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achel

2009-07-24 08:36:31

公正點吧,哈6沒你們說的這麼差


    我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第二次踏進電影院,一是本著「讓人生完整」的心態一定要欣賞原版,二是再次重溫這部令如此之多中國「哈迷」們罵的狗血淋頭的「哈利之最」——最不尊重原著、最平庸高潮、線索最混亂的《哈利波特》電影。

    從7月15號上映第一天開始,每天每天,豆瓣上的評論幾乎都是在指責導演刪節太多增節莫名不尊重原著,哈6評分也愈發恐怖。前幾天在北京陰差陽錯的被人請了看國配版(自從哈2之後再沒看過國語配音的英文電影)配音的效果那真是——牛掰。。少年伏地魔的霸氣愣是被配成了娘娘腔,還有Alan的磁性聲線啊……總之意境全無,這極大影響了我對哈6的印象,於是我覺得,豆瓣上的評分還是蠻合理的。。

    今天我和同學看完之後的感覺,她的給分是75+,我的給分是80+,基本維持在良上下。但現在我要給它優!!……因為豆瓣上的評論著實傷到我了。

+---+---+---+---+---+我是華麗麗的分割線+---+---+---+---+---+

    哈迷們傷心了,所以差評,傷心的原因我完全理解……我們看書,看原著,電影上映時間一拖再拖,這令我們本身就對哈6充滿了過高的期待。但即使再完美的電影也很難超越原著,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能像魔戒一樣經典恢宏,如果我們用公正一點的態度來對待哈利波特,對待電影組,你就會發現,既然羅琳都答應了,你還屁顛屁顛在那兒瞎嚷嚷什麼?!

    電影愛好者們給差評,原因是——「線索不清晰」?「缺乏高潮」?點點點。。。其實。。您要真是電影愛好者,就別來哈利波特這兒湊熱鬧了,它明顯不是為要求嚴格的電影愛好者們服務的。不過還是感謝您提供了您的鈔票來增加它的票房。

    其他的,簡稱為順大溜兒的——不是哈迷也不是電影愛好者,沒讀過幾本原著卻只看了幾篇抨擊的豆文,不在那兒默不吭聲默默欣賞反而出來對電影指手畫腳的,「你們這幫誓將全世界的B都裝滿的大僚們,寫的東西比梵蒂岡的表揚還令人噁心。」(俺只會說髒話,實在不會寫髒話,感謝這位同僚幫俺說了。。)

Fairly speaking,哈6的確有它的不足之處,這也是我給四星的原因。下面分開說。

【D.A.】
    相信很多哈迷會同我一樣為導演刪掉D.A.戰鬥的情節而黯然神傷……看到哈利一口氣吞下整瓶福靈劑,我就想「壞了!」。後面果然……我一直很喜歡那段,「只有納威和盧娜響應了赫敏的召噢,因為他們最懷念D.A.聚會。」,這個最能體現出孩子們的都已經長大成人擔任起保衛霍格沃茲的振奮人心的場景,被刪掉了……所以我覺得這裡導演真的是很敗(因為我太愛D.A.了。。)

【白色墓碑與鳳凰輓歌】
    鄧布利多,近百年來最偉大的巫師,他的葬禮未免太過簡單,甚至連賽德瑞克的死還更感人些。雖然全校師生一起舉起魔杖的創意雖然不錯,但只能當做餐後甜點,正餐的缺席成為了電影的遺憾,導演很可惜的放過了這個煽情的機會。當然他也可能是留到哈7電影中才慢慢顯現出這個影響有多大,人們有多悲傷,但是關於最後我還是忍不住要說,要不是看過原著,真認不出Fox的出場……太不華麗麗了……

【小斯的黑魔法防禦課】
    可愛的小斯終於得到了他夢想的黑魔法防禦課,結果導演很殘忍的一個鏡頭都沒給,但我仍然原諒他了——因為與主幹關係甚微,電影已經無暇分給小斯時間了。。斯殿的迷們期待哈7可以給個鏡頭吧。。

