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而惑
我不太喜歡看到《海盜電台》海報時的第一感覺。那是Chanel覺得服裝時尚最不能倒流到的一個年代,或者說,是60s的嬉皮加上21c的非主流變成眼前這張花花綠綠的人面海報,像是一個個心理被試的面孔。但好在上學期的世界電影史課程讓我多少對一個名字留下了印象,他叫:理察·柯蒂斯。他是影片的導演,身上的重要標籤有如《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諾丁山》、《BJ單身日記》。這就是品牌效應讓我動心了,選擇了這個週六會一會它——《海盜電台》。
都說「四十不惑」,理察卻表達「60仍惑」。數字不是年齡,不是那個可以精確測量的個人問題,而是一個群體的在特定年代的心智。心理學說,這個世界上的問題在於聰明人充滿疑惑,只有傻子才堅信不疑。60生人又在惑什麼呢?
一惑,Chanel不知道龐大的社會機器何時會把驚人的變革向我們頭上砸來。(有劇透,慎入)就像一個萬眾支持的私人海盜電台最終還是無法掌控自己沉沒的命運。影片裡的英國政府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看不順眼什麼,就編法律出來,讓它不合法。」說得老生常談。投資的風險誰為誰買單呢?影片中是熱愛搖滾的10個DJ還有他們的愛船,不是那些似乎拯救了他們的樂迷。對於普通聽眾來說,一種熱愛可以被另一種代替,沒有搖滾,明天,我們選擇古典。但卡爾他們不行,沒有搖滾,烏托邦在哪裡?
說道這個社會機器,身旁的人常常被教導「一顆紅心,兩手準備。」時局允許我們通過艱辛的努力獲取更好的生活,但是,這些人不能自負。像影片中的頭號搖滾手加文一樣,他能用撩起你慾望的言語征服聽眾,他可以使會小壞讓賽門娶到一個贗品老婆,他好像可以呼風喚雨讓海盜電台廣告飆升,卻偏偏最終加速了它的滅亡。時局嘛,如果讓你體會到某些世態炎涼,就要越發心存敬意。
二惑,我們不知道自己在high些什麼。Rock&Roll,自由意志,快樂,身體舞蹈。我看得很開心,和片中每天圍著收音機的護士、學生、夫妻等等一樣。心理學繼續說,男主角卡爾是什麼?是卡爾這個名字嗎?是卡爾這副身軀嗎?卡爾說到底了,是一架轟隆隆的基因機器,他唯一的存在理由是讓基因源源不斷的傳送下去。也就是生孩子。《海盜電台》拍得蠻好的另一處也在這兒,卡爾懵懵懂懂,不確定自己要些什麼,他不是DJ的核心成員,來到這艘漂流的船上,幹什麼呢?我們可以說是尋父、說尋找精神,但這二者都不是主要的故事線,電影裡展現的是他一次次和女孩接觸時的笨拙。不僅僅是他,海盜船上是個男性主義的社會,除了僅有一名還是同性戀的女廚師。每月,他們消費一次女歌迷。HIGH什麼呢?會不會嘛,就是「基因決定大腦、大腦決定思想、思想決定現實,現實社會化」後的荷爾蒙激增?60年代已經過去,我們和他們仍在惑這個問題。為什麼搖滾和荷爾蒙讓我們如此激動~~
雖然不算搖滾迷,仍在一點點惑中,一點點不明白我們為什麼共high的想法中被感染,被打動。雖然從謀篇佈局上講,那點對英政府的諷刺不痛不癢,但起碼,陽光滲透進搖滾者的頭髮,能看到有熠熠的光澤。起樂的時候,我仍希望他們的頭髮可以舞在驕傲的旋律里。
搖滾是選擇,一個人的苦惱可以化成一群人的狂歡,集體,真是玄妙。
ps:搖滾盛行的時候,我還有好幾個十年後才出生,因此不免也無法由「經驗主義」來看它。
pps:《一江春水向東流》在上映的十年後重上影院,再次創造票房第一的奇蹟。所以嘛,有些很民族的東西也不完全是只能由那一代人來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