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終極追殺令:導演版 Leon

这个杀手不太冷/杀手莱昂/终极追杀令(台)

8.5 / 1,251,268人    110分鐘

導演: 盧貝松
編劇: 盧貝松
演員: 尚雷諾 蓋瑞歐德曼 娜塔莉波曼 丹尼艾羅 Peter Appe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浮木

2009-09-01 19:09:57

一場家庭的悲劇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本來不想寫影評的,但看到這麼多人喜歡這部影片,我也不吐不快,在此囉嗦點兒感受吧。
   
先表明立場,不喜歡這部片子,小資的嚴重,情節也不能讓人信服!
  
mathilda簡直是變態。父母待自己不好就想殺父母;姐姐練體操不讓她看動畫,就恨姐姐,除了一個不懂事兒的4歲的弟弟,她想殺掉全家人,令人震驚!另外,一個12歲大的女孩,就因為隔壁的一個莫不相識的40多歲的男人安慰了她幾句,她就愛上了人家。在我看來,說愛上Leon,倒還不如說在玩弄Leon。Leon救了她之後,mathilda就賴上了他,說道,如果你不收留我,我今晚就會死去!住下之後,憂傷的12歲少女,卻經常主動調情,用語言與行動誘惑40多歲的殺手Leon;之後mathilda下定決心,要向Leon學習當一名合格的殺手,為弟弟報仇!但她最終也未能實現,反而給Leon帶來很多麻煩。這也罷了,作為殺手,最起碼應該有殺手必備的警惕性吧,結果呢,被人跟蹤,後被警察抓住,毫無反抗之力。正是由於她的疏忽,最後導致Leon的死去。
   
當然,她的出現是給Leon的生活帶來了歡樂與變化。但是,隱秘、孤單、危險不正是一個殺手的常態嗎?Leon若找任何一個女人一起生活,他也不會這麼寂寞,這麼苦悶,只要別怕被仇人發現。mathilda正是抓住了他這一弱點玩弄了他!Leon的結局,一開始就註定了,他自己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Leon終於因她而死,此時被拋棄於這個世界的mathilda按理說應隨Leon而去,但她回到了原來的學校。在她和學校校長談話中,Leon在她的回憶裡已然成為一段奇遇記,一次短暫的艷遇!這可是一個12歲的女孩啊!並且,在她與校長的談話中,她又重複了那句對Leon所說的話,如果你不收留我,今晚我就會死去!據我所知,在影片開頭,極其仇恨這個家庭的mathilda,寧可在家被父親打罵,寧願在家抽菸,無所事事,寧可在接到校長電話時說自己已經死了,也不願回去,但現在她又回來了。是走投無路嗎?她不是已經很成熟了嗎,成熟到可以與成年人戀愛的她,自然也可以遠離學校,找份工作養活自己,但她最終選擇了回校!她的真正目的,我們不得而知~

為什麼mathilda會有這麼多離奇的行為,為什麼她最後走到這一步?太過叛逆?還是太過成熟?有很多也許,也有很多可能。但這都不足以解決我心中所有的疑惑。突然,我有了一個好的理由,豁然開朗。


