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時時刻刻--The Hours

时时刻刻/此时此刻/小说人生

7.5 / 142,134人    114分鐘

導演: 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 麥可柯林漢 大衛海爾
演員: 梅莉史翠普 妮可基嫚 茱莉安摩爾 史蒂芬迪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A5ON™

2009-09-04 04:14:23

從《達洛維夫人》到《時時刻刻》


    從伍爾芙到坎寧安,從《達洛維夫人》到《時時刻刻》,時代、風俗、政局、生活方式都已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但是,人內心的寂寞、孤獨、恐懼、徬徨似乎絲毫未變。內心與外界不可避免的對峙和無可奈何的和解也沒有改變。
    坎寧安讓達洛維夫人來到二十世紀的美國。坎寧安筆下的達洛維夫人有獨立的工作、相處和睦的同性戀人、人工受精而來的女兒。這樣一個女人已經完全超越了伍爾芙所呼籲的「一間自己的屋子和一年五百磅的收入」,她從生活方式到經濟狀況甚至繁衍後代都是完全獨立自主的,她擁有選擇的自由,也做出了自由的選擇。從外部考察,達洛維夫人的獨立是婦女獨立的最高表現形式。應當說,這種徹頭徹尾的獨立是一切婦女運動追求的目標。
    達洛維夫人不僅能夠主宰自己的生活,她負擔著昔日戀人理察的生活。理察身患愛滋病,陷於無望的同性之愛,毫無求生慾望。她支持他的創作,照顧他的生活,推廣他的詩歌,可以說沒有她就沒有他。沒有達洛維夫人的理察令人目不忍視。他們的關係從表面上看來是理察完全依附於她。這恐怕又是一個婦女運動所追求的目標:轉變女人對男人的依附關係。
    達洛維夫人的堅強是值得尊敬的。然而,很顯然,作者坎寧安對這種外表的堅強並不心悅誠服,對達洛維夫人這一婦女解放的成果並不欣賞。理察並不感激達洛維夫人的照顧。他一心求死,對一切都感到厭煩,對達洛維夫人為他的詩歌獲獎而精心安排的慶祝活動憤怒不已。最終他在晚會開始之前墮樓而亡, 讓達洛維夫人一個人面對不可收拾的殘局。
    對理察而言,他的生命早已失去意義,正如他對達洛維夫人說的:為了你我才苟延殘喘。然而最終達洛維夫人的羈絆也已經沒有作用。他們的愛情早已退卻。不僅他不再愛她,她也已經不再愛他。他們之間已經沒有必然的聯繫。他們對彼此都不應該再有責任和義務。達洛維夫人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他人。然而,這個他人沒有必要是他理察。而且,對於幼年即被母親遺棄的理察來說,為了他人而活也實在是個值得商榷的命題。因此,他不領達洛維夫人的情。他走得乾淨俐落。
    達洛維夫人的獨立堅強責任感因為理察的離去而受到質疑。是不是這些品質本身並不如我們以為的那樣值得追求? 是不是從伍爾芙時代到坎寧安生活的時代其間一切的婦女運動、解放都是無用的? 我想不是。坎寧安讓我們從理察母親和達洛維夫人的女兒身上看到希望。
    理察的母親似乎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受伍爾芙小說的蠱惑想自殺卻最終沒有勇氣只能拋夫棄子遠走他鄉。但是,她卻擁有達洛維夫人所不具有的品質,勇氣與懷疑精神。在出走之前她有一個看似美滿的家庭和一份外表體面優渥的生活,衣食無憂又深受丈夫兒子依賴。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女人很難進一步思考人生,即使思考,也很難真正認識到這種生活的侷限與荒誕。但是,布朗夫人,也就是理察的母親卻能夠真正地認識到生活的壓抑並且企圖改變。改變是痛苦的,因為這意味著放棄已有的一切。她做到了,她準備放棄一切,結束生命。但是,在最後的時刻她改變了主意。她不是不敢於死,但是死亡意味著背叛。背叛丈夫和兒子,讓他們的餘生在不安與悔恨中度過。她不願如此。責己永遠比責人更加艱難和痛苦。她最終選擇了出走。用形式上的背叛換取實質上的忠誠。她用出走解脫自己,也解脫丈夫和兒子。從此以後,對他們來說她只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妻子和母親,她不值得懷念,最好的辦法就是忘記她。出走後的布朗夫人也只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不若達洛維夫人般耀眼。但是,即使做一個平凡的自己也勝過做一個精緻的玩偶。布朗夫人的堅強來自內心,達洛維夫人的堅強只是外表。
    達洛維夫人的內心是孤獨無依的, 因此她需要理察,需要工作,需要戀人,需要女兒。只有在這重重武裝後她才能感到生活的真實感。理察代表了她少女時代的夢想,如今愛情不再,光陰流逝,只有抓住理察才能留住那段夢想,哪怕那是不可能實現的泡沫。雖然理察的生活全仰仗她,而事實上,她才是依附者,她在精神上依附理察。布朗夫人與達洛維夫人不同,她在精神上是獨立的。我想作者藉助布朗夫人與達洛維夫人的對比告訴我們,真正的獨立源於精神,做到在精神上不依賴他人才是婦女解放的最終歸宿,財產、工作、生活方式應該服從於精神的獨立而不是作為精神孤獨空虛的遮羞布。但是,布朗夫人的行為在事實上傷害了她的家庭,理察的悲劇布朗夫人難辭其咎。那麼,怎樣才能讓婦女同時擁有精神獨立和家庭關係的穩定和諧呢? 坎寧安似乎沒有找到合適的方式。又或許,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但是,坎寧安讓我們在達洛維夫人的女兒身上看到隱約的希望。
    人工授精的試管嬰兒,不知道親生父親,母親是公開的同性戀,這一 切足以讓一個內心孱弱的人終身生活在自卑與憂鬱中。但是達洛維夫人的女兒卻是樂觀開朗的。她理解母親,尊重她的選擇,她也熱愛生活,接受生活的艱難與不完滿。我們不知道她會以怎樣的方式鋪陳自己的生活,但是,至少,我們很欣慰地看見,雖然我們不能為婦女解放提供一個最終的答案,但是,我們的努力不是沒有作用的,因為我們的時代至少創造了一個這樣快樂而健康的靈魂。
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547d0e0100c2na.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