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7,524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怪誕城之夜

2009-11-01 21:35:15

Love yourself first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Love yourself first......
      短短三個英文單詞,但是若要真的做到,卻可能一生也不能實現。
   是,love yourself first,我們常常聽別人說,如果你自己都不愛你自己,那誰能愛你呢?愛自己,真的很重要。但是,愛自己,不是自戀、自負,不是說你可以縱容你自己。愛自己,愛你自己的優點的同時,也有接受你自己的缺點。就像影片裡面說的那樣,你要接受自己的缺點,因為我們不能選擇缺點。那接受了自己的缺點以後呢?我們該怎麼辦?改掉所有這些缺點嗎?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完美的。而且,缺點還並不是只是天生的缺點,還有你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那些缺點。我們必須看清這些缺點,看清自己。
    Love yourself first,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
    影片故事很簡單。就是關於一個澳洲小女孩和一個四十多歲的美國男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有了交集。他們互相通信,相知相識,漸漸成了很好的朋友。這個美國男人是小女孩的的一個好朋友,而小女孩則是美國男人的唯一一個好朋友。
    影片前部份還是很歡快的,充滿黑色幽默,美國男人是一個奇怪、孤僻的,但是又簡單、樸實、不懂人情世故的人。他一個人生活,喜歡看書,養著一條金魚,喜歡看那部動畫片,要去看心理醫生,有精神分裂症,喜歡吃巧克力熱狗,筆跡不漂亮,喜歡數著一天有多少人亂扔菸頭……(等一下,這裡我說的奇怪,可能並不合適。因為誰能說誰是奇怪,誰是正常呢?其實你和我一樣奇怪,你和我一樣正常。)而小女孩呢,她好奇心強,總在問為什麼,但又為自己的外貌自卑,喜歡她的鄰居,不敢告白……和美國男人通信,成為她最快樂的事,他們倆無所不言,真誠相待。這個世界,彷彿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後部份則沒有前面那麼明快了。小女孩雙親死了,但她明白到「love yourself first」,於是上大學,努力研究精神病,還勇敢地告白,和她心愛的鄰居——那個希臘男孩結婚了。她的世界,充滿了色彩、快樂、成功。當她把那本以美國男人為例分析精神病的書寄給美國男人後,他們的友情開始瓦解。美國男人非常非常憤怒,女孩很傷心,終日沉醉在酒裡……最後,兩人和好,而美國男人安詳地離開了世界。
    我其實很欣賞那個美國男人,他雖然在旁人眼中很不正常,但是,他有很多優點。他博學,看很多書,有一個很有邏輯的頭腦。他的有邏輯,以致他連人的表情都不能理解。要看筆記本,才能辨別人臉上的表情。他有愛心,他把中獎得到的錢給了大部份給那個盲人婆婆,他為小女孩提建議,為她解答那些奇怪的問題,他最後寬容了小女孩……有一個場景很好笑,他在金魚死後,拼命擠眼淚,但還是沒用。不過,在我看來,眼淚並不是那麼重要。沒有眼淚,也不代表你不悲傷,也不是說你冷血。相反,他的做法還令我覺得他很有情意。
    他一生只有小女孩這個朋友。他孤獨嗎?認識小女孩之前,他是,認識小女孩之後,他沒有那麼孤獨了。那些橫跨兩個大陸的信件,成了他最好的精神寄託。以致最後,他不再需要那個自己臆造的朋友了。因為,他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能夠互相慰藉的最好朋友了。我理解他最後為什麼會那麼憤怒。因為,他覺得自己被出賣、被拋棄了。小女孩日益成功,變得那麼自信,而他依然生活在他安靜的世界裡,他們有了極大的落差。更令人傷心的是,小女孩把他作為一個例子放在書上,並希望他的病可以痊癒。這讓他覺得他的人生被出賣了,而且,她希望他可以痊癒。為什麼要痊癒?他曾經說他喜歡自己的病。痊癒?!讓他變成那些亂扔菸頭的正常人嗎?不,他不需要痊癒,因為他喜歡自己的病。他的病不是真正的病。
    我欣賞他,他的不懂人情世故、直接、簡單、樸實。
    說回影片本身,雖然是簡單的動畫片,沒有特技,沒有漂亮的男女主角,但是就因為它簡單、樸實,讓人覺得平易近人,更容易觸動我們的內心。而且以粘土動畫的形式,讓主角看起來更加滑稽,增添了喜劇的效果。再說,它的對白很簡潔,直接、有時更是充滿諷刺意味,可以讓你細細玩味。我覺得,這部動畫片做到了喜劇與溫情的完美結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