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切:39歲的告別信--CHE: Guerrilla

切·格瓦拉传:游击队/切·格瓦拉传(下)/切:39岁的告别信(台)

6.8 / 35,079人    135分鐘

導演: 史蒂芬索德柏
編劇: Peter Buchman
演員: 班尼西歐岱托羅 Carlos Bardem 德米安畢齊 喬昆迪艾曼達 Pablo Dura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09-07-21 06:58:53

讓切·格瓦拉的傳奇落幕


《切·格瓦拉傳》 Che: The Argentine & Guerrilla

導演:斯蒂文·索德伯格(史蒂夫n Soderbergh)

主演:本尼西奧·德爾·托羅(Benicio Del Toro)

坎城電影節時,趕製完成的《切·格瓦拉傳》足本放映(《切·格瓦拉傳》=《阿根廷》+《游擊隊》),四小時片長讓不少觀眾在場內呼呼睡去。如果你有打算在週末下午看掉上下兩部份,這例子就提醒你千萬要養精蓄銳一番,跟困意好好戰鬥上四個小時。從故事內容上考慮,《阿根廷》跟《游擊隊》兩部份沒有緊密聯繫,一個在古巴一個在玻利維亞,獨立分開。如果再加上《摩托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格瓦拉另一段意氣風發的人生,它們又可以互為參照,構成一個完整的切·格瓦拉。

在消費時代,格瓦拉的頭像已經不需要註解。他以巨幅海報、T恤圖案和個性紋身出現,成為一件商品或通行符號。人們早已不關注他身為戰士跟革命者的事實本身,他的生與死、理想跟追求都不再重要。影片嘗試塑造一個接近平凡人的真實格瓦拉,他來到紐約在聯大發言,力排眾議。在叢林裡他哮喘病發,暴怒刺馬。如果用革命浪漫主義來解讀,後者絕對應該被忽略處理,要嘛就是再緊接一組英勇就義的偉人姿態,理想不死,鬥志猶在。

《阿根廷》裡格瓦拉的古巴歲月跟出席聯大交替出現,敘事時間自由穿行。索德伯格不想提供時光機,他無非是要呈現一個更加全面和豐滿的格瓦拉形象,既要暴力革命還不忘治病救人,更直白點說叫能文能武。在古已與卡斯楚的並肩戰鬥是投身行動,他在密林里打游擊持槍衝鋒。聯大上表達己見是他的思想反映跟實際追求,這些言語既用身體力行的段落加以證明,也為下半篇《游擊隊》的生死戰鬥打好了基礎。《阿根廷》止於革命成功前夕,也預示著格瓦拉不再是一名普通的阿根廷人,他成了古巴的戰鬥英雄和革命領袖,散發著光輝與魅力。

嚴格來說索德伯格沒有省去格瓦拉的從政經歷,他率領古巴代表團參加聯大會議就是身份改變的縮影。不過多數人對格瓦拉的從政也沒有太多興趣,他能捨棄一切從頭再來才是本色一面。《阿根廷》還在講英雄是如何煉成的,《游擊隊》就要轉向格瓦拉的悲劇性一面。不可否認格瓦拉能成為傳奇是有著超強的人格魅力,也跟他忠於理想、過早遇害的命運密不可分。死亡讓革命者如聖徒殉道一般得到昇華,死亡崇拜的影響又持續了幾十年。受難的格瓦拉沒有走出玻利維亞,他的屍首跟隨飛機俯瞰了這個國家的面貌。確切說格瓦拉栽倒在他一直試圖喚醒跟拯救的農民身上,他們不信任游擊隊員,不願合作還偷偷告密,簡直就是小農劣根性與侷限性的現實版教材。一旦遇見這種宿命安排,英雄主義與個人傳奇也該落下帷幕了。

這部影片裡不見大家看法和個人見解,只有關於格瓦拉的一切,他的付出與努力,迷茫與掙扎。《切·格瓦拉傳》追求平穩,影像風格上沒有製造太多亮點,像《游擊隊》裡游擊隊員涉水遭伏擊的鏡頭值得一提,只是導演也顧忌一旦多了,無形中就破壞了苦心營造的真實感覺。【南方都市報 http://gcontent.nddaily.com/8/3f/83fa5a432ae55c25/Blog/036/896768.html】

這部電影一絲不苟,完成度很高,然而導演太執念於文本記載,忘記了給觀眾來點激情。 ——Peter Brunette(《好萊塢報導》)

索德伯格儘可能將革命浪漫主義從片中除去,僅有的一小部份也是為了弱化它的存在。 ——Owen Gleiberman(《娛樂週刊》)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