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

天佑鲍比/为鲍比的祈祷/为巴比祈祷

8.1 / 13,782人    90分鐘

導演: 羅素莫卡席
編劇: 凱蒂福特 李瑞艾倫斯
演員: 雪歌妮薇佛 亨利茲尼 萊恩凱利 Dan Butler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松枝清顯

2009-11-02 05:53:39

好運, Bobby們


很久不看這樣的悲傷電影了,至於原因,可能更多的是不想自己看過之後會陷入悲傷吧。不過我終於還是看了這部悲傷的電影。

我向來對於自殺的人都沒有好的評價,不管他們生前是多麼的優秀、有麼的溫良、或是多麼誘人、多麼令人傾心。但是Bobby終於還是自殺了。雖然我始終理解但堅決反對他選擇死亡的做法,但是我依然承認,他的死是具有振聾發聵的意義的。不過,在我看來,這種意義,或者說價值,的獲得仍然是得不償失的。是的,他的死讓一些人警醒,讓一些人意識到自己對一個族群的無知是多麼的可怕,讓一些人轉變對這個族群的看法、甚至投入到維護這個族群的隊伍中去,但是這又怎樣呢?Bobby最終還是死了,再也活不過來了,即便此後他所歸屬的族群得到了多麼大的自由、得到多麼平等的權利、得到其他人的普遍認同,他,Bobby,再也不可能享受得到了,甚至他都不會知道。即便是像譚嗣同那樣「自願地」去流血犧牲,看似悲壯、看似高尚、看似理直氣壯,但是實際上又是多麼的愚昧、多麼的牽強、多麼的不值得的啊;更何況Bobby的死完全是一種外來強勢導致的自我否定的結果。這更是可悲可憐的。

現在來說原教旨主義者吧。這個類群讓人抓狂,他們以一種無可救藥的愚頑,糾結在字母組合本身的狹隘上、用近乎斷章取義的理解把自己偽裝成博學的、權威的闡釋者。這些人總是把最直觀的字母組合體奉為至高無上的、不可更改的神明,乃至於出現一種神明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被說成是與神明有關的文字記錄的狀況。原教旨主義並不是只有基督教才有的派別,任何一個宗教都有著這樣的一群人,偏頗地抱著亘古不變的經文文字不放,自以為是地曲解著從整篇中摳出的幾個字或幾句話,而不試著去結合經文產生的背景去理解經文所要傳達出來的意義。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是可笑的,更是可恨的。他們才是真正的魔鬼,只不過這群魔鬼披著他們所信仰的宗教的法衣、口中詠誦著他們所信仰的宗教的神明、手中緊緊攥著他們所信仰的宗教的經典、以這個宗教中最虔誠的擁躉者的形象出現的,雖然他們幹著的是徹頭徹尾地、完全意義上的從內部顛覆那個「他們所虔誠到淚流滿面」的宗教的事情的。

我很高興至少有人說出了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想要聽到的話「上帝喜歡人們本來的樣子」。是的,任何神明,如果他不能包容這世上的任何形式的存在,那麼,他絕不是個神明。任何一個人都沒有理由去變成另外一個他/她不想成為的樣子。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傾向和喜好、甚至是標準,但是這都不應該成為對除自己以外的任何其他人的要求,更不應該因為這個傾向、喜好或者所謂的「標準」是大部份人持有的,就給它冠以「神明」的名義,打著神的旗號將它神聖化、純一化、強制化。如果有某個神是有傾向、喜好、甚至標準的,那他絕不是一個神。而人,每個個體的人,不管他/她是什麼樣的,都有著他們存在的意義,至少對於他們自己而言,他們存在本身就是意義。而且,如果這世界上有所謂神的話,那這些不同於主流族群的存在者們也同樣被這神明所護佑著、所愛著、所加持著,並不比那些自以為自己是神最青睞的信徒們少一絲一毫。

其實還有很多要說,但是又有很多不能說。這部電影之所以很感人,我想不僅在於它是真實事件的改編,不僅在於它的情節真的令人傷感,而且在於它說著的是很多人正在面對的、又無力解決的問題。Bobby以自己的死換回了他的被接受,可是,即便全世界的人都跪在他的墓碑前哀求、表白他們對他的接受,他也不可能在聽到哪怕一丁點兒聲音了。這才是真正最最可怕的吧。我想Bobby的勇氣或許來自絕望,在他的絕望面前,自殺便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於是他自殺了,或許他的問題得到了解決——但這種解決卻是僅僅限於他自己的層面而言的。然而,同樣面臨著這個問題的其他人呢?在看著電影的時候,除了被情節感動,我想那流下的淚水裡,應該絕不會少了對自己仍未得到解決的同樣的難題的焦慮成份吧。我始終相信,感傷也好、感動也罷都是來自於感同身受的情感相通點的。那麼,在我趁著放映室的燈光還未打開的時候擦去臉上的淚痕之際,我的心也在默默的祈禱,祈禱所有為這電影流下感傷眼淚的朋友們,有著足夠的勇氣和力量去對抗這看似相同卻又各自相異的困難吧。

最後:生命的寶貴就在於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上帝喜歡人們本來的樣子。

好運,Bobby們~
評論