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30 04:33:11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給TA永恆的美麗,這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
入殮師,一種邊緣職業。以死者為服務對象,將他們最後的美麗展現在親人的面前,使逝者永恆,使生者寬慰。
小林大悟原來是位大提琴演奏者,失業的他回到家鄉,繼而「誤入歧途」,莫名其妙的被招聘進了一家負責為死者入殮的公司。
小林與社長的面試說明了他對這個行業的不了解;小林與妻子交代工作情況時的支吾隱含了他對這個職業的自卑與困惑;小林在處理一件腐壞遺體時的劇烈乾嘔表現了他對工作的嚴重不適;舊日的好友也勸他換一份工作。他開始迷茫,猶豫著是否應該放棄,就像之前放棄拉大提琴一樣。
直到見識了社長高超的遺體化妝水平後,他才明白,這份工作所創造的,是可以給死者最後的永恆,並為死者家屬帶來莫大的感動和安慰。因此,即使妻子不理解他並回了娘家,也最終沒有動搖他願意繼續幹下去的信念。
——「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並走向下一程」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小林送走了一位又一位死者。在天與地之間,他演奏著大提琴,柔美悠揚的旋律,彷彿在感嘆生與死的不斷輪迴。
妻子還是回來了,還帶來了一個新的生命——她懷孕了。然而與此同時,「鶴乃湯」的老闆娘去世了。
這是小林第一次為身邊的人入殮。看著曾經如此熟悉的臉龐,觸感卻是如此冰冷。只剩下了回憶,才令人在這悲傷的氣氛中,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暖。在小林為死者淨身、化妝的過程中,妻子和友人從他那專注的眼神和一絲不苟的動作中感受到了他對死者的那份尊重,也明白了為何小林堅持做這份工作。原先的不理解就此煙消雲散。
終於,小林那消失了30多年的父親出現了,但是告知他消息的,卻是一封遺體認領通知書。經過一番痛苦的掙扎,小林才下定決心去為父親送終。而當他為父親入殮時,發現他的手裡緊緊地攥著一樣東西。費勁的掰開後,才發現這是當年與父親約定每年都會交換一次的石頭。原來父親從始至終都沒有拋棄他!多年的埋怨隨著潮水般的感動而瓦解了,父親的容貌也漸漸清晰。最終,小林親手為父親完成入殮,同時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答案。
一個人的離去,留給親人的並不是悲傷,而是一種愛。我們是因為深深的感受到了這種愛,才會深深的悲傷。其實每個人都會死,這是自然規律。只要用感激的心情活著,死亡就不是終結,而是超越!
P.S.:不愧為第81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題材獨特,但表達的東西卻很深。生與死,一直都是人類探索的主題。所以,無論在世界上的哪個影院放映,都會引起觀眾的共鳴。而導演的高明之處,是在於能讓人不由自主得為片中那些素不相識的人感動的落淚。究其原因,一些為死者送別時的細節鏡頭便是關鍵:
為妻子最後的容顏卻是最美麗的一次而深深感動的丈夫;
儘管兒子一心想做女孩,但在看見他的笑容時,仍然為他驕傲的父親;
滿足奶奶最後的心願,為她的遺體穿上長筒襪的孫女;
在父親遺體的臉上印下口紅吻痕的妻子、女兒、孫女;
所有這一切,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親人們的愛,而又是這份愛讓我們彷彿看到了逝者活著時候的樣子。這種感情上的相互聯繫,再加上久石讓大師的配樂,使得觀眾自然而然的融入了影片的情感氛圍。
另外,影片也沒有忘記描寫死亡的對立面——生命。
小林大悟拉著大提琴,季節逐漸變換,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暗示新的輪迴開始了。
妻子放下隔閡回到了家裡,並告訴小林大悟她已經懷孕了。接著小林就接到了澡堂老闆娘的死訊。
「生」是一條暗線,與「死」這條明線穿插全劇,交織出了人類永恆的主題。生的喜悅和死的悲哀,有時交換的這麼突然,帶來了心靈上的衝擊。再加上片中一些情節的鋪墊,使我們對老闆娘的為人有了大致的了解。所以在最後送別時,一句「您辛苦了」,讓人感慨萬千。
每時有人出生,每刻有人永遠的離開,生命的過程看似普通,只不過是一種自然規律而已。然而因為有愛,才讓它如此的難以表達。借《入殮師》的手,讓我們感悟死亡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