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屋頂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屋顶上的提琴手/锦绣良缘

8 / 33,650人    181分鐘

導演: 諾曼傑維遜
編劇: Joseph Stein
演員: Topol Norma Crane Leonard Frey Molly Picon 保羅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assionfly

2009-07-27 06:32:41

屋簷下是愛,屋頂上是自由——評《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屋簷下是愛,屋頂上是自由——評《屋頂上的小提琴手》

passionfly

    卡爾·馬克思、愛因斯坦、波爾和波恩、弗洛伊德、庫爾特·戈德爾、約翰·馮·紐曼、卡爾·波普、弗蘭茨·卡夫卡、海涅、畢卡索、卓別林、希區柯克、史匹柏、羅曼·波蘭斯基、大衛·李嘉圖、米爾頓·弗里德曼、保羅·薩繆爾森、羅斯柴爾德、摩根、洛克菲勒、巴菲特、卡耐基、哈特、拉茲、德沃金、波斯納……在這一長串讓人高山仰止的名字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猶太人。

    從這些名字當中,不難看出猶太人在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社會的菁英層中具有怎樣的控制地位:物理學、經濟學、商業、法律以及文化和娛樂業。而且,猶太人所信仰的猶太教還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淵源。如此正統與顯赫的身份,在西方世界的歷史中卻一直背負著被歧視與被驅逐的悲慘命運,從11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凱文·科斯特納的電影《俠盜羅賓漢》1991),到16世紀的工商業興起(阿爾·帕西諾的電影《威尼斯商人》2004),再到20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匹柏《辛德勒的名單》1993,波蘭斯基《鋼琴師》2002),實在是不公得有些弔詭。如果說「多難興邦」,那猶太人卻是連「邦」都沒有。

    前日看美劇《the big bang theory》時突然提到了《屋頂上的小提琴手》,讓我想起了很早以前買了沒看的DVD,沒想到居然是一部講猶太人的經典老片。《屋頂上的小提琴手》1971年改編自Sholem Aleichem1964年的百老匯音樂劇《特伊和他的五個女兒》,其風格酷似1965年改編自理察·羅傑斯1959年百老匯音樂劇《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的《音樂之聲》。所不同的是,《屋頂上的小提琴手》比《音樂之聲》中的維也納少了太多的浪漫貴族氣質,多了底層人民的現實滄桑感。也許對於小資情調的外語系mm們,會更青睞《音樂之聲》,但對於網路憤青們,《屋頂上的小提琴手》或許是宣揚自由、民主、博愛更好的材料。

    來看看網上的猶太人現當代史背景介紹:「19世紀末期,由於東歐的迫害加劇,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逃離此地,大多數投奔美國、加拿大和西歐。到1924年,共有大約200萬猶太人移民至美國,因當時美國社會對待猶太族群的態度相對比東歐而言更加寬容。在德意志帝國時期對猶太人的迫害達到頂峰,發生了滅絕約600萬猶太人的大屠殺。1948年以色列國建立,是自羅馬摧毀耶路撒冷後近2000年來成立的第一個猶太人國家,並人為復興口語希伯來語的使用。但以色列建國的地點是在巴勒斯坦地區,導致和當地定居已久的阿拉伯裔巴勒斯坦人矛盾激化,致使原先居住在阿拉伯國家的近90萬猶太人陷入困境。到21世紀初,美國和以色列是猶太人的主要集中地。」

    也許了解了這段猶太史之後再對比中國,更容易理解電影的主旨。在同樣的歷史時期里,中華民族也面臨著西方列強的殖民和抗日戰爭時期亡國亡種的威脅。所不同的是,中華民族是有「邦」的,而且這個「邦」歷史悠久、政權強大、經濟穩定、文化認同度高,所以很容易舉起民族主義的大旗,組織有效的軍事力量進行反抗。在《屋頂上的小提琴手》中,送奶工人特伊Tevye及其生活的烏克蘭猶太人居住區Anatevka,卻沒有這樣的條件,在1905年沙皇對猶太人進行迫害和驅逐的時候,他們無法與強大的國家機器抗衡,只能「用腳投票」,流落他鄉。在晚清、民國和抗戰時期,同樣有大量華人通過偷渡、人口販子或者流亡,移民到香港、東南亞和歐美(張愛玲《傾城之戀》、杜拉斯《情人》),他們的遭遇與《屋頂上的小提琴手》或許更為相似。

