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the darkside of rock'n roll
當Simon 淚眼婆娑,全體船上人員都質問Gavin的時候,向來灑脫的Gavin說:「This is the dark side of rock'n roll.」肩膀一聳,大有「我就是這樣,沒辦法」的無賴。
事實上這幫人是挺無賴的。他們是不覺得跟誰上床有什麼大不了,所以後來Gavin在電台里道歉後,Simon也原諒了他,DJ間依然和平共處。
而小Carl發現那個喜歡而其即將可以交合的姑娘赤裸在Dave的被子裡後,傷心的他在吃完餅乾咖啡後依然可以再次歡笑。嗯,姑娘不算什麼,那些搖滾DJ想要,馬上就有一大批自我獻身。
很難說這到底是the spirit of rock'n roll還是the dark side of rock'n roll。熱愛搖滾的人都熱愛自由,鄙視一切束縛內心的條條框框。古老的規矩不算什麼,為了遵循那勇敢的內心,什麼都可以打破。這個社會負了人民那麼多,憑什麼還讓我們去遵循你自己利用權力制訂的所謂規章制度,道德模範呢。
我應該算不上一個搖滾樂迷。所以也無法去定義什麼是搖滾。鄭鈞說,搖滾樂手和歌手是戰士,為自己的理想不停戰鬥。我想,也許熱愛搖滾的人們心中就是有那麼一股激情,不滿現實就要發洩,就想改變,世界的大潮如何湧動,也要堅守內心那座神聖的珠穆朗瑪。唯唯諾諾不是他們,只顧埋頭吃飯不是他們,安份守己也不是他們。
就像船上的DJ,自由自在,聽音樂唱歌,船上就是一個理想國,他們在此不受陸地的束縛,這便是最好的生活。我上了你喜歡的女人?很抱歉,但是,路上的那套規矩不適合我們。
大家都有自己的自由,一不小心發生了衝撞摩擦,不好意思,大家都是搖滾圈內的人,彼此都要了解這套生活規則。是,自由也算是一個規則。
想起了另一部片子:《搖滾校園》。那個還為熱愛的搖滾而堅持的胖子對著他的朋友,那個有點「妻管嚴」而從搖滾的道路上「迷途知返」的男人,大聲叫:當初那個朋克到哪裡去了?(不記得具體台詞。。。)
他對著學校的那幫小孩兒說,搖滾,是要反抗the man,翻譯的是「當家的」。反抗精神,叛逆精神,向來是搖滾的重要組成部份,因為我們都無限地尊重自己身體的任何權利。總覺得,這個胖子對小孩兒的如此教育,應該要比Carl 在船上領悟到得要好一點。
所以當那個小鼓手跟某個樂隊的男人一起打牌抽菸時,胖子怒了:你以為這就是搖滾嗎?!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有小孩在裡面,所以《搖滾校園》看起來才不那麼放縱陰暗,還有教育意義。而那種搖滾精神,也感染了我。人總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心靈歸宿,胖子的朋友最終沒有理會女朋友的嘮叨而去看了演出,那幫小孩,嗯,發揮著自己最好的音樂天賦。
而Carl 最終還是得到了姑娘的芳心。這是因為姑娘對他有了愛情嗎?好吧,誰管啊,今朝有酒今朝醉,看對眼即可。隨興所至,搖滾精神是也,從不婆婆媽媽唧唧歪歪。
其實兩部片子的劇情確實顯得都那麼不真實,然而有了搖滾,有了精神,就給了我們力量。就算有dark side,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