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The Straight Story

史崔特先生的故事/斯特雷德的故事/路直路弯

8 / 97,720人    112分鐘

導演: 大衛‧林區
編劇: John Roach (Ⅱ) Mary Sweeney
演員: Richard Farnsworth 西西史派克 Everett McGill John Farley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5隻小熊

2009-10-02 01:34:46

史催特先生你好——《史催特先生的故事》


  去年夏天我到處尋找這部電影卻沒有找到,電影院不會放,碟商不知道,迅雷的資源都連結不上。我非常的失望,這一年裡斷斷續續的找過好幾次。功夫不負有心人,前天終於找到了可以下載的資源。昨天肚子疼所以沒看,今天下午看了,寢室人不在家的不在家睡覺的睡覺,所以我獨自享用了。

  不知道是中午吃太多撐著的還是真的很喜歡了激動的,看的時候有有胸腔很熱很漲的感覺。天慢慢暗下去,寢室統一控制的日光燈亮了,因為有人睡覺我起身關掉。窗外工地塔吊上的大燈一下子亮了,我去放窗簾的時候看見西邊有漂亮的火燒雲,今天明明天陰,真奇怪啊。看完天都黑了水房也快關門了,我胡亂套上褲子穿上外套踩雙不用穿襪子的高跟鞋拎著水壺就往外衝,還穿著睡裙呢,幸好這睡裙有點像長T恤。

  我一路上都在想這個電影。

 

  第一次知道有這個電影是在06年買的一本《看電影》上,那是我剛剛高考完的夏天。由於那一期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所以這本書被我裝進箱子帶到了學校。書是06年6月的午夜場,封面是米拉.喬沃維奇在一個巨傻的電影《紫外線》裡的超酷造型照(這句話有點混亂但事實就是如此)。時間證明這本算是我最喜歡他家的三期雜誌之一,或者是之最。開篇是斷背山的專題,然後是讓我發現這部電影的「溫柔並非無力」專題,後面還有個凱特.布蘭切特專題及40次觸電專題(這個專題是總結的四十個人在四十部電影裡的四十個驚艷瞬間,有張麗芙.泰勒的劇照非常美,我大一的時候還用水粉畫過,那一頁也蹭上了五顏六色的顏料),還有一個波蘭導演瓦伊達的專題以及各個獨立的電影專題。三年過去,這本書里介紹的電影許多電影我都看過了,這是我所有這本雜誌里被翻閱最多次也是借給同學看得最多的一期,我總是推薦這本。受喜愛也意味著受傷,這本磨損得最厲害,在一大疊雜誌里我都能一眼望到它那毛茸茸的書脊然後把它抽出來。

  這一期里提到的許多電影也成了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特別是「溫柔並非無力」這個專題裡的。

  這個專題是總結的一些關注最正常的生命形態的導演的作品,以及一些導演的溫柔瞬間。這三年你我陸續愛上了這兒提到的許多電影,馬基德.馬德基《小鞋子》、《天堂的故事》,《德州巴黎》,李安的《推手》《喜宴》,《午夜牛郎》,《艾米麗》,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比例.埃利奧特》……現在又可以加上一個《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了。

  這又是一個在看之前已經對內容有一定了解的電影,我抱著很高的期望,然後滿意而歸。

  判定一個電影的好與壞很難,但是判斷自己喜歡與否卻很簡單。這個電影剛開場我就知道我會喜歡。鏡頭非常乾淨,沒有刻意的做效果,陽光與風都在說這是秋天。情節非常簡單,節奏緩慢卻不拖沓。

     別人對大衛林奇這個傢伙的評論是:「大衛·林奇(David Lynch)是當代美國電影界的一個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編劇、導演,又是優秀的電視製作、攝影師、漫畫家、作曲家和書畫刻印藝術家。他在主流派和超現實主義之間保持著一種遊刃有餘的平衡,在螢幕上無情地揭露了現實生活中黑暗和極端暴力的一面,使作品散發出獨特的個人魅力。與同時代的電影製作者相比,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我看過他另一部聲名赫赫的電影《穆赫蘭道》,果然名名不虛傳

