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忘了我是誰--The Majestic

电影人生/忘了我是谁/忘我奇缘

6.9 / 48,642人    152分鐘

導演: 法蘭克戴瑞邦
編劇: Michael Sloane (Ⅰ)
演員: 金凱瑞 馬丁蘭道 蘿莉荷登 Allen Garfield Amanda Detm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揚花點點

2009-11-01 05:28:38

美國主旋律:英雄形象的消解與重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基本沒有看電影前瀏覽劇情介紹的習慣,從始至終由自己去發現、去理解的新鮮感和驚喜感。

     《The Majestic》,中譯名是《電影人生》,或譯《忘我奇緣》。首先承認是前者吸引我去觀看,想像是主角走進電影當中的奇幻片,或者是接近《楚門世界》的題材。隨著劇情發展,Jim Carry失憶,並且沒有在電影裡歷險,我又很敏感地把《忘我奇緣》聯想到如《我是誰》那種97後港人自我身份指認存在困惑的主題,但是美國並沒有「一國兩制」之類的棘手問題。直到出現陣亡士兵的陵園,才確定其實是一部關於英雄的美國主旋律電影。

       先別因其是灌輸美國主流價值觀的電影而忙著拒絕、排斥,應該正視的是,任何一個民族都需要英雄形象的存在,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沒有驕傲沒有鬥志可言的,難能可貴的是,它能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為之所動,例如最為成功的《阿甘正傳》。不管觀眾是否接受當中傳播和灌輸的內容,起碼可以從表現方式和手法上反思我國主旋律電影的缺陷。

      《忘我奇緣》的線索是英雄重現-消解-重構的過程。

      英雄形象重現:因車禍失憶的好萊塢編劇艾波頓被羅林鎮的老人救起,該鎮大部份人口是老年人,青年一代都在二戰中陣亡,沒有人走出悲傷,鎮上唯一的電影院也因此關閉。他們接受樣貌相仿的艾波頓是失蹤九年未見屍體的戰士盧克,因他們渴望英雄;儘管戲院的黑人和盧克的女友一早發現他是個贗品,仍沒有拆除,準確來說,是不願拆穿。他們需要英雄帶領他們開創新生活,如重開電影院。

      英雄形象消解:盧克能彈得一手精湛的古典鋼琴,而艾波頓卻彈爵士;盧克為國而戰,艾波頓卻是為追女人而參加共產黨會議和貪生怕死之徒——艾波頓的這些特徵正是對鎮民賦予其英雄身份的顛覆,同時英雄形象也逐漸瓦解。

      英雄形象重構:艾波頓在法庭上拒絕陳述律師準備好的聲明,公然對抗非美活動委員會。贏得羅林鎮所有人的肯定,並很程式化地抱得美人歸(可憐的女人再次成為英雄的獎品)。頗具反諷意味的是,經過一番勇敢對質,艾波頓不但不用蹲監獄,還成了英雄。如律師所言,委員會不會進一步成就他成烈士,而把他塑造成對他們有利的證人:他陳述間無意供出另一個共產黨員。原來英雄的由來並非清白無辜的。

      縱觀全片,美國主流價值觀中的英雄形象無非兩種:一種是以盧克為代表,為國捐軀,維護和平和正義;另一種是以艾波頓為代表,為維護國家憲法和民主原則而戰。而英雄是無論什麼年代都需要的精神偶像,亦是本片的現代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