    還有零零星星的一點,比如岡特小屋,伏地魔的過去,痴迷的母親、帥氣的里德爾、暴怒的岡特、玩弄麻瓜的他舅舅(我忘記名字了- -)……現在想想老鄧已去,這段記憶要哈利自己發現,電影組還是要費些心去改編……

    還有他們居然把第七部鳳凰社的總部給燒掉了(#‵′)凸,這段也得費心改……

    對的,我最不爽的一個地方就是金妮幫哈利繫鞋帶,我覺得這段太過了……沒有原著描寫的少年戀愛矛盾心理那麼引人入勝。如果是赫敏幫羅恩繫鞋帶的話,我應該會投贊同票的(原諒我的偏見吧。。orz)

    以上,我完全是以哈迷的視角寫的這些話。哈利波特的書和電影,在我心裡本來就是一體的。我承認我有私心,我喜歡的東西,就看不得別人說它不好,因為在我心裡它真的很好很好,況且它本來就沒有很不好。電影中的許多情節都值得我們為它加分。

【Lily的魔法】
    這是我最喜歡的新改編的部份,可能也是因為Jim Broadbent精湛的演技讓這個魔法變得如此奇妙。當斯拉格霍恩靠近魚缸,百合(lily)花瓣逐漸下沉,快到魚缸底的時候變成了一條小魚,這就是Lily的魔法。老Jim在談吐中表現出的對魔法的意猶未盡,以及遺憾、愧疚都令電影生輝不少,這個魔法也成為了斯拉格霍恩最終給哈利魂器記憶的最具說服力的理由,它真的很美。

【少年伏地魔】
     差點,差點就把這個小正太給漏了……我要感嘆下,多麼華麗麗的小正太啊……!!預告片的時候就覺得,他的那個眼神,那個口氣,簡短的一句「Prove it. 」就充滿了黑魔王的霸氣,還有他那個乾乾淨淨的小分頭~\(≧▽≦)/~~~~聽說這小伏地魔是導演的侄子,正宗的小哈迷,不錯,這麼小就對哈利波特有這麼深刻的見解……

【Rupert Grint】
    這集Rupert有很大的突破,他為Ron設定了一個新的感情色彩——幽默。或許曾經的幾部里Rupert隱隱約約有過這樣的表現,卻從未像混血王子裡這麼大膽和張狂。看他回答麥格教授「為什麼每次出事都有你們三個」時的既無辜又納悶的反問,看他打魁地奇時守住球門的得意歡呼,看他誤食迷情劑時的一臉花痴,看他緊接著斯拉格霍恩「To life!」後突然暈倒那瞬間詼諧的「默契」,看他在列車上無辜的對哈利說「我的嘴唇都被磨破了……」你能不笑嗎?在這部以黑暗為主調的電影裡,Ron的出現幾乎無一例外的帶來笑聲,看書的時候我不記得笑成這樣,這難道不是電影的魅力嗎?

【斯拉格霍恩教授】
    介個斯拉格霍恩教授,簡直和我心目中的一模一樣——大腹便便,虛榮,但又不失為一個重情義的老傢伙。Jim Broadbent不愧為奧斯卡獎得主,無論是與少年伏地魔交談後的驚慌失措,或是想到Lily那個紅紅的眼神,他都表演的惟妙惟肖,甚至在觀看過程中我很難想像他還有另一個正常的麻瓜身份。

【「魔藥王子」得名的由來】
    這曾經幾度是我最喜歡的場景,哈利無意得到混血王子的魔藥書,可愛的是導演在其中加入了許多新元素,例如哈利和羅恩瘋搶那本嶄新的《Advancd Potion Making》,四個女孩因為迷情劑不知不覺的靠向前,西莫的坩堝暴了於是又被熏焦了頭,以赫敏為首全班同學不爽的為哈利鼓掌,這些都是片子裡華麗麗的閃光點啊~~!

