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歸鄉 [俄]--The Return [2003]

回归/爸不得爱你/真相(台)

8 / 36,670人    105分鐘  | Turkey:99分鐘 (TV version)

導演: 安德烈薩金塞夫
演員: 弗拉迪米爾加林 伊凡 杜布朗拉沃夫 康斯坦汀 拉朗尼柯 娜塔莉亞 維杜維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s.curiosity

2009-10-22 07:19:25

回歸


       我已經很久沒有遇到一部看完之後立刻想要再仔細的看一遍的電影了。影片結束的時候我覺得整個人陷入了深邃的悲傷。

    一切從父親出走12年之後的突然回歸開始。家裡面突然多出了一個沉睡的男人,兩個孩子在塵土飛揚的閣樓里翻出舊照片來確認自己的父親。隨之在第一次家庭完整的晚餐上,兩個孩子就表現出了對父親回歸的不同態度。接下來是一段父親帶著兩個兒子尋回父子認知的旅途,年長的安德烈對父親回歸的欣喜以及近乎崇拜的遵從,以及年幼的伊凡倔強任性的抗拒和不信任,都反映出了這些年父親位置的缺失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影響。一路上我們看到的是這個話語不多的男人對兩個兒子近乎殘暴的對待,或者我可以把這理解為一種積攢太久的父愛的無措爆發,他的性格和影片中暗示出的他這些年的經歷決定了他的方式就是這樣直接和粗暴。因此矛盾的激化是不可避免的,有點類似俄狄浦斯情結,尤其是表現在伊凡的身上,加之安德烈的順從更加對比出了伊凡的反叛。父子對峙的時候我反倒覺得伊凡比安德烈更像父親。伊凡積攢的不滿在一路上就如同天空中的雲朵一樣越聚越多,而父親給他們的只是一場又一場的狂風暴雨。

    我以為這樣蓄勢的矛盾是要在某一刻痛快爆發然後最後求得相互的理解和寬容,直到伊凡舉著刀對著父親的時候,直到父親說孩子你錯了然後追著他狂奔喊著伊凡的名字的時候,我都以為會在接下來的某一刻出現父子相擁的破冰場面。當伊凡顫抖著爬上高塔說他會跳下來,背景音樂的聲音像翻滾積壓的黑雲一樣變得越來越沉重越來越壓抑,我以為最壞的結果是他真的失足掉下,可是我驚慌的看到了父親突然間無聲的墜落。那一刻畫面和思維突然間同時放空。隨著鏡頭的下推,我希望看到父親強壯的手臂抓在高塔的任何一處,可是安德烈向著塔底迅速的跑來。父親的突然死亡是一種支撐的突然塌陷,這遠比一個任性的孩子的失足更讓我震驚和恐懼。或許是因為父親缺失的太久,他這樣一種徹底的離開似乎沒有立刻給兩個孩子帶來直接的悲痛。但是在父親死亡的同時,我看到了安德烈迅速的成長。他似乎突然間變成了父親,他開始用一路上父親的方式來講話和做事。他變得異常冷靜,他讓弟弟和他一起把父親帶回去,面對弟弟的無措,他說:「用你雙手」,就像一路上,父親一直對他說的那樣。

    如果不是父親的死亡,兩個孩子就不可能自己踏上返程,我們也就不會發現,這一路上父親嚴格的歷練給了他們怎樣的洗禮。去的時候是暴風雨中父親嚴厲的指揮和鞭策,歸的時候是平靜的小舟里獨立的兩個孩子和船頭永遠沉默的父親。直到他們踏上了陸地,載著父親的小舟無聲的滑向了大海。當伊凡坐在車後,畫外突然出現了安德烈大聲呼喊的「爸爸!爸爸!」的時候,我甚至有一瞬間的錯覺,我希望他的大喊是因為父親再次醒來了。就像安德烈和伊凡在父親去世後的清早醒來,第一個動作都是去父親躺著的地方看一樣,他們一定也是希望一個夢之後父親還活著,會像平時一樣大聲的斥責他們或者用有力的手給他們教訓。可是隨著伊凡從車後站起,才看到小舟已經離岸很遠。而此時一直抗拒叫父親的伊凡突然間大聲叫著「爸爸」奔向海里。彷彿突然驚醒般的,對父親稱呼的接受意味著他對父親真正意義上的徹底承認,而對父親不可挽回的離開他的反應比安德烈還要激烈。我看過一個影評里有句話我覺得很貼切,「用最痛的割裂來實現成長」。此時此刻父親的徹底沉沒,也徹底隔絕了兩個男孩關於父親的所有寄託和依靠,父親的短暫出現彷彿就只是為了帶他們走這樣一程,在教會他們很多之後用決絕的方式逼他們完成最後的破繭蛻變,父親的角色就好像那隻小船,在把他們帶離孤島送上陸地之後,因為觸礁產生的裂縫而沉入大海。父親安詳的面容被清澈的海水淹沒,安德烈開著父親的汽車帶弟弟走上真正的回歸之路,暗示著父親使命的完成和兒子的成長和接替。

    影片最後出現的是安德烈在一路上拍的照片。一張張看過去卻發現父親的缺失。這既是片中父子隔閡的一個表現,也是暗示父親身份在孩子們成長路上的缺失,同時帶著隱隱的遺憾留下的陣痛。或許這段旅程引申開去是每一個男孩到男人的成長軌跡。父親的離去同時帶走了許多影片中預留下的問題,父親去過哪裡,為什麼回來,父親打的電話,父親從小島上挖出的箱子,所有的謎題都隨著父親的沉沒被終止。或多或少的每個男孩都曾對父親有過問號,探尋也罷質疑也罷,也都將在成長和接替中被埋藏。唯有成長中的記憶,如同黑白的老照片,記著鮮活的模樣,照片上年輕的父親抱著他的孩子微笑,每個父親都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