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9-09-19 18:18:51

戰場上沒有這樣的士兵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Date:2009.09.18/22:00/ 第一次觀看。

爛片。爛片。影片從頭至尾都是一位與戰爭毫無瓜葛的女性導演在憑空捏造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在說些什麼的故事。

首先,從影片真實性說,這不是戰爭。戰場上沒有這樣的士兵。

1
沒組織,說的誇張點兒,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部隊」,而是一群被空運到伊拉克並且被踹下飛機的平民,各自討自己的生活,安自己的命。

2
沒紀律,主角溜出基地那段兒雷著我了。打個比方跟咱上大學一樣,說逃寢就逃寢,換便裝,翻牆頭,月黑風高,噌噌噌三步並作兩步奔向網咖,天濛濛亮大搖大擺回學校,校長看著一腳踹倒:呔!是本校人員嗎!?學生答曰:是的,這是我的學生證。校長怒吼:夜不歸寢該當何罪?!去哪兒瀟灑了如實招來!學生答曰:就是去網咖泡美眉了。校長心花怒放:什麼網咖?美眉靚嗎?怎麼能給約出來?你偷摸告訴我,不然就開除你 ... ... 可這個是軍事基地,不是大學校園啊 ... ... 部隊這樣子,要命麼不是 ... ...

3
沒戰術,沙漠打狙擊手那段,這不就是兩伙混子死磕嗎?建議咱城GUAN去給美軍訓練戰術:我搶東西你砸攤兒,他砸小販兒其他人阻擋圍觀屁民,城GUAN隊長去轉移記者注意力。科學分工,合理搭配,有條不紊,一騎當千。

4
個人英雄主義。巴頓將軍說了:那些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人,不懂的戰爭,他們不會打仗。巴頓又說了:我們上戰場,不是去為國捐軀,馬革裹屍的,我們是去讓敵人為國捐軀,馬革裹屍的。而此片主角執行任務時候的那種拋下同伴單獨行動以及瘋狂嗜血老子拓麻徳死了拉倒的勁頭,他就不是一個優秀的士兵。這種大兵叫巴頓看著估計得一聲咆哮給他鋼盔連SB腦瓜殼兒一起扇掉。當然了,我們在這裡不要求他優秀,我們要求真實,而這種兵,戰場上有嗎?就算有,上級會讓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這樣肆意妄為示同伴生命而不顧嗎?這完全是導演(一位女性)為滿足自己心目中白馬王子形象(一定要有英雄主義)而胡編濫造出來的,要我說,你一女的你三合什麼戰爭片啊?戰爭從來就不屬於女性(潑婦除外)。

5
懦弱。你看主角那兩個搭檔那窩囊樣兒,這片子就是主角太NB配角太窩囊了,都不合理。拆彈現場看到嫌疑人打電話(很多炸彈遙控裝置就是電話)他不開槍;看到汽車衝破阻攔直撞向拆彈者他不開槍,看到嫌疑人拿攝影機一直拍他他還不開槍,等等等等。就這樣兒還能在戰場上部隊裡混下去啊?這片子好像一群遊兵散勇沒人管一樣。甚至主角氣勢如虹逃離營地去給「小貝克漢姆」報仇時候還能讓個赤手空拳的潑婦給罵的屁滾尿流翻牆而逃。

6
婆婆媽媽。真太拓麻徳像大話西遊裡的唐僧了,大敵目前還婆婆媽媽的跟嫌疑人講上道理了。影片裡一個長官驅趕拆彈現場伊拉克人,人家不走,他含情脈脈的兩手交叉畢恭畢敬的一直勸:「走吧~走吧~快走吧~再不走要爆炸啦~」然後復讀機,人家不走,他一直讀::「走吧~走吧~快走吧~再不走要爆炸啦~」最後果然爆炸了。給他炸的就剩頭盔了。

=

關於「戰場上沒有這樣的士兵」就寫這些吧,其實還有,但是BUG太多實在寫不完。

最後講一下影片本身。演員陣容太爛了,太爛了,真的太爛了。導演像用新面孔來營造真實感,就想很多伊戰電影一樣,全是新面孔,比如《拒絕再戰》和一個叫什麼《 ... ... 日記》和《哈賽迪之戰》那些電影,全是新面孔,給人很真實的感覺。

但這個導演沒想到,人家片子劇本好啊!她這爛劇本再加爛演員,這不等於太監自宮一樣嗎。

但此片還是有兩個好演員,只是情況有點兒特殊:

第一個(演過很多大兵但忘記名字)出場十分鐘,掛了。

第二個,絕對的大牌,絕對的演技派,他一出來,我就說,這片子,有救了 ... ... 他就是拉爾夫·費因斯,但可是就是但是呢 ... ... 他也出場十分鐘,掛了。

不明白導演腦裡面裝了些什麼。

為這個片子我浪費了兩個小時時間,浪費了四瓶啤酒和蝦條花生葡桃瓜子兒,這化了我不少銀子,而且是特地為了晚上看這部電影而千辛萬苦的去西安路百盛買回來的,我就喜歡就著啤酒看(好)電影,沒想到,本打算舉杯助興,結果變成借酒消愁,我灰常鬱悶。

-_-|||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