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09-10-29 06:23:11

給生活一點詩意


         他被人流衝了進來。

     MP3里音量30+,足以把我與推推嚷嚷的外界隔離開來。身邊漂浮著不同的氣味,我把頭深深地埋在了自己的孤獨當中。

     忽然,一陣冰涼從手背襲來。在機車行進的前後搖晃之中,我碰到了他的手。

     陌生的。冰冷的。這隻手,或許剛剛還捧著熱騰騰的包子,或許昨晚還在微燙的體溫中游走,此刻,卻冰冷如斯。我那遲鈍的感官,彷彿一下子被啟動,提醒著我,幻想以外的世界。

     鈴聲響起,車門開啟,還沒來得及溫暖,他就匆匆走出了地鐵。

     晚上,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仍對早上發生的那一瞬久久不能忘懷。客流高峰時段,無論在公車上,還是地鐵內,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靠近,近得能聽見耳際細微的鼻息;卻又如此孤立,每個人都試圖在擁擠緊迫的車廂內,分割出時空的裂縫,然後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塞進去。我們之間,豎立著一道又一道無形的圍牆。

     就那麼不經意間,我們將自己隔離了起來,成為一個又一個孤單行走的靈魂,一如瑪麗和馬克思。瑪麗是個天真而自卑的澳洲女孩,父親潛心事業,母親沉迷酒精;馬克思是生活在紐約的猶太人,已是中年,家徒四壁,總是為無法融人人群而倍感焦慮。他們都沒有朋友,都被恥笑過,屈辱過,身邊,只有一群從來不說話的「死黨」—— 壁櫥上的Nobel玩偶。

     一次偶然的通信,兩個原本沒有交集的世界被連結了起來,兩顆孤獨的心靈也從此變得密不可分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抱怨朋友不夠瞭解自己,埋怨戀人不夠關心自己,並將之歸結為地理的阻隔,年齡的代溝,孰料瑪麗和馬克思給了我們當頭一棒:真正的心靈之交,來自真誠相待,來自珍惜與包容,把彼此的孤獨,化作讓愛前行的力量。瑪麗立志要治好馬克思的精神病,卻又在收到馬克思的「回信」之後將所有學術專著付諸一炬;感覺被利用的馬克思在感到憤怒、背叛以後,又因為一罐「I am sorry」原諒了出於好意的瑪麗……

     通信十幾年了,卻從未見過一面。最後,瑪麗決定帶著兒子趕赴紐約。那是一個明媚的早晨,陽光斜著照進屋子,魚兒歡樂遊蕩,馬克思安靜地離開了人世,死的時候,仰頭微笑。瑪麗順著他的視線望去,只見天花板上,貼滿了瑪麗寫給他的信,一封又一封,熨得平平整整,佔據了整片白花花的天花板。

     瑪麗禁不住淚流滿面。

     電影的成功之處不在於,它為我們構建了一個多麼美好,多麼明亮的世界,而在於,它在竭力呈現世界的不公、不安、荒謬之後,還能讓我們從這一片黑暗與混亂當中,看到了一點詩意。

               God chooses us relatives,

                  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

     也許世界上有很多的苦難,我們很多時候不被理解,不受待見,我們無力改變自己的出身,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但是,萬幸的是,我們還能選擇面對苦難的態度,選擇把自己的脆弱交給什麽人來保管,選擇在晚上閉上眼的時候,對自己說「明天是美好的一天」還是「哎,又一天過去了」。

                    Love yourself first.

     如果說,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那麼,請相信,也一定會有一個勇敢的探險者,終向你走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