    以世俗的眼光,馬修是個失敗的人,事業落魄,情場失意,可以說一無所成。「我的人生一度跌到谷底,就像『池塘之底』這所學校的名字,似乎都帶有幾分對我的惡意嘲弄。」故事從他來到這所學校開始,到他離開結束。然而在序幕和尾聲的短短時間裡,依然可以想見他從前和此後的人生。真正的美以最樸素的方式無聲地存在,如同泥土,長養萬物,至為潔淨。
    沒有問題孩子,只有愚笨粗暴的成人。放牛班也有春天。從片名就可以想見故事的大致內容,然而它依然很感人。因為馬修以自己獨特的個性和藝術感染了孩子們,讓他們覺得自己並非如此不可救藥。音樂陶冶性靈的力量超過一切語言,它如春雨潤物無聲,令人忘卻凡塵,觸摸到飄渺的靈魂。
    音樂確實感染了寄宿學校的每一個人,除了比石頭還頑固的校長。他的存在似乎構成了講故事俗套的好人和壞人的分法。其實並非為了襯托馬修的高尚,才有了校長的愚頑,他也是最典型的社會角色。這樣的角色廣泛存在於任何一個時代的任何一個地方,追名逐利,世故冷漠。他註定與馬修這種單純率性的入水火不容。馬修的到來溫暖了孩子們和學校其他老師的心,卻令校長坐立不安,以致問題層出。因此,儘管大家早已對校長側目切齒,卻還能在表面上相容,而馬修是註定要走的。
    想起幾年前看過的一篇報導,說青島一所中學有位語文老師,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他很痛恨落後的語文教育模式,於是放棄學校的教學大綱,按自己的方式教學生讀詩。年輕人最容易為新穎美好的事物吸引,這位特立獨行的老師成了學生們心中的偶像,他們常於清晨幕後在操場一角背誦詩歌,大家的語文學習興趣陡然被激發。這多麼像現實版的馬修。連結局都一樣,熱愛詩歌的老師被學校批評審查,最終驅逐出校。他後來的命運不得而知,但可以猜想,即便見諸報端,終將於事無補,唯升學率是求的中學恐怕沒有人敢雇他了。
    馬修似乎還幸運一些,畢竟有學生在他的影響下終於成名。媒體也一定會挖掘出馬修對他決定性的影響。然而這些都與他無關,甚至可以極端地說,他做著一切都是出於對音樂的熱愛。他並非喜歡受難,自始至終均迫於無奈,但他天生善良單純的個性,讓他成了寄宿學校慢慢長夜的一點曙光。
    影片中穿插了一段馬修的戀愛,很美好,卻很尷尬。他似乎在哪一方面都很不得意,以致他變得靦腆膽怯。但和孩子們在一起,和音樂在一起,他才會變得輕盈自由。就像他寫的音樂,飛上天空的風箏啊,你莫回頭,請你帶上我走。他多麼嚮往這樣廣闊高遠的世界。
    當他最後乘上過往的大巴,彷彿一片漂於海面的落葉,茫茫人海,不知又將漂往何方。他帶走了小皮皮埃,對他已然不堪的命運而言,這無疑雪上加霜。然而,有了孩子和音樂,他也不會孤獨。他的人生超出了用成功或失敗定義的範疇,完全是真善美的化身。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千真萬確。可真正像馬修這樣能照亮孩子心靈的老師有幾人?現實中大多是校長一類的人物,從不走進孩子的內心,而是野蠻地憑外在的一兩件事判斷孩子,心裡只關心自己的名利。時常見到一些老師,談吐行為令人寒心,於是深深擔心他們的學生,不知又將受到多少惡劣的影響。
    記得三年前在贛南一所希望小學訪問過的一位女老師,五十多歲,把一生奉獻給孩子。這不是最觸動我的地方。她和四五個家裡困難的孩子住在一間小宿舍里,睡上下鋪,簡陋之極,每天晚上一起學習。每個週末她會回城裡的家,然後在週一早晨走路兩個小時來到學校。孩子們都愛她,我和她漫步在校園,看到一片紙屑她也會彎腰撿起。回來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心裡都難以平靜,她和馬修一樣,都是與眾不同的偉大的人。
    看這部電影心裡一直很濕潤,當個鄉村教師的夢想暗暗激盪著。世間最美妙的聲音莫過於孩子們的歌聲和他們的朗朗讀書聲了。唯有知有福者能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