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盲忙

2009-10-31 01:05:50

一生只為一個表情


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來自澳洲的小女孩瑪莉是一個不起眼的醜小鴨,她出生貧寒其貌不揚卻對世界充滿好奇,而Max則是身在大洋彼岸美國的身患自閉症、在外界看來有點神經質的中年單身漢。兩人通過書信的方式建立起20年超越時空的深厚友誼,最終成為彼此「最好也是唯一的朋友。」儘管來到生命的最後,兩人都未曾謀面,但並不影響彼此在對方心中的位置。
看完整部片子,首先覺得它有別於美國動畫色彩斑斕的格調讓人耳目一新,瑪莉 and Max以黑色為主色也奠定了全面黑色幽默卻發人深省的主色調。很難說整個片子想要揭示怎樣一個主題,因為片子從始到終通過兩個人的敘述涵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片中書信的方式在現在看來似乎有些遙遠,現代人通過太多先進的工具讓交流變得觸手可及的同時,也喪失了等待中和過後帶來的心靈的碰撞。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高中時代也曾經交過所謂的筆友,有同學介紹的,有網上自己認識的,有男有女,我們也只是互通信件交流著彼此生活中的經歷,沉迷於那種等待中的焦慮和收到信時的欣喜。當然我們遠沒有達到瑪莉 和Max那樣心心相通的境界,現在也早已失去聯繫,但曾經那段筆友的日子也不失為對青春的一種懷念。
比起美國動畫過多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渲染,瑪莉和Max更貼近於平凡人的內心世界。整部影片幾乎都是通過對白來實現與觀眾溝通的目的,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種講電影的方式,就像這幾天看的影片《CIAO》一樣,幾乎沒有太多場景的轉換,完全是兩個人語言的交流來達到心靈上默契的交融。比起Max來,可能瑪莉更讓我有些心靈的共鳴,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家庭,對知識的渴望對愛情的嚮往很多時候卻受制於自身條件的約束,於是在某一段時間裡格外的努力想要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心底的自卑卻從未曾消失過。
不過當影片到了後半部份,瑪莉和夢中情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事業愛情似乎都走向完美時,我卻開始有些擔心,擔心這部片子又會流於俗套,讓愛情和事業的完美去作為人生追求的終極,好在最後編劇和導演筆鋒一轉,把我們又重新拉回了現實當中,而沒有迎合觀眾「大團圓」和「完美」情結,而是給了我們足夠的思考空間,就像張愛玲在《小團圓》發出的疑問:如果最後一切都已經幻滅?是不是還有一些東西留下來。而這個問題,在這本書還沒讀完的時候,我卻在《瑪莉 and Max》里有了肯定的答覆。
沒錯,曾經那一個個廉價的不屑於去實現的夢,到最後都變得昂貴,昂貴到用時間、金錢和生命都無法換的回,我們也曾喪心病狂的想要做每一件想做的事情,最後才發現有生之年就根本無法完全實現每一個夢。
《瑪莉 and Max》的精彩在於,它表面上似乎在講述弱勢群體在追夢和尋找理解的故事,但實際上卻適用於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部份不為人知的孱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努力而又自卑瑪莉,都有一個神經質而有頑固Max。我們固執的認為可以一個人終老時,內心深處卻仍然渴望被了解和關懷,那個人無論是親人、愛人或者朋友似乎並不重要,就像《瑪莉 and max》,它真的是在別樹一幟的講述友情的偉太甚至蓋過親情和愛情嗎?顯然不是,是哪一種感情並不重要,導演要告訴我們的是一種「泛感情化」的偉大。而本片更加深刻的在於,它還揭示了更深的人生情感,即便一生孤獨,也可以找到內心的寧靜,就像瑪莉 和 Max,兩人一生大部份時間都是孤單一人,而彼此對於對方也絕不僅僅只是一個「活著的人」那麼簡單,而是一種活著的信仰。
人生如電,有時候無暇想太多,不必為了一件事情而放棄其它,生命盡頭,只為安靜的微笑,就像Max臨終前手中那本表情集,或許我們終其一生,只為學會那一個表情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