    正因為如此,在沒有國家機器撐腰的情況下,猶太人通過什麼方法才能生存下去呢?《屋頂上的小提琴手》在開篇提出的方案是「傳統」(Tradition),但無論是嚴格在種族內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結合,還是安息日和婚禮上繁瑣的禮拜和生活儀式,無論特伊一家多麼的安份守己並以其幽默和善良贏得了治安官的友誼,這些傳統都不足以防止猶太人的流離失所。難道面對暴政,唯一的方法就是以暴易暴嗎?且慢,故事通過三個女兒的出嫁這樣的生活細節,抽絲剝繭,漸漸給出了更加令人信服的答案:

(1)經濟——大女兒特拉Tzeitel與窮裁縫卡姆佐Motel Kamzoil

     特伊的老婆格特Golde通過媒人介紹,一心想把大女兒特拉嫁給有錢人屠夫拉查·沃夫Lazar Wolf,但特拉卻與青梅竹馬的窮裁縫卡姆佐私定終身。特伊經過思想鬥爭,用一個噩夢騙過了老婆,成全了女兒的願望。原因在於,卡姆佐雖然窮,但是為人正直勤奮,特伊相信他通過努力終有一天能讓特拉過上幸福的生活。

(2)政治——二女兒霍德Hodel與基輔革命學生帕契克Perchik

     特伊和Anatevka的所有猶太人一樣,不關心也不願意參與政治,但是從基輔大學來的青年學生帕契克,卻是一個激進的革命者,他不僅在特伊的女兒和猶太人中間宣傳革新思想,鼓勵男女平等的新風尚,而且還在基輔的示威中被捕而流放西伯利亞,二女兒霍德要隨他而去,特伊經過思想鬥爭,同意並送走了女兒。原因在於,帕契克所倡導的自由、平等觀念,讓特伊反思自己多年的傳統婚姻是否有愛,並在大女兒婚禮上打破習俗主動與自己的妻子跳舞。

(3)信仰——三女兒夏娃Chava與非猶太文學青年菲得卡Fyedka

     三女兒夏娃通過書友關係結識並愛上了非猶太人菲得卡,特伊在經濟和政治上不斷妥協,但在同族同教內部通婚的信仰上,觸及到了容忍的底線,拒絕了夏娃。然而,正在這時,依據沙皇的命令開始驅逐Anatevka的猶太人。自己遭受的宗教和民族的迫害,使得特伊認識到宗教與民族歧視的惡劣,在舉家搬遷的時刻,以同一個上帝之名,祝福了自己的三女兒。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既有的社會環境中,有自己的根脈和傳統,有自己的社會關係和生活習慣,這無可厚非。特定的經濟條件、政治地位和宗教信仰,會在我們的內心形成某種定式,在遇到異己的人和社會環境時,就會出現不和諧甚至是衝突,由於經濟條件的如馬家爵,由於政治地位的如楊佳,由於宗教問題的如zd和jd勢力(無奈二詞被盾)。如何化解這些不和諧與衝突使其成為和諧與和睦?《屋頂上的小提琴手》無疑給了我們一個經典而鮮活的例子。就像特伊一樣,與自己的思維定勢作鬥爭,無疑是艱難與痛苦的,需要自醒,需要寬容,需要靈性,需要智慧。也許在今天的青年看來,自由戀愛是何其稀鬆平常的事情,然而就如同當年他們被父母和族人視為異端一樣,今天的我們仍然充滿了各種偏見與歧視,仍然缺乏寬容與自省。在網路力量日益強大的時候,對少數人和弱者的攻勢也日益兇猛,各種極端言論肆無忌憚的對異己言行口誅筆伐,對私人隱私和權利的尊重、對受害者的寬容和關愛、對自我責任的承擔被偷窺、揭醜和泄憤的聲浪淹沒,這與當年的沙皇又有何異?

    影片的最後,猶太人還是離開了烏克蘭的Anatevka,若干年後,甚至還遭到了德國的大屠殺。但是,他們沒有亡種,他們在逆境中學會了堅強的生存之道,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在世界各地走上了菁英的舞台。猶太人為中華民族從屈辱的歷史中崛起樹立了榜樣,那就是嚴以對己,寬以待人,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詆毀別人而獲得成功。美國的確給很多猶太人的發達提供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寬容社會環境,但是最終,還是需要猶太人自己戰勝自己,忘記仇恨,相信屋簷下就有愛,相信屋頂上就是燦爛的星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