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琉璃螢火蟲

2009-09-17 19:04:09

有的沒的(這不是影評而是拿電影與考據來的事實對比)


先來看看老魏(魏德林),他當上柏林城防司令跟電影裡拍攝的一樣,本來因為對敵怯懦的傳聞要被希特勒處刑,而老魏的自我辯解讓希特勒大為賞識,賞了他做柏林城防司令。電影裡沒提到他已經是第四任城防司令了,柏林戰役中柏林城防分八個防區,由柏林城防司令統帥指揮,老魏當上新任司令是4月24日,柏林戰役進行到第四天,等於說希特勒一天換一任城防司令。列下第一到三任城防司令名單:赫爾姆斯•雷曼、恩斯特•凱瑟,埃里希•貝恩范格。第三任比較有趣,這位本是中校,被希特勒心血來潮提升為將官委任為城防司令,其實他後面還有出場,雖然電影裡同樣沒拍出來。

蒙克負責的Z區(既政府區)不在八個防區之內,政府區是獨立的,而Z區司令也不在柏林城防司令指揮之下,只向希特勒負責。按1SS戰史的描寫,蒙克跟老魏相處、協調的不錯,電影裡老魏說戰況蒙克便配合著展開地圖的情形還是比較靠譜的。希特勒任命蒙克做Z區司令這一段電影中沒拍攝,否則會很嘔|||||||||(這個神經病要蒙克想法子撐到5月5日,他想跟拿破崙死在同一天,)

電影裡看到蒙克給申克打電話那段曾有點奇怪,這倆人的語氣好像是老熟人似的,這邊接電話的說「申克」,那邊就回到「蒙克」,底下就BLABLA佈置任務。扒拉資料時終於扒拉到,確實,這倆確實老早就認識,早在戰爭開始時他們便認識了,當時兩人都是警衛旗隊的上尉,一起經歷波蘭戰役、比利時戰役和法國戰役(隨後蒙克就在南斯拉夫失去一隻腳,退到後方呆了三年多)。蒙克的觀點是申克雖然是內科醫生,但在給傷員包紮繃帶、注射止痛藥物上能有所幫助,結果申克做了哈瑟教授的手術助手,協助哈瑟連天加夜作手術是事實,他們在七天裡做了大約三百七十次手術,其中大部份傷員都死了,剩下的所謂輕傷也都是鋸掉胳膊或者腿,由於物資匱乏,到最後都是從死人身上扯下繃帶給還沒死的人包紮,申克戰後從蘇聯回西德還是以醫生為業,自己開診所,看到網路上有說他被禁止行醫,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傳出來的流言,至少六十年代《新聞週刊》柏林分部主編奧唐納採訪申克時,申克還是在行醫的。

菲格萊因,道具師大概是弄錯了,菲格萊因只拿到銀質近戰勛飾,電影裡佩戴的卻是金質。審判菲格萊因那段電影沒拍攝出來(幸好沒拍攝出來,菲格萊因當著眾人面前掏出生殖器小便那一幕……實在是重口味一般人接受不來),四位將軍做法官,青年團全國領袖和一位上校做觀察員,按軍隊手冊組成軍事法庭判處菲格萊因死刑。行刑之前希特勒把菲格萊因從中將降級為二兵(可見希特勒有多怒了|||||||)

六個天使般的孩子
採訪過眾多地堡生還者的奧唐納寫下這麼一段話:「在我採訪過的地堡倖存者中,沒有其他任何話題會引起如此的緘默,即使最鐵石心腸的人,都為了六個孩子的命運低頭嘆息。」
瑪格達親手毒死六個孩子的一幕,電影裡拍攝出來了,電影沒拍攝出來的是父母之外的那些人為了拯救孩子的努力——漢娜•萊徹曾提議以飛機把孩子們帶出柏林;蒙克也計劃過撥出坦克將孩子們送往戈培爾妹妹瑪麗亞•基米奇(Kimmich是夫姓)那兒,隨她逃亡到西方;甚至愛娃的女傭莉斯爾•奧斯特塔格都想要強行帶走孩子一起突圍,然而這些試圖全被父母抵制了。一直在想,以萊徹、蒙克的計劃,六個孩子不會落到蘇聯人手中(莉斯爾的就不好說了),就算落進敵人手中也是落進英美軍隊手裡。戈培爾夫婦恐懼的是什麼?是孩子接受了盟國思想教育而恨父母?還是覺得沒有納粹的世界孩子沒有了生存價值?無論他們恐懼的是什麼,他們的做法都是徹頭徹尾的自私,為子女作出死的選擇,但孩子們自己的意願呢?最讓我心裡發顫的不是瑪格達冷靜毒殺孩子們的那一幕,而是海爾加掙紮著不願喝下安眠藥的一幕,早慧的她已經清楚母親將對自己幹什麼,她想活下去
卻不知戈培爾站在門外聽著這個自己最喜愛的女兒無助地喊著「爸爸」時,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電影裡鮑曼就是個背景,實際上這位納粹黨全國領袖可是沒少在希特勒死後倒騰,先是要親自跟蘇聯人談判要人冒死去修電話線,然後自認是頭號人物,非要老魏跟蒙克聽命於自己,甚至廢除蒙克的軍令,如果不是戈培爾出來打圓場,大概會起衝突吧。突圍時蒙克把他分在第一突圍隊,他不願意,因為第一突圍隊就是實驗突圍路線安全性的小白鼠,鮑曼選擇了第三突圍隊。

