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天外奇蹟--Up

飞屋环游记/冲天救兵(港)/天外奇迹(台)

8.3 / 1,126,086人    96分鐘

導演: 彼特達克特 鮑伯彼得森
編劇: 鮑伯彼得森
演員: 愛德華艾斯納 克里斯多夫柏麥 喬登奈高 鮑伯彼得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維舟

2009-08-17 18:30:19

人民喜歡被童話感動


和Suda一起去看了《飛屋環遊記》,片子很熱門,差點沒買到票。看來童話總是受歡迎的,即便這一次男主角已經78歲高齡。林奕華曾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感動和思考,為什麼香港人更喜歡前者?」但看來不止香港人,也許絕大部份人都是喜歡感動更多于思考的,因為童話和夢想對不少人來說是一種生活力量的來源,是一種需要。豆瓣上關於這片的最受歡迎的影評都冠以諸如「最華麗的冒險是與你相守」、「我只是難過不能陪你一起老」、「回憶是一座囚牢,只有愛能赦免」、「你是我一生的冒險」之類的標題。不過這片也並非沒有值得思考的地方,與好萊塢以往的動畫不同,這片並不是孩子所能完全看懂的。

這個故事的一個首要特點是:它關於一個延遲實現的夢想。Carl和Ellie雖然從小就熱切想去天堂瀑布,但直到她去世,他們一直都沒有成行。隨後78歲的美國釘子戶Carl在面臨喪失一切的情況下,才毅然決定飛屋前往夢幻之地。老年故事主角經常陷入於孤獨貧困中,他們的故事「往往在這種富有典型性的陰鬱的情景下開始」(《秋空爽朗: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貧困和喪失以一種緩慢發展的抑鬱控制著老人的生活,在這個故事中,未實現的夢想構成了生活新的開端。按照心理學的分析,諸如離婚、親屬死亡、工作失敗之類的非常事件在強迫人自我改造和發展上常常是必要的。在《飛屋環遊記》里,也正是妻子的逝去和房子面臨被拆除這一系列非常事件,強迫主角去自我改造——榮格曾強調:自我改造是人的後半生而不是前半生的任務。

當Carl踏上旅途時,他無疑還面臨著另一項重大的任務(和自我改造一樣,這也是人的後半生的傳統任務):宗教性的自我超越。他的前半生雖然與亡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那卻是一種平庸的幸福(當然,這種「平平淡淡才是真」也感動了無數觀眾,因為很少人能實現自我超越)。因此片中不斷提到他們童年時未實現的夢想,事實上這是激勵乃至強迫Carl去追尋夢想的最太甚至唯一的動力。包括牛頓和愛因斯坦在內,許多偉人常常是到了晚年才熱衷於他們在青年時期暫時放在一邊的精神追求。

在這個故事真正開始的時候,女主角已經在生理上死去,只是因為Carl還記著她,所以她才仍然活著。以這種方式活著,本來不就是一個肉體終究要死滅的凡人所能期許的最大願望嗎?難怪這個主旋律的橋段主宰了許多人對本片基調的判斷,也證實在如今這個時代,「感動」可以轉化為強大的商業效益。值得尋味的是:Carl在起初對胖男孩小羅一直頗不喜歡,但小羅那種幾乎達到莽撞程度的勇氣,其實與小時候的Ellie幾乎完全是同一類型的。只不過這種白羊座式的勇氣在當初對Carl(大概是摩羯座吧?)構成了一種吸引力,而如今則是一種麻煩和負擔——這也充分說明他已經衰老。

對Carl來說,天堂瀑布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它作為一種未完成的夢想的存在。這個念頭驅使他不顧一切的朝著這個目的地進發。作為一個寓言,我們看到這一想法在後來已由使他騰空飛去的動力,演變成壓迫他的包袱——他在山頂上不顧年邁體弱,像蝸牛一樣背著那個飄在空中的房屋,吃力而頑固地朝向瀑布進發。只有當他抵達那兒,把他所有的舊傢俱等扔掉,他才恢復了思想的自由,重新得以騰空而起。

他確實到達了夢幻之地,還遇到了兒時崇拜的英雄。但有句話說:「當你尋找真理,最可怕的是你找到它的時候。」尋找夢想和英雄的結果大抵也是如此。這也是現代的一個深刻縮影:人們不斷的尋找真理/夢想/英雄,又不斷地對找到的真理/夢想/英雄大失所望。以致於人們常常覺得,也許留著夢想不去尋找、或者尋找而不可得的那種過程反倒更讓人欣慰,既然找到的結果如此可怕。導演事實上暗示了觀眾,本片的「英雄」不是被Carl崇拜的蒙茲,恰恰是Carl本人——真正的英雄竟然就是尋找英雄的那個凡人。當然,蒙茲也曾是一種尋找夢想的人,但他在這個過程中卻變成了一個迷失自我的可怕人物,這是另一個現代詛咒:一個不惜一切、不擇手段想達成目的的人,不論他的目的曾經多麼崇高,他的手段都會使他異化為一個令人憎恨的魔鬼。

使這片更像一個寓言的是那種裝備上的反差:Carl飛行依靠的是汽球和普通房屋、他的武器是一個老年人的枴杖、而蒙茲耗費數十年也未能接近的怪鳥,卻被小羅的巧克力所吸引。在寓言中,往往是邪惡的一方擁有更強大的攻擊性工具:如這片裡先進的飛艇、狼狗隊,以及蒙茲的寶劍。正如另一個經典寓言《大逃殺》中,幾十位同學中分到最具攻擊性武器(槍、刀劍等)的最終都死於非命,而最終生存下來七原秋也分到的裝備卻是看起來毫無用處的一個鍋蓋!並且,與歷來的通俗故事中一樣,本片中狂熱想得到寶物(怪鳥)的人總是無法得到它,而只有不想得到它的人,才能得到它並輕易地接近它。

好萊塢動畫向來強調善良、誠實、勇氣之類的主流價值觀,這一次也不例外,使《飛屋環遊記》有著強烈的美國式主旋律意味,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確實已經比以往的不少片子深刻了。不過看著電影院裡和豆瓣上被感動得心滿意足的人們,我有時又不禁懷疑:動畫片是否真的需要那麼深刻?看來至少對大部份人來說,這並非一種必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