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鬆散而非正式的研究對象
對lightman在16集的故事裡面教授給我們的有關微表情的這些普遍性的對應關係(比如撒謊的時候會摸脖子,真正的悲傷額頭會有豐富的表情等等):
1.對於剛剛接觸,跟你無意識的閒談的人:比如派對或者網路同城活動上遇到的陌生人,可以參考80%,準確率較高;
2.對於至少見過2次面,開始了解彼此的大致背景並有期待進一步交往的人:比如半生不熟的同事,可參考性至少下降到50%,有些國人可以面帶豬相的挖走我們身上對他有價值的秘密,這在聰明人身上也經常發生;
3.對於熟悉彼此背景的熟人:比如「朋友」「另一半的朋友」,雖然不確定ta什麼時候會說謊,但至少能夠判斷對方對哪些問題絕對不會說謊,所以這個時候,要關注「曲線」。尋找參照物,這不見得一定要使用locker的PC,其實對我們的眼睛和耳朵來說,只要足夠敏銳,足夠清楚的細分各種狀態,其實大部份人的真話曲線都是容易被確定的。
3.1 ta說真話的時候直視你眼睛的頻率;
3.2 ta主動誇耀/透露 ta自己/其他人的正面的真話的時候:
3.2.1敘述的情緒?
3.2.2敘述時常用的邏輯?
3.2.3敘述時常有的神態?
3.3 ta主動坦白/洩漏 ta自己/其他人的負面的真話的時候:
3.3.1敘述的情緒?
3.3.2敘述時常用的邏輯?
3.3.3敘述時常有的神態?
3.4 ta被動解釋/提及 ta自己/其他人的正面的真話的時候:
3.4.1敘述的情緒?
3.4.2敘述時常用的邏輯?
3.4.3敘述時常有的神態?
3.5 ta被動承認/引述 ta自己/其他人的負面的真話的時候:
3.4.1敘述的情緒?
3.4.2敘述時常用的邏輯?
3.4.3敘述時常有的神態?
對於第三種人,是最具有研究價值的,因為他們跟你的關係層次在社會關係層次中的位置,是真假話機率分配最為平均的一群人,他們跟你描述某件事情,真話和假話的占比一定是1:1。以上這個前提沒有任何理論依據和研究數據作為支撐,但是我的直覺就是這樣。
因為第一種和第二種人,取決於你遇到他們的環境,他們對你陳述的所有話題的真話和假話的分配比例,這個比例沒有任何數據曲線可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1:1的關係。
取決幹什麼環境?一面之緣的兩種大類:利害關係和無利害關係,通常情形下前者假話的比例較高,而後者真話的比例較高。當然也有完全相反的情況,比如參加綜合性的商務論壇和會議,利害關係交錯縱橫的一群人,各懷鬼胎的跟你文字遊戲,按道理說你一定是想方設法說謊擾亂競爭對手,然後也需要拿捏謊言的程度爭取忽悠到一個潛在的客戶,這樣成功的例子不少,但有時這樣做的高手也許會輸給一開始就對所有人誠實的不像話的人。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擺明了沒有明顯的規律可循的對象,就可以在選擇研究對象的時候,優先排除。
所以,基本上第三種人是我最近以一種相當不嚴謹的研究方法在歸類曲線的對象,恩,方法論永遠比所謂的標準定義來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