蒙克向戈培爾公開抱怨讓老人上戰場,原話是:「不負責任,他們甚至連合適的武器都沒有,被俄國人想打兔子那樣打死」,電影裡經過修改,不知道是不是怕『兔子』這樣的形容詞會引起某些人士的敏感神經。

希特勒自殺前召蒙克晉見一幕也經過修改,蒙克是4月30日早上不到六點前往元首地堡,快七點才告退,不是像電影裡那樣說了幾句就走,而是詳細報告了戰況又聽了希特勒N多關於他跟拿破崙如何如何領先時代不被同時代的人理解之類的廢話= =。而且也不是部下告知元首見他,而是接到元首地堡裡的電話通信員米施的電話,蒙克的反應很有趣,第一反應就是元首現在是否正常。最後那段時光里希特勒情緒波動極大,經常有人莫名其妙被處罰,比如提交突圍計劃而被撤職關押的11SS師長齊格勒——當然,齊格勒的事電影裡沒拍。以前的資料有說齊格勒是被老魏撤職,但是綜合當時諾德蘭師所在的位置和齊格勒被撤職的時間(當時諾德蘭已經後撤到Z區,不在老魏轄區之內;且齊格勒是在領受橡葉飾後作簡報時被撤職),我採信去年出版的1SS士兵們一書的說法,齊格勒是被希特勒撤職。

突圍那部份電影拍得有些混亂,主要是感覺時間弄太亂了,電影裡先放出老魏播出投降令然後是地堡裡的人突圍。事實上突圍是在5月1日到2日夜間,而老魏是在5月2日早上投降。戈培爾夫妻的死亡時間也有些奇怪,青年團全國領袖阿克斯曼在戰後所著的回憶錄中寫明他5月1日晚上八點半在元首地堡前廳遇見蒙克,蒙克告訴他自己被戈培爾夫婦的死耽擱了(本來蒙克是要在七點左右給集合的Z區指揮官們做突圍指示,這段電影裡同樣沒提)。按事實來拍的話,戈培爾夫婦應死在克萊布斯和布格多夫之前——這兩位將軍跟突圍隊成員一一握手,在最後一支突圍隊離開後自盡。而電影中卻處理成兩位將軍自殺之後。

突圍之前榮格和克里斯汀與士兵們一起去地下軍火庫拿裝備這段很贊,按榮格的回憶錄,她們確實是去了軍火庫,因為蒙克非要女人也全副武裝,所以她們也配了槍,不過不到危急時刻不能開槍。因為他們的目的是逃離,不是作戰。很喜歡一個細節,就是蒙克手裡拿著一頂頭盔對部下說要把元首遺囑送到新總統鄧尼茨處,當時蒙克確實是只帶了一頂頭盔和一把槍,身體力行了輕裝突圍的指令。就是奇怪後來在啤酒廠防空洞裡,他怎麼又戴上軟檐帽了,至少到現在沒見到他隨身帶了其他帽子的記載(正因為是輕裝突圍,所以後來被T-34截斷去路只好拐回頭——他們突圍隊沒帶火箭筒,只帶了幾顆手榴彈,對付坦克完全不行。不過電影也沒拍他們被T-34逼回原路的那一段+_+ )
突圍隊成員上也有點奇怪,從現有資料所看,蒙克帶領的第一突圍隊裡有四名女性,除了榮格、克里斯汀、曼奇阿莉外,還有鮑曼的秘書艾爾斯•克魯格;大使哈維爾也非半路遇見,而是一開始就在隊中,此外隊裡還有海軍聯絡官福斯,但是電影裡沒看到隊中有海軍制服,不排除福斯穿了其他衣服,畢竟海軍制服太顯眼了,也不方便實際行動…………
從帝國總理府跑向凱瑟霍夫地鐵站台時,有幾個老人在切割動物屍體,全不顧槍聲陣陣,這一幕完全是按照榮格的回憶錄復原的,飢餓戰勝了死亡的恐懼。
曼奇阿莉的掉隊,不是電影中拍攝的那樣,是不願再走坐在哈維爾河邊等死。而是她說要去找些平民的衣服,其後便再沒人見過她。

