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十二

2009-08-04 16:44:22

你看不到她眼睛裡的傷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一如想像中的那般雲髮鬢影,珠光寶氣,花朵繁碩,高床銀燭。
她穿每一件衣服,在凡爾賽款款徐行的時候,都是一幅畫,賞心悅目。每個鏡頭無不流光溢彩,色彩斑瀾,連帶著讓描述這部電影的人,都詞藻疊出。

瑪麗王后,一個史上著名的死在斷頭台上的美人。從她出場的時候,她穿著藍色的公主裙抱著歡快的狗,穿過大廳那一刻,粉色臉頰蕩漾著夢想與愛。我就知道,這個女導演是愛她的。
因為愛,所以把一切割捨分裂野心戰鬥角力壓抑逼迫都那麼輕描淡寫的鋪陳,不忍濃墨。

14歲從奧地利嫁到法國,踏上法國領土的那一刻,就被要求拋下故國所有的東西,赤身裸體換上法蘭西的絲綢,以及法蘭西的寵物狗。她的如花笑靨,從那刻開始懂得什麼叫隱忍。

鄧斯特不夠美,不夠貴氣,不夠華麗,甚至不夠豐腴,但她將瑪麗王后的憂傷演繹的如此淡定也是難得。

遙遠的國度,陌生的習俗,孤立無援的王宮,豆蔻年華的公主,收到母親大人的來信,字字句句都是對子嗣的殷切盼望,只盼著她借枕邊風在法蘭西獲得權力庇佑故鄉。她的夫君卻只知每日騎馬打獵,相敬如賓,在床上也一如繼往的彬彬有禮,輕輕握一下她的手,就此睡去,並不管法國和奧地利對她肚子的期許和冀望,更不用說春宵帳暖。而她,也只能向家鄉使臣含淚吼一句:我到底是法國王后,還是奧地利公主。

這段婚姻,平淡無奇,死水一般。加上冷冰冰的侍者,冷冰冰的皇宮,以及所有的交頭接耳,流言是非,毫無溫情。科波拉在其中將歷史大背景全部拋卻,只留下餐桌上的私語來表現慾望、嫉恨、排擠、刀槍,未免小氣。科波拉想拍的只不過是一個女人的一生,冒著忘記歷史的風險,有些不夠盡職盡責,但這也是她的權力。在科波拉看來,在瑪麗皇后的眼裡,她所看到的只有這些,不是歷史或者時代。巴斯第監獄又或者暴動流民,離她的世界,從來都是遙不可及。

從公主到王妃,她覺得可以做的努力,無非就是去巴黎看一場歌劇,打破貴族看歌劇不鼓掌的習俗,站起身,用力揮動手臂,高喊太棒了。她覺得驕傲叛逆的事,無非就是面對皇帝寵愛的情婦,高昂著頭,不屑一顧地走過。剩下的,也就只有遇到一群可以令她高興的朋友,同他們一起揮霍無度,夜夜賭博,反正他不需要她。她的生活邏輯就是這麼簡單,也只能這麼簡單。

浮華的花朵,靜謐的皇宮,她坐在朝陽下,拿著酒杯,身旁是酒肉朋友,她供給他們歡愉,他們供給她笑容。而他,他的夫君,他對她說的惟一情話是:親愛的,不要把我們的財產都輸完了,我要去睡了。他對陪她看朝陽,沒有任何興趣。

該說什麼呢。怪命運,還是怪血統。沒有人告訴她人世間還有其它別的什麼活法。最後的最後,她終於生下一個女兒。她抱著她說,因為你是女孩,所以你才能完全是我。這個小公主,她惟一以為完全屬於她的生命,卻都被硬生生給奶娘搶走。她逃到了宮外的農莊。那裡是她的天堂。養花,種菜,餵羊,擠牛奶,抱著天使般的小女兒在草地裡打盹。然後,一如所有俗套的宮中故事一般,她遇到帥氣的軍官,不可自拔,夜夜偷歡,沉迷床笫。

等到歷史的柵門要被推倒之際,她也早已經厭倦了奢華。有人告訴她,臣民在餓肚子。她望著小女兒天真地說,我們都不需要鑽石,對嗎?工匠不再送鑽石到皇宮,她也不再需要銀燭高照,華服珠寶。只是,她的臣民只看到她高聳的雲發,站在那遙遠的宮牆之上。
這對生來不知疾苦的夫妻,在知曉暴動時,面對慌張的大臣,握著手堅守皇宮。我竟不知是喜是憂。

你永遠也無法知道,不屬於你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你也永遠不要以自己的邏輯去揣測他們的愛與恨,輕與薄。因為,眼睛看到的,始終都是那麼地大不同。而他們,雖然做的不夠好,但是真的沒有心懷惡意,就如同那花朵與鑽石一般,本身是不染塵埃和鮮血的。而將歷史車輪,王朝的顛覆加諸一個深宮女子身上,是懦夫眼睛才會認定的事。

最後的最後,她坐著馬車離開那座雲端裡的凡爾賽。科波拉始終還是不忍心推她上斷頭台。丸子惋惜地說,我就是想看斷頭台那段啊。這個孩子,仍還是不懂疾苦,所以不怕被故事裡的悲傷刺到真正的悲傷。

有一幕,他去打獵,她送他離開。那天,她那身淡藍色的衣裙,宛若晴朗天空。他彎腰親吻她的手背,那一刻,我幾乎要把他們當成是普天下最相親相愛的平凡夫妻了。可惜,他們不是……

相關劇照: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PhotoColView.aspx?cPhotoCol=100001488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