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最悲傷的故事--More Than Blue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AStorySadderThanSadness/MoreThanBlue

7.5 / 2,657人    Korea:105分鐘 (original release)

導演: 元泰淵
演員: 權相佑 李寶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暖痕の°

2009-07-21 03:28:46

是誰把誰摟在懷裡,深夜喃呢著不放棄。


她在他的懷中溫暖傾聽著兩個人同樣喜歡的旋律,
他沒有她在家坐立不安將兩個人的飯菜統統吃掉。
她偷偷地錄下他說的每一句情話一遍遍反覆重放。
他默默幫她追求他一見鍾情的健康才俊大好青年。
他為她悲傷,她為他垂淚。
明明那麼相愛的… …


他以為,她找到一個身體健康,年輕有為,事業有成的大好青年她就能擁有幸福。
他以為,說服了牙醫的前女友,她會戀愛,那個牙醫可以讓她忘掉自己真正幸福。
他以為,只要自己什麼都不說,不說愛她,不許承諾她就會在沒有他的將來幸福。
他以為,獨自一個人默默死去,就是愛她,沒有告別可以讓被蒙蔽的她獨自幸福。
他以為,自己的脈搏都難掌握,奢求去愛,對她那是一種殘忍自己不能自私幸福。
他以為,身體擁抱不了她那時,她最痛苦,卻不知她無法說出愛他才是最不幸福。
…………

縱然算盡天下所有對她的疼愛,他唯一忘記去衡量的便是她對他的愛。
愛一個人就是要給她幸福,而不是祝她幸福。
她要的愛,明明只有他才能給。
因為有他出現過,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將就。
沒有了他的未來,她根本無法幸福。
沒有人有能力讓她重新幸福,
沒有人有權利趕走他刻在她心裡的痕跡。
所以,縱使有一千個悲傷的未來也在所不惜,她要的只是一個溫暖的現在。


∷ ∷ ∷ ∷ ∷ ∷ ∷ ∷


在看片的時候,我一直相信她是愛他的。
所以她故意找來個無辜的墊背牙醫想讓他表白,
所以她身穿婚紗體味嫁他為婦的那份虛幻甜蜜。
只是當時鐘倒轉,畫面一幀一幀展開,
鏡頭裡她歇斯底裡的哭不是因為工作而是知道真相,
我頓時慨嘆——她那麼早就知道了~~~

只是她假裝,
她假裝一見鍾情,她假裝沉浸戀愛,
她假裝他是親人,她假裝幸福滿滿,
她假裝即將新婚,夫慈妻榮。


她以為這就是愛,循著他的說法,把自己託付給一個讓他能放心的人。
她以為站在背後,看著他的悲傷,然後假裝旁若無事就是對他的疼愛。
她以為她的婚禮,按自己的理解,就是他和她無法成行卻真實的婚禮。
可是她不明白,如果連最後的疼愛都不能給他,其他的還有什麼意義。


涉過所有曾經半知半懂的千絲愉悅,
涉過所有曾經不解不屑的萬縷憂愁,
涉過所有曾經或悵或惘的愛恨交疊,
涉過所有曾經有始有終的喜怒悲歡。
涉過那塘開滿今世唯一負累的紫池。
——如果愛一個人可以苦痛至此,到底為什麼要相遇,又為什麼相愛?
我想,那是因為任何的痛,都不足以抵消另一種疼痛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
——再也無法在自己的世界,找到他,無法再愛他。


∷ ∷ ∷ ∷ ∷ ∷ ∷ ∷


我看見過他穿過喧囂,穿過人群,穿過明亮的人潮大道,痛哭流涕;
我看見過夕陽從她身上漸次的覆過去,他的淚在白紗後塵埃落定;
我看見過他和她那張「結婚照片」背後,他眼圈裡隱忍的淚光;
我看見過婚禮上的他一步一遲,死死握著心愛的人走上紅毯;
我看見過他將那雙最想緊握的手送出時的遲疑、悲傷與眼眶裡的淚。
模糊的視線中,我想起他曾打在手機里那句無法說出口的——我愛你。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悲傷?才能涵蓋所有兩人不能在一起的無可奈何;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悲傷?才能包容所有她和他生離死別的命里坎坷;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悲傷?才能償還所有想念遺憾里悲傷的假裝隱忍;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悲傷?才能解釋所有這些年彼此溫暖的相濡以沫;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悲傷?才能清算所有彼此無盡淚水下的紛繁無助;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悲傷?才能救贖所有只因他而起而棄的孤注無援;
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悲傷?才能放棄所有日夜掙扎中愛戀的潛移默化。


很喜歡那個畫面,
KAY用CREAM的手機給牙醫打電話,KAY丟掉手機憤憤的說:「你憑什麼這樣對我。」
落地窗外那個特立獨行的女攝影師看到CREAM一個人不知所措的在客廳難過。
當獨自在屋子裡難過的KAY收到CREAM發來簡訊:你吃過飯了嗎?

很多時候,愛只是瑣碎的一個細節,不做作不龐大。
好比他在她不一起吃飯時將就著吃煮麵,卻總是精心的準備一堆好吃的和她一起分享。
好比她在他責罵後仍惦記著他會不會餓,卻仍不跟他說話只發簡訊說:我還在生氣。

或者,一瞬間緊緊抓住他的手不放,
或者,突然鑽到他的身旁要求取暖,
或者,彼此淘氣互做鬼臉撒嬌發痴,
或者,圍著一碗煮麵美味一般吃掉。
其實,軟軟的撒嬌也好,柔柔的無賴也好。
即使沒機會白著頭髮,蹣跚牽著她看晚霞落盡。
只要還能在一起,哪怕只是一天,也要狠狠愛。
彼此溫暖。相互陪伴。



∷ ∷ ∷ ∷ ∷ ∷ ∷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