從mathilda的家庭環境來看,母親對她還算不錯,但父親對她很粗暴。用心理學來分析,一個人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家庭的溫暖,父母的關懷對他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健全的人格的養成,對這個世界的安全感的建立,都需要在父母的引導與關心下形成。如果在特定成長階段需要的東西未能滿足,它將會影響到此人下一個成長階段的進行,甚至在以後的人生中,也會通過某個通道把積蓄在潛意識中的能量釋放出來。影片中的mathilda實際缺少的就是父愛,所以她更渴望的是父親的關愛。當姐姐正跟著節目學體操時,她故意調台,引起姐姐的憤怒,於是追打她。mathilda趕緊向洗手間跑去,高聲向爸爸求救,並撞上了父母的調情,自然,mathilda得到的只是一頓臭罵;後來,mathilda寧願逃學在家,也不去父親給她聯繫的學校,也正是這個原因。但是,私藏了殺人不眨眼stan的毒品,遭受生命威脅的父親並沒有給mathilda所渴望的東西,相反,是脾氣暴躁的父親的進一步傷害。此時,面對Leon的溫情安慰,一個與父親幾乎同齡的男人的溫暖,mathilda內心對父愛的渴望開始悄然轉移到Leon的身上,對父親的愛也轉為仇恨!當全家被殺,孤身一人的mathilda被Leon收留時,她內心對父愛的渴望全部轉移向Leon。為了能留在殺手的身邊,她需要成為一名能與Leon共進退的殺手;為了永遠不失去渴望的父愛,留住Leon的心,mathilda把父愛扭曲為伴侶之愛,只為了要完全得到他!於是,在Leon面前,mathilda必須讓自己顯得更加成熟,更加有女人的魅力,她要讓Leon忘記自己只有12歲。其實,成熟的女人只是一層表象,一個孩童的心靈是mathilda無法掩藏的。比如,Leon一次執行完任務回來,在屋內等候的mathilda本來是正在看喜愛的卡通片,但她一聽到Leon的開門聲,趕緊把頻道調到女性娛樂節目頻道。她明白,一日自己沒有成為Leon事實上的妻子,Leon都有離開自己的可能,這讓mathilda時時刻刻缺乏安全感。而此時,mathilda又已經探明殺害弟弟的兇手的詳細資料,她需要報仇,但她還沒有能力。憂愁顯示在臉上,反映了mathilda內心的惶恐,內心的焦躁。而mathilda臉上的憂傷,是女人對付男人的一把利器,它喚醒了Leon這個冷酷殺手內心深處的溫情,讓他想用心呵護她,保護她,撫平mathilda內心的傷口。此時,寂寞且同樣需要別人關懷的殺手Leon也逐漸失去理智,開始沉淪。
事實上,mathilda所表現的這種對父愛的渴望,是隱藏在潛意識層面裡的,其主體在意識層面對此毫無知覺。由此而產生的種種行為,也是無意識中的表達,是內心蘊藏的心理能量的發洩。對於這種情感,我不敢稱之為愛情,或許,這只是一場悲劇!悲劇結束後,mathilda的夢也已經醒了,她也開始了符合自己年齡的正常的人生~


聊完人物,再說說其中的劇情吧。

首先,在聯邦大樓里工作的警探stan,其另一個身份是大毒梟,這很常見。但他能公然闖入美國公民的家中,殺害他們全家,最後留一個小弟應付警察局了事。也許電影情節會有些誇張,即使如此,連一個手無寸鐵的4歲小童也不放過,這也得好好向警局解釋一下吧?但在後面接受同事盤問時,他態度十分囂張,最後還不了了之,安然無恙。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聯邦大樓廁所裡,當這個警察又想對mathilda大開殺戒時,我在想,這是在國家機構里耶,不是一個沒人的小胡同,警察隨便就能殺一個人了?連正常的拘捕、審問程序都沒有?作為社會常識,正常邏輯,國家政府或警察部門,一般都是維護公眾安全,抵制邪惡勢力的象徵,即使內部出現個別問題。而這部影片打破了我們的常識,警察運用政權的力量,非法牟利,胡作非為,非但政府部門無人問津,而且政府資源任其調遣。如若如此,社會不早就亂套了嗎?但電影中它依然井井有條的運作著。也許身在紐約的市民看到這個片子都會笑的~太扯了~

除此之外,影片中Leon教mathilda做一名殺手時,她們兩合作剪斷別人的門後的鎖鏈,然後闖進去拿目標練槍法的那段情節,剪鎖鏈的鏡頭竟然重複了十幾遍,我當時都笑了出來。我在想,這是在做殺手呢,還是在學入室盜竊?原來做殺手這麼簡單的!影片開頭的Leon神出鬼沒的身影,百發百中的槍法哪去了?殺手一般是來無影、去無蹤,悄無聲息地把目標幹掉,然後自己再悄然身退,以求不暴露自己。這裡呢,呵,連手榴彈都用上了,真是省事!難道警察不管嗎?嗯,就當大家都在午睡吧~

在影片最後,警察一個槍榴彈射入Leon的住所,然後警察衝進房間展開搜索,發現了一名生者。此時,在這幾十平方的屋子裡,警察還沒搜出殺手的屍體,大家就一致肯定這名傷者的身份就是一名警察,然後,一路綠燈全開,Leon安全到達一樓。對於這個情節,不知有多少人信服,反正我是很不適應!唉~不知是觀眾太聰明,還是製片太愚蠢。

最後,說點兒優點吧。男主角的演技不錯,女孩長得還可以。還有,片尾曲真的很棒,浪費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