  這部電影卻完全不同。

  具體情節我就不自己總結了,引用影片介紹:「在這部《史崔特先生的故事》里,大衛林區的夢竟然不再灰黯,不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他一改以往奇詭的風格,以一個單純而充滿愛的角度進入美國鄉村,講述一段質樸的歲月之旅。這是一部以割草機為交通工具的公路電影,根據數年前在美國發生的真實新聞改編。故事敘述年老的史崔特先生身體狀況不佳、沒有駕照卻又個性執拗,而為了去探望他十多年未見、身患重病的哥哥,他駕著一台1966年份的老式割草機,從愛荷華到威斯康辛州,搖搖晃晃走過300哩的路程。就跟許許多多的公路電影一樣,一路上我們見到史崔特先生遇見許多人,包括一個懷了孕的逃家少女、一個每天在上班的路上都會撞死兩頭鹿的歇斯底里婦人、一個善良的神父、和一位退役老兵。而當旅途中一群騎著單車的青少年從他身邊呼嘯而過,他就把割草機停下來,微笑與他們打招呼。」

  這個介紹算是比較具體,幸好這部電影不是以新奇的情節取勝的,看看介紹也無妨。我百度資料的時候發現一段影評說:「這部影片的一個大缺陷是,影片太長,幾乎兩個小時。那種深思熟慮、不緊不慢的節奏,不免讓你有點如坐針氈,覺得電影缺乏豐富的故事情節,缺少出人意料的驚喜。另一處美中不足是,導演林奇對一些場景的拍攝用了自然長鏡頭。這些場景很遙遠,加上導演把影片音量又降低了,於是很難看清楚、聽清楚到底發生著什麼事。」果然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啊,他羅列的這幾點恰巧是我最喜歡這個電影的幾個方面。

  這部電影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好,每一個演員就算是只有幾個鏡頭的都一樣恰到好處,細節大愛啊。仔細觀看你還會發現許多熟面孔。

  扮演史崔特先生的理察·法恩斯沃斯先生表現的非常非常的出色,於角色完全融為一體。他以79歲的實際年齡扮演了這位73歲的身體虛弱的老先生,獲得了次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獲獎的是《角鬥士》的拉塞爾.克勞,這個電影我也看過,我個人認為理察·法恩斯沃斯先生更應該得到這個獎項。拉塞爾.克勞的表演很出色,在我沒看《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之前我覺得他得這個影帝實至名歸,現在我不再這麼想。我愛史崔特先生。

  史崔特先生第一次出發使用的是他那個銹跡斑斑的紅色鋤草機(他在後面接上了一個小車廂),沒走出多遠被過往車輛帶起的風吹掉了他的帽子,他急忙停車去撿,那蹣跚的的姿態,他是在演又不是在演。接著鋤草機壞掉,他不得不搭順風車到下一個小鎮雇一輛拖車把這個鋤草機拖回家。目送他出門的一群老頭看到他回來,感嘆:可憐的艾里斯……(他家這個小鎮到處是老頭老太,曬太陽的閒逛的開五金店的,或許是導演想關注一下老齡化問題)後來女兒向鄰居講述他的遭遇時被拿著槍的他聽到,他惱羞成怒一般接了一句:什麼順風車?他女兒問他拿槍做什麼,他沒有回答,直接走到院子裡幾槍打爆了那個銹跡斑斑的鋤草機。

  他又買了一輛綠色1966年二手鋤草機,裝備好後再次出發。差不多到他上次拋錨那個地方,又有一輛車呼嘯著過來,縮起脖子,車過去了,他捂著帽子笑了。

  一路上他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也遭遇了再次拋錨的挫折,跨越了遼闊的密西西比河(他開車經過密西西比河大橋上的鏡頭拍得非常棒),終於到達了終點。

  這是他扮演的最後一部電影。第二年10月,他在新墨西哥州的家中舉槍自殺了。引網易新聞:「范華林透露,法恩斯沃斯在幾年前就發現自己罹患癌症,而且還因此導致他部份的肢體麻痹。在拍攝《誠實先生的故事》時法恩斯沃斯一直強忍病痛,「他當時非常的虛弱,但表面上他熬過來了,因為他不想讓全世界知道他是個病人。」范華林難過的表示,「他無法繼續戰鬥下去了,癌症打敗了他。」

  今天查資料查到這個的時候我愣了。



  旅途剛開始的時候路旁全是大塊大塊等待收割的玉米田,後來變成了半紅的楓葉林。當我知道這是愛德荷時大大的吃驚了。大衛林奇這部電影裡的愛德荷與范.桑特《我私人的愛德荷》裡的完全不同,這裡面讓人覺得生機勃勃,《我私人的愛德荷》裡面則「像一張破碎的臉」。電影真是個神奇的存在。

 

  這部電影給了我觀看的快感和共鳴,被勾起的回憶,以及本小姐的幾滴鱷魚淚。


 

  

  史崔特先生在院子裡修理鋤草機,他的女兒在為小鳥的房子刷上藍色的油漆。天陰了下來,史崔特先生說恐怕今天鋤不成草了,大雨來了。下一個鏡頭是黑夜以及窗外的大雨,再轉到坐著看雨的史崔特父女的臉上(上圖)。

  史崔特先生說:我喜歡雷雨。

  他女兒說:我也喜歡。

  閃電伴著雷聲突然照亮他們臉又突然消失,玻璃上水柱的影子映到他們臉上。

  我想起了我上初三的那年夏天上晚自習,也是雷雨。突然停電,整棟樓的女生都在尖叫。老師讓班長去買蠟燭,我們都待在漆黑的教室裡。突然一個閃電從西邊撕扯過來,瞬間撕破了黑暗,然後一個悶雷,像是從地底破土而出越來越響越來越近。又是一通尖叫。

  那天的每次閃電都不一樣,每次都像要把天扯開,非常的漂亮。可憐的班長的蠟燭久久沒有買來,我們被困在教室裡觀看了一場美麗的閃電。雖然還是有人尖叫,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閃電的秘密,尖叫變成了驚呼。各種形狀各種光感,伴隨這震天的驚雷,驚心動魄的美景。班長的蠟燭買來點上後閃電依然在繼續,我收不回自己的眼睛。閃電之舞持續了好久,直到我們最後一節晚自習才結束。那之後我再也沒見過第二次。

 

  他在一個古老的墓園露營,住在墓園裡的牧師給他送來晚餐,他拒絕了晚餐卻邀請牧師和他聊聊天。他告訴牧師他要去看他的弟弟萊爾,牧師問是幾個星期前中風的那位萊爾嗎?然後牧師說認識他弟弟,但是沒聽他弟弟說起過有個哥哥。他是,我們沒有稱兄道弟很多年了。

  過了一會兒他開始說起他和弟弟小時候感情很好,一起在民尼蘇達周的農場度過的童年,夏天在夜晚星空下暢談、睡覺,不經意間他們長大了。然後牧師問他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他說,陳年舊事了,就想該隱和亞伯兩兄弟,脾氣和虛榮,在和酒精扯上點聯繫,自然就……你面前多了一個十年沒和弟弟講過話的哥哥。

  電影沒有具體說起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卻心有慼慼。

  寒假快結束的時候,我和姐姐大吵了一架。總結起來也無非是自以為是和玻璃心。因為平時我們就住一間房,那天吵架了我實在是不想和她住一起但是又不能去住別的房間,因為我媽會更生氣。然後我們沉默的在一間房裡熬過了一晚,第二天我就來學校了。

  然後一直都沒有聯繫,或者說是我在躲著她。到我生日的前幾天,她在QQ上跟我說,你還生氣啊,你氣也太長了吧。過幾天就是你生日了,先祝你生日快樂啊。我假裝沒有看到,她也沒再說什麼。她的生日其實比我早一天,到她生日那天我思前想後給她留了個生日快樂,然後那個QQ號再也沒有上線過。我也不知道我在躲什麼,我其實早已不再生她氣了,我是氣我自己。

  怎麼辦呢?真令人傷心頭疼啊。

  史崔特先生說:我們都很氣對方,但今時今日已經沒有關係了,我想與他和好如初,再次相對而坐,像從前一樣。

  ……

 

  這部電影截取了人性種美好的一面,或許有些偏頗。有兩處有些微說教之嫌,但不會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細節非常完美,電影真摯感人,非常值得一看。

 

                        ————寫於五月八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