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很綠

2009-11-01 09:22:49

真實而陌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God gave us relatives,Thank God we can choose our friends."

片尾的兩行小字表達的謝意中雖然隱約與宗教有點關係,但這一句這對我來說像是在看完恐怖片用A片解憂時的一樣恍然大悟了,不管親人是否是上帝在我出生時親手送給我的,可朋友卻像整天幻想得到一個明星老婆用來做慰安婦一樣來之不易。我以前確實沒有筆友,上學時當我看到同學們用信封傳遞無恥的荷爾蒙謊話給他們的筆友時,我當然也曾幻想有一個能看懂我文字的慰安婦每個月寫信來慰藉我被兇殘而無辜的老師們迫害的心靈。可是到最後我還是寫給我的日記本了,可憐直到現在無疾而終。

很喜歡有獨白的電影,因為好聽養耳的話外音更像是真實的講述,更像是單獨對自己耳邊的竊竊私語。影片的顏色對比表現出了兩個不同的世界,或者導演暗示著每個人都是被一個自己封鎖的世界,他們寬容地接受各自的不完美,他們真切的文字巧妙相遇和接連給對方的照片與禮物讓他們時刻互換著對方的顏色。瑪麗的世界是屎棕色的因為她像喜歡諾布萊與煉乳一樣喜歡屎棕色,卻戲劇預示性的喜歡"GRAY」這個單詞,她對小公雞或小母雞的同情讓我想起了《Amelie》中的同情描寫,她用自己的傷心教會了馬克思對真誠悲傷的解讀,因為自己的種種缺點而脆弱無比,她脆弱的眼淚是掉來的如此容易也與馬克思的世界之間有著微妙的交叉點。馬克思的世界幾乎是灰色的不是因為他的精神問題而是因為知道保險套卻沒有用過保險套的處男的現實換誰誰都會是灰色的。他生活中的幸福少的可憐如他小花帽子上的點滴燦爛,現實讓每個人變成了會吃飯會上廁所的賺錢機器,他如同一個自我封閉的憤青,對骯髒的現實社會不斷批判結果在他和別人看來相反卻是自己的問題,他不知道人的表情到底會賦予什麼樣的含義像一種導向,指引著單純下的虛偽假像。他越發無法忍受世俗人群與自己的精神癥狀越發孤獨,可至少他給了小瑪麗一份完整的真實。小瑪麗的家事多舛,但她是我們每一個人,無非一個人一份期待;馬克思是一個精神病人,他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無非一個人一份寂寞。

這些都是真實的巧合,我雖然不相信,而當我聽到潤色電影的配樂與女中音「唔唔唔唔…」時我的心像小兔子一樣確實他媽的感動的一塌並且又糊塗,從小瑪麗突發其想撕掉電話號碼開始,這種巧合變成了長達二十年的生活交換。誰不會期待一場巧合像給平淡的奔走生活加上調料呢?我每天都會期待,以前住在一個社區裡有時我會等故意放慢腳步回家為的就是等著和一個23樓的漂亮印度少女一起坐電梯,我們始終沒有說過話沒有問候過,但我不得不紅著臉承認有非分之想。人與人之間難免會交叉點,但我們僵硬的表情下真的會埋藏著很多巧合。我不是憤青和看破紅塵的人,不然我會升天招募信徒。或許現在被相隔的人們都被一個叫做「騰訊」的件發明的一個號碼與鍵盤敲出來地像素文字看似拉近了卻真實得更陌生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