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風聲--The Message [2009]

风声/TheMessage

7.4 / 2,738人    118分鐘

導演: 高群書
編劇: 陳國富
演員: 周迅 李冰冰 張涵予 黃曉明 王志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丁小雲

2009-10-18 00:19:54

黑色重口味主旋律大片兒


前一段時間去電影院看了《風聲》,覺得除了結尾將本片硬生生地拔高成一部「黑色重口味娛樂商業主旋律大片兒」以致於就像是被強行餵進了一隻蒼蠅之外,感覺這部電影還是挺好看的。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因為上面壓得太緊了,所以被壓在下面的「藝術工作者」怎麼也得配合一下啊——只是這次配合的動作和聲音感覺多少有點人性化的味道了,按說這也算是時代的進步了,要知道以前的「藝術工作者」被壓得比現在更緊,但他們卻只被允許很假天空地假唱——對於很多人來說,在床上最無法忍受的就是那種一聽就感覺特假的叫床了。但中國的「藝術工作者」迫於某種壓力,愣是含辛茹苦地假唱了幾十年。當然,在中國其實不只是「藝術工作者」要假唱,我們作為中國的「人民群眾」也經常需要在一些特定的場合很賣力地假唱,而且我們從小到大學得最多、學得最精的就是假唱。
還好現在時代進步了一點點,當然也可能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上面對於假唱也有點聽煩了,現在他們想聽到的是聽起來就像是發自內心的呻吟,於是中國的「藝術工作者」與時俱進,在最近幾年搞出了很多看上去很人性化的主旋律藝術作品,而《風聲》絕對是目前這類作品中的頂尖之作。
在《風聲》中,你能看到那些最新的西方黑色電影中經常出現的黑色漫畫風格的畫面以及黑色MV風格的剪切手法——總之,這部電影看上去挺黑的。當然,你不可能指望一部「國慶60週年獻禮大片兒」能黑得就像是一部西方黑色邪典電影,但還好,從這部電影的另一面即其娛樂商業的那一面來看,這部電影基本上已經黑得足夠好看了,雖然它黑得有些浮光掠影。
就因為《風聲》看上去挺黑的,所以它看上去還挺人性化的,這也許是因為人性的顏色本來就是黑色的?
在中國,從上小學開始,我們被教育要摒棄掉人性的黑暗一面,全力發揚人性的光明一面;我們被教育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被教育要五講四美三熱愛,要做四有新人。可是,為什麼我們後來那麼輕易地就被看上去很低俗的港台電影以及港台流行音樂給「腐化」了呢?「腐化」我們的可能還有西方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以及西方流行樂、搖滾樂、民謠、金屬音樂、極端金屬音樂等等等等。只是那真的是一種「腐化」嗎?為什麼伴隨著這種「腐化」我們會有一種宛若新生的感覺。當然,有人也許會說,就因為港台流行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你們這些小年輕兒才會整天嚷嚷活得很空虛、很孤獨或很痛苦——可問題就是,空虛、孤獨以及痛苦難道不是生命的本來面目嗎?沒有這些體驗,我們渴望得到的種種快樂就會成為無源之水,這就好像沒有黑暗,光明同樣也會成為無源之水。
也許有人看了我的上述觀點之後會來這樣教訓我:「你這是崇洋媚外,你不知道東方文明的境界和層次比西方文明高多了嗎?」說實話,我以前也會被類似的觀點所迷惑,因為我看到很多西方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大藝術家什麼的整天也都在批判西方文明,並說只有東方文明才能拯救世界。但後來,我看了一些相關的書,讓我愈發懷疑中國古代的「精神文明」所謂的燦爛和耀眼是以無數「老百姓」的貧、愚、弱為代價的,例如有人考證出即使是傳說中最強盛的「康乾盛世」,大多數中國人尤其是中國農民都活得毫無尊嚴並且極端貧困。的確,對於中國古代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來說,儒家文化啊什麼的當然是好東西,是值得代代傳承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有助於維持他們妻妾成群、婢女如雲、朱門酒肉臭這樣窮奢極欲的生活,只是對於那些每年冬天都有可能成為「凍死骨」的「老百姓」來說,儒家文化就是一種吃人的文化。
最近我在陳志武寫的《金融的邏輯》中看到這位學者對儒家文化的批判,他說的這樣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不以個人權利但以名分界定的等級結構,的確讓中國社會在兩千五百年中基本不變(改朝換代除外),但這種文化也閹割了中國人的個性,閹割了我們的創造力。閹割了個性的結構或許穩定,可代價是中國長期處於溫飽和飢餓之間。」
如何找回我們被閹割的個性和創造力?對於一個民族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浩大的文化工程,尤其是在當今教育體制依舊習慣性或是有目的性地繼續閹割中國孩子的個性和創造力這樣一種大背景之下,想要讓大多數中國人都有個性、有創造力地活著估計不是在未來一百年內能搞定的一件事。還好,作為個體,我們可以通過異常艱難的個人努力重新擁有個性和創造力——如果你做到了這一點,你就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對鏡中的你自己說:你知道一個人在中國想要活得就像是一個人,想要活得有個性、有創造力是多難的一件事嗎?還好,你做到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