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春去春又來--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去春又来(台)/春夏秋冬(港)

8 / 87,631人    103分鐘

導演: 金基德
編劇: 金基德
演員: 伍永秀 徐在英 金永敏 金基德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9-07-30 08:27:16

我親愛的偏執狂


         兩年前幫一個朋友寫的期末作業,現在我依舊幫她做各種作業。
         以前是無償的,現在她請我睡覺。
     寫的好幼稚。

       一個完整的生命需要多久的時間完成?70或80年?我們並不能控制生命的長短,於是我們把結束當作開始,我們無能為力的相信了輪迴。當結束可以成為開始的時候,生命就完整了。
   金基德是個宿命論者,他和我們一樣害怕死亡,他在探索一個讓自己不恐懼的辦法。
   電影導演習慣於用自己的藝術向自己的偶像致敬,金的偶像是佛。
   佛教的宗旨是苦行,佛教徒用肉體的苦來忘記心靈的恐懼。這是個不聰明但有效的方法,數十年的苦行一旦徹悟,哪怕一潭死水也是最美的風景,無慾便無求,不再留戀,哪還怕離去。
   韓國並不是對於藝術嚴肅的地方,那裡的藝術形式唯美而輕鬆,我們常常在笑聲中流淚,那裡藝術家懂得生命但又不願讓生命沉重,但那又往往把生命顯得過於輕薄。春去春又來,很特別,也很韓國。簡單到極致的畫面,卻又美的讓人嚮往。陳述自己的理念,卻不停留於形式上的象徵,劇情的發展一樣精緻動人。
  
   四季
   四季輪迴,沒有什麼可以像四季一樣生生不息,如果拋棄人類所制定的曆法,似乎看不到頭尾。木盛則春,火盛則夏,金盛則秋,水盛則冬。小和尚在春天成長,在夏天選擇,在秋天承擔,在冬天頓悟。再平凡不過,卻包含萬物。結尾的又一春,簡單一幕,而我卻清楚的知道接下來所發生的一切,靜下來一想,害怕,我就這樣相信了宿命。
  我想導演笑了,他知道不用重筆墨,因為我無法推翻四季,也無法推翻人生的規律。他只需像老和尚一樣,不急,讓你看完人生。
  
   蛇
   作為女人,電影裡對女人的看法讓我不悅。
   在電影中女人像工具一樣被使用於因果報應的觸發點和頓悟的工具,這很狹隘。當然這也引發出本片中最為弱智的隱喻,女人如蛇般惡毒,女人遺棄了自己的孩子,於是立即被因果報應弄死了。我為女人的死亡想了很多種意義,比如遺棄子女代表結束了自己生命的延續或是孩子是唯一的希望,但我覺得並不成立,因為影片主題線索並沒有對女人有個好印象。
  
   島
   仔細看可以發現漂浮在水面的島不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它沒有根。夏的時候小和尚第一次於女孩子見面時說你能和樹一樣活很久。樹是有根的。
   我知道,我不會安於現狀,也不屑牽絆,但不是一生,永久是靜止的。就像刻在書上的歷史,它們不會再變遷,也沒有希望,所以我並不考慮永久。
  
   門
   電影裡所有的門都是形式上的,我寧可相信小和尚每晚繞過門於女孩纏綿老和尚是知道的。
   打開和繞只差一點,但會改變進出以後的一切,世界上的門僅僅是建立在心靈上的而已。所有的門不用鑰匙都可以打開。
   但心裡的門一定會關起。
   老和尚不說,如果說了還不如用牆隔開。
  
   船
   船是個連接。不屬於塵世不屬於空門。於是小和尚在船上make love,老和尚在船上坐化,許許多多的人用它離去用它回歸。
   它搖搖欲墜卻又堅不可摧,它脆弱到用隻雞就能拉回來,也可以執著到兩個大漢都劃不走,老和尚養過很多的動物,卻只有它於他心靈相通,一樣沉默,一樣度人無數。
   但終歸它是船,它一心想把人度入空門卻又不得不忠於乘客,這點正又於老和尚契合,一切順其自然吧。
  
   最後的最後
   最後的最後,小和尚不可避免的變成老和尚,開始苦行來還年輕時的罪孽,然後看小小和尚超越自己的惡,影片結束。你知道。週而復始了。
   不說破,是最好的教育,可代價呢。佛是沒有感情的。我常想佛教所在乎的是過程還是結果呢?影片似乎注重的是結果,但我想可能只是收到電影效果的影響吧。看電影的都注重電影的結果。
   我們常常並不是不誠實,只是有些時候不到時機。對周圍的人,對下一代。
   我們為很多事後悔。
   於是才期待起來生。
  
   也許這一切都是我的遐想,關於世界我總是越想越迷惑,也許電影僅僅簡單到只是形式,我們,包括導演並不能做到很多事,我們只能等待和承受,這很明智。
   王家衛,庫布里克,基耶斯洛夫斯基,安東尼奧尼,金基德,北野武,岩井俊二。他們一樣迷惘,他們的電影沒有結局,他們只需要把故事說成一個圓,然後讓你無法逃脫。
  
   其實就像金基德,他跟我們說,要嘛你乘坐這條船,要嘛等結冰。船沒有風險,但你不自由,走冰路可能會死。
   偏激的可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