突圍隊走的路遠比電影中描述出來的多,其中一些場景可能是導演為了『和諧』起見刻意不拍。否則會刺痛一些『正義陣線』人士的神經吧

蒙克突圍隊起初是二十來人,夜裡突圍掉隊了幾乎一半,而電影裡5月2日天亮後蒙克身後已經拖出一條長龍,雖然電影裡沒交代原因,但確實符合史實,蒙克突圍隊在5月2日天亮後繼續突圍(之前在斯德丁車站附近休息,電影裡有拍攝。),一路上不斷有從逃脫的德國士兵加入,等到達維丁區的波諾爾街區時已經拉起一條一百五十到二百人的長龍(波諾爾區就是電影中平民站在路邊,帶著奇異笑容看著突圍隊經過的那條路)

電影中蒙克帶著榮格等人來到一處廣場,隨即便讓女人離開。這段也是經過加工。歷史上當時他們走到胡姆波爾德海因,即是三號高射炮塔所在地。廣場裡確實有各色德軍士兵,甚至有二十輛裝備重型野戰炮的虎式坦克。電影這段里有一個鏡頭背景處看以看到坦克。當然二十輛虎王拍出來是為難劇組了,不過導演不忘表現出來已經很非常好了。廣場上呆的大部份士兵都是貝恩范格的人,本來貝恩范格跟其他突圍來此的高級軍官一起研究突圍,然而有人從無線電里接受到老魏的投降令,士兵們便紛紛毀掉武器準備投降。電影則處理成蘇軍包圍上來,德國士兵投降。

事實上在胡姆波爾德海因時榮格她們沒有離開突圍隊,而是跟著蒙克走到舒爾特海斯啤酒廠。到傍晚時蒙克發現沒有任何路徑能繼續突圍,蘇軍已經包圍啤酒廠,便讓女人離開。好玩的是不想再走的不是克里斯汀,而是榮格。榮格日後回憶道:
「此時俄國人包圍啤酒廠,呼喊裡面的人都出來招降。蒙克在寫最後一份報告,我們其餘的人坐在一旁抽菸。突然,蒙克抬起頭來看著我們幾個女子說道『現在你們必須幫助我。我們穿著軍服,無法從這裡逃離。但女人應該可以,找條路去鄧尼茨那兒,把這份報告交給他。』我不想再走了,但是克里斯汀夫人和另外兩個人催促我走,她們搖晃著我直到我點頭為止。」
她們摘掉頭盔扔了手槍脫下軍裝夾克,幾位德國空軍軍士是柏林本地人熟識道路,自願護送她們走。電影中的孩子牽著榮格離開那一幕是導演藝術化處理過的結果。四位女性有的運氣好,有的運氣不好,落到蘇聯人手中的,就不用多說了,好運氣的落到盟軍手裡,運氣更好的回了故鄉,而後被盟軍找去審訊,展開一段羅曼蒂克戀情……感嘆下:克魯格的經歷簡直就是言情小說啊~~!她愛上了審訊自己的英國上尉詹姆斯,詹姆斯對她也有意,兩人在1947年12月23日結為夫婦,克魯格與丈夫一起在英國生活,她的丈夫後來做了劍橋大學的教授。

電影中跟哈維爾一起自殺的那位年輕的SS軍官,一直懷疑他就是蒙克的副官斯蒂爾。歷史上斯蒂爾就是跟哈維爾一起舉槍自盡(電影連哈維爾先咬毒藥膠囊而後開槍這點都拍到了,很贊)
電影演員表裡也出現斯蒂爾與其飾演者的名字了,綜合來看,只能是他。但是歷史上的斯蒂爾不是未婚,而是已婚,且有一子一女,蒙克和申克都勸說過斯蒂爾不要輕生,可他決心已定,他的遺言是「一旦在元首的旗幟上宣誓,就再沒什麼東西屬於自己。」

很多年後申克回憶起斯蒂爾時還很感慨,雖然過了很久,但不知何故,他一直都覺得這個年輕人的忠誠感遠遠大於他宣誓效忠的高官(大意),申克可能借指那些在末期各自打小算盤的人吧,相對斯蒂爾就單純多了。

跑題:斯蒂爾死後,京舍就做了蒙克副官,聯繫之前他推薦蒙克做Z區防禦司令…………我要Y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