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elia

2009-08-20 08:33:55

反智主義的勝利


「根本上說,上帝甚至只是對我們發出一道粗暴的禁令:你們不要思考!」
                                                                                            ——尼采
       
       口碑甚好,好友力薦,夢工廠的開山作,When You Believe的原聲,期待太多,十拿九穩的高開低走。

       98年的作品,製作上沒有任何問題,場面之大氣拿到現在來看都是90+的高分作品,可惜我對摩西的故事實在沒有認同感。想起曾經也名不正言不順地嚮往基督教:小時候覺得教堂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建築,彌撒是個很美妙的詞,牧師都是很慈祥的爺爺,就連《三個火槍手》裡的反派紅衣主教都壞得很酷,於是總是有心研讀聖經,後來不知道從哪裡搞來一本黑皮小開面(傳說中的天意),結果閱讀《舊約》不足三篇就放棄,《利未記》之後的篇目,至今沒有看完。

      彼時閱讀的障礙,單純出於文字所得非我所想,《舊約》中耶和華的形象與我所期待的「仁慈的主」劃不上等號,便自覺摒棄。埃及人用暴力的手段、用希伯來人的「犧牲」換來了帝國的強盛,那麼希伯來人的自由,就必要用埃及庶民的「犧牲」來換取嗎?埃及之罪,是庶民之罪嗎?

      這是常常被有意無意模糊的等式。

      其一,達成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嗎?面對這樣的質問大多數人會給予否定的回答,若換一種說法,以暴制暴是正義的嗎?又或者再換一種提法,目的和達成目的的手段可以相悖嗎?扯開一點說,好比一個人養了一群羊,他希望這群羊是文明有教養的、非暴力的、民主自由的、和諧共處的羊,於是他制定了法:不「聽話」的羊——斬。他用最不文明、不民主、不和諧、非常暴力的手段處置了某隻可憐的羊。所謂文明的深度、民主的程度、自由的尺度,很多時候都是對不同意見的容忍度,如同伏爾泰所說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其二,動輒動用集體觀念的「大敘述」我們並不陌生,甚至是整個世界的流毒。二戰後整個德意志民族成了罪人,日本人在中國人口中等同於「鬼子」,被一視同仁地仇視著。這種集體性的偏見在更小一些的圈子裡也存在著,例如:韓飯NC,秀粉SB,上海人小氣,北京人裝大爺……從條件擺出到結論得出,是水到渠成的一樁買賣,這種將別人打包分裝的思維實際上的潛在動因是將自己分配到特定人群的對立面——往往是較為正面的一方,這種毫不費力獲得的優越感,很少有人不曾貪圖,自鳴得意快慰容易讓人忘記了思考,這種危險的邏輯可能產生的惡果是:對一個集體一視同仁地仇視到一視同仁地殘酷懲罰,往往只有一小步的距離。

      基督教是反智主義的勝利,是弱者的宗教,上帝反覆教誨的是讓人們如何拋棄思考。受苦的人們你們別思考為何自己會落到這樣的境地,你們只需相信,總會有一個摩西把你們帶出苦海,你們只需相信,敵人早晚會被消滅,你們只需相信,你們眼下所經歷的苦難都是上帝的考驗……不,別思考你的神是否用了比敵人更卑劣的手段去懲罰無辜的人,也別懷疑你的神給你的指示,不聽話的羔羊一回頭就會變成石柱。別問為什麼,別思考。

       前兩年極度低谷絕望的時候,曾經考慮求助宗教,於是重新找出那本黑皮小開面的《聖經》,極虔誠地用鋼筆一字一句抄寫《新約》,以求內心平靜。最後當然沒有抄完,停在哪裡已經不記得了,至此算是徹底醒悟,《聖經》不是我的經。

      或許只有期待被拯救的人才有資格成為上帝的子民,而我是那個冥頑不靈只肯自己佔山為王的猴子。我走的每一步都是因為我自己,所有的失敗是我自己的,所有的成功也是我自己的。

      我沒有宗教,但誰說我沒有信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