【Tom Felton】
    原諒我中英一直混著用。。有人曾說過,《哈利波特》應改名為《兩個男孩兒的成長故事》,哈利波特有成長,馬爾福同樣有。哈利至少有明確的立場與伏地魔為敵,而馬爾福很難劃清自己的界限——一方面他的父母、阿姨(貝拉)都是食死徒,一方面他的天性善良。不得不承認Tom的演技日益成熟,他所表現的貴族公子的孤獨和內心糾結不由得讓人心生憐憫,還有他的金髮和修長的腿啊╮(╯▽╰)╭……

【特效】
    看到別人寫倫敦大橋倒塌是變形精鋼的幹活兒時我真的挺傷心……其實我今天看第二部的時候,一點也不覺得這段多餘,它讓我們看到食死徒很猖狂,伏地魔的力量日益強大,同時也是暗示了整篇的黑暗基調。至於魔法,這個就是原著的先天不足了……從魔法石開始,電影特效就伴隨著哈利波特系列,這造成了我們許多人的習以為常。哈4已經展現了太多奇妙的魔法,但到現在還在糾結奇妙的魔法咒語,羅琳恐怕也要傷心了。

    零零星星的小閃光點也有,拉文德在火車玻璃門上畫愛心那段笑死我了……還有老鄧最後發飆那段超彪悍,我同學說出了電影院門之後唯一記得就是那個畫面,沒有華麗麗的葬禮,總算有場華麗麗的戰鬥,老鄧對得起「近百年來最偉大的巫師」的稱號了……Emma與拉文德爭風吃醋的對白也很搞笑,老鄧經典的感慨:「年輕真好,可以體會愛的痛苦。」,斯拉格霍恩仍是一臉的不知所措,斯內普面無表情但(肯定)黯然想起自己與Lily,導演很玄妙的安排三個人站在病床邊,帶來了三種不同的感情色彩……老演員們的表演彌補了年輕演員的生澀,他們令電影更加嫻熟自然……總之,小閃光點說也說不完……

+---+---+---+---+---+我是華麗麗的分割線+---+---+---+---+---+

    我一直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有另外一個世界的。或許是如同《魔戒》般充斥著矛盾的邪惡與善良的鬥爭,亦或是如同《仙劍》般迴蕩著著凜冽的俠者風範與兒女情長,但對於每一個真正的哈迷,無論是被哈利波特從小陪伴著成長起來也好,亦或是中途加入也好,哈利波特都代表著一種特殊的情結。

我是在看過哈3電影才被吸引去看書,那時我已初中畢業,早就過了幻想著收到貓頭鷹來信的年齡,但我仍深愛著並且著迷於這個魔法世界。從《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上映那年起,每個假期我都會把《哈利波特》系列翻出來重溫一遍,同時也等待著哈6與哈7的問世,就這樣過了五年,連最新出的哈7也至少讀了四遍了,GRE考完後也開始看起原版,我覺得哈利波特不是陪伴著我成長,它儼然成為我成長中的一部份。那些一邊辱罵電影粗製濫造一邊叫囂著讓別人去讀書的「哈迷」們,你們沒有理由在那兒指手畫腳張牙舞爪,因為你們沒這個資格!

    這麼多年來,我看電影不少,但去電影院不多,哈利波特是極少的幾部讓我心甘情願掏腰包的電影之一。它承載了太多美好卻又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沒有人會因此放棄,它每時每刻仍然吸引著這麼多嚮往美好世界的麻瓜們,仍然有人等待著貓頭鷹的來信。J.K.Rowling的主題是老套的「愛」、「勇敢」、「友情」,故事模式是老套的世仇→與壞人鬥爭→主角歷經千辛萬苦,配角死傷無數→終於打敗壞人,善良的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中國這種故事不在少數,你能數出幾個經典佳作?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值得我們去嚮往的原因不在於因它的電影拍了哪幕漏了哪幕,這麼多忽略的情節,你顧得過來嗎?你愛的情節,即使電影沒拍到,依然在你的腦海中一樣繼續著,你不是已經自己構造了一幕幕場景了嗎?

    「哈利只是一種情結,作為哈迷,這個陪伴我成長的系列跟最好的朋友沒有什麼差別。那些罵這個片子無聊,粗製濫造的,如果不是哈利的忠實粉絲,那麼,就沒有意識到,我們所需要的,僅僅是把這個故事搬上大螢幕而已。」

------------------------------
媽呀。。我居然寫了這麼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