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一世情--Legends of the Fall

燃情岁月/秋日传奇/真爱一世情(台)

7.5 / 184,284人    133分鐘

導演: 愛德華史威克
編劇: Jim Harrison (Ⅰ) Susan Shilliday
演員: 布萊德彼特 安東尼霍普金斯 艾登昆恩 茱莉亞歐蒙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光年‖影視歌三棲民工

2009-10-09 17:59:20

堅持自我就必定會有痛苦掙扎


      看電影也好,看書也好,國人的代入感普遍很強,作為廣大民工中的一員,我也不外如是。而且總是試圖從裡面體會出什麼,經世致用。但常常看過之後雜亂的感觸一大堆,倦怠過後,成不了文。

      國慶長假得閒,看了很多好片,其中就包括我想提到的《燃情歲月》。電影想告訴我們很多東西,父子情、兄弟情,當然還有絕大多數影片逃不掉的愛情。卸甲歸田的父親悉心教育三個兒子:老大理智世故,從不逾規;老二布拉德·皮特野性十足;老三浪漫幼稚。影片的明線是印第安人「一刀」的旁白,暗線是作為外來者的蘇珊和三個兒子的感情經歷。

      父子情深、情同手足、纏綿愛情,三大主題任何一個都值得拿出來寫上千八百字,不贅述。這裡想扯的,是其他東西。

      古希臘哲人輩出,其中一個曾說過:「人啊,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未嘗不是一種提升自我修養的方式。但了解自己,通達人情,不是數學公式物理定理,這中間有太多矛盾,太多不確定因素。世界是一個大染缸,人人都受別人影響,又影響別人。社會化程度越高,堅持自我就越發困難。正因為如此,那些忠誠於內心聲音的人,才如此可貴。《荒野生存》如此,《亞歷山大大帝》如此,《燃情歲月》亦如此。因為他們都沒有屈服於外部壓力,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燃燒,鑄就不同傳奇。

      而污言穢語的人,醒醒吧。非要揭開溫情脈脈的表象諷刺血淋淋的真實,有意義嗎?能改變什麼嗎?有人唸唸不忘美妙昨日,有的急於改變落魄現狀,有人痴纏有人渴求,有人堅守有人破壞。這個一團糟的世界,並沒有道理可講,也沒有嚴格意義的是非對錯。要想內心強健,自然需要非同尋常的忍耐和擔當。

      我歷來認為文明就像病毒。文學、藝術、音樂,這些美妙的事物固然豐富了文明,讓其在光譜下擁有絢麗的外衣。但這些外衣下的組織結構呢?中世紀基督教文明的擴張,讓北歐神話消亡殆盡,想要了解那段神話的人們只能從《尼伯龍根的指環》和《埃達》這兩部殘存的史詩中窺探一二;殖民者進駐美洲帶來的天花和流感,毀了瑪雅文明,讓印第安人口十去其九。羊皮捲上每一句史詩的浮現,都是以大量血肉的消亡為代價。擴張和爭鬥,無時無刻不在上演。就算溫情脈脈的現代文明、對主流文化的嚮往,也讓我的一些少數民族朋友不再熟悉本民族語言和文化……

      人的生存方式,跟病毒差不多。我們向母親要乳汁,向愛人要安全感和小孩,向組織要薪水和認同,向孩子要欣慰……大多數科幻小說總把人性描述得粗鄙卑賤,而擁有更高文明的外星人卻優雅睿智。這會不會是科幻小說家的集體幻想?

      「有些人能清楚聽見自己心靈的聲音,並按這個聲音生活,這樣的人,不是瘋了,就是成了傳奇。」但是老子跟我們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人性中有「陰」就有「陽」,有「剛」也有「柔」。太剛易折,太柔易靡。所以,還是剛柔並濟,陰陽調和比較好,道家也不講求個「天人合一」的境界麼。

      前面想寫什麼,其實都忘了,這題也跑到十萬八千里遠了,最後BB一句,我欣賞忠誠於內心,忠誠於野性的靈魂,因為他們為堅持自我所付出的代價,絕大多數人沒有勇氣償付。

      http://xiaoqinssky.spaces.live.com

      